从马克思哲学客观原理角度——反思大学生创业2017-12-15
大學以來也有過很多次創業的想法和實踐了吧,為什么會嘗試創業呢?一是可能為了體驗創業那種從一開始心血澎湃,激情四射、愿景美好逐漸到現實碰壁、事與愿為的過程,體驗那種有人買單時的激動萬分和無人理睬的無比失落,最后逐漸走向衰落看不到冷靜思考過后的放棄的過程。
之前一直不理解大學生創業絕絕大多數為什么總是失敗?經過一些嘗試漸漸有些理解了。
1.心態不穩,很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學生創業情緒,心態波動比較大,比較感性。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很難做到理性分析,多是靠經驗決策,而且大多數傾向于急于求成,立竿見影,容易犯左傾錯誤。馬克思主義哲學,事物的發展總是破浪式請進、螺旋式上升的,所以說創業也不是一促而就的,一帆風順的,在創業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低谷,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對大學生來說創業低谷多發生于創業初期,面臨著人力,物力、財力的三重考驗,
在來自多方面的打擊之后,因承受不住壓力容易自暴自棄創業也不了了之。
建議:大學生最好不要一個人單獨創業,創業組團比較好,大家一起分擔些壓力,在初期低谷階段能夠堅持的更久。
2.創業知識的缺乏和對客觀經濟規律和社會運作規律不了解
由于這個原因,不能準確定位目標人群,大多數大學生創業都是有一個點子就去做了,根本不分析如何去做,怎樣去做,為什么去做,多是憑感覺是創業,而這就是以自己的心去度數以百計的客戶的腹,何其之難。相對就好的做法是分析目標客戶的需求,然而一個人的眼界有限,很難分析到位,創業團隊一起分析探討可能會更接近實際。
3.過于理想化
大學生朝氣蓬勃,富有想法,可能受教育背景的影響,創業愿景過于理想化,很難認識到創業過程會面臨的一些困難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這樣當困難出現時很容易被打個措手不及而失敗。
總結:大學生創業不必拘泥于形式,刻意模仿成功案例,做好以團隊的形式結合實際,大膽假設,小心驗證。創業切忌大而全,工作應一步一步進行,做完一步再規劃進行下一步。如果那步做的不好不到位,沒有效果,要及時開會總結并對行動方案加以調節,總結經驗教訓,從而走上一個循環往復,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正確創業道路中上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马克思哲学客观原理角度——反思大学生创业2017-12-15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经典面试题(13):如何理解和应用Jav
- 下一篇: Python的第一个程序 Hello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