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哲学原理论外在美与内在美2017-12-31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普遍追求外在美和顏值的,而且不少類似"沒有人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看你高尚的靈魂"之類的文章和一些顏值與收入相關的統計數據造成了一種外在美比內在美重要的假象。這些文章和數據是違背馬克思哲學關于感性和理性辯證關系原理的,但是這一假象的產生我想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為什么社會上和生活中會出現外在美比內在美的假象,和一些人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修飾自己的外表只為自己再美一點的現象呢?淺層次的原因可能是追星造成的:大多青少年沒有獨立的價值觀,而且善于通過電視和網絡模仿自己喜歡的帥哥靚女明星,使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與之相接近。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人類祖先為了生存把愛美的遺傳基因保留一代一代傳遞了下來,有科學實驗研究表明:剛出生的嬰兒對看到的美女立生好感,倍感親切。即便如此,這種現象的確是違背了馬克思哲學原理。
從區別和聯系兩方面說:
區別:外在美和內在美是兩個不同的認識階段,有著本質的區別。
①與認識對象的聯系不同:外在美是認識主體通過感覺器官在與一個人發生實際的接觸后產生的,它與這個人之間的聯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內在美是認識主體通過抽象思維對這個人的總體的行為舉止進行 加工制作 而獲得的,它與這個人的聯系是間接的,具有間接性。
②反映的方式不同:外在美通過感覺器官與一個人接觸,形成關于對象的生動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反映這個人,具有形象性。內在美是通過抽象思維,從這個人的行為舉止中揭示出本質,從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這個人,具有抽象性。
③反映對象的深度、層次不同:外在美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外部表面特征。內在美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品性、內涵。正因為兩者有質的不同,所以,從外在美上升到內在美,是認識過程中的一次飛躍。
最后形象的總結一下我所持有的觀點:以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來看:內在美決定外在美,外在美反作用于內在美。以內在美為基石,以與內在美相適應的外在美安的廣廈千萬間。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基于马克思哲学原理论外在美与内在美2017-12-31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致青春——谁的青春没有遗憾2018-01
- 下一篇: 从“小白”到“白帽子黑客”的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