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那些想学编程的人
?
殘忍的真相
一名參加過線下培訓的同學,曾這樣坦言:
我們那個班60多人,學完就剩20多人,學完立馬找到工作的有12人,一年后還在IT行業(yè)的只有7人。計算機專業(yè)從事對口工作的比例,又有多少?
很遺憾,也沒想想象中的那么高。一名科班畢業(yè)的程序員回憶道:
我記得當年班里大概也就一半從事軟件行業(yè)的吧,其他的要么考公,要么考研,還有些去做銷售去了。當然,就業(yè)率100%,當時有七人簽不到三方,然后輔導員把他們全部簽到了朋友的一個輪滑俱樂部里面。選擇比努力重要?
馬云曾說:“互聯網時代,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
?
這一金句受到了某一部分人的追捧。于是,他們就開始不斷的鉆研,如何才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可惜到頭來的結果是: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很對!怎么選擇?不會!選擇了一會兒就放棄,流淚!
馬云說的所有話,都有他的道理,比如那句著名的“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不感興趣。”站在某一個特定的角度,是對的。
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錯了嗎?也沒有。但幾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馬云是什么樣的人?他首先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其次才是一個很會做選擇的人。他已經把努力當成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努力,被他過濾了。
只有努力了,才有選擇的權利,選擇后,同樣需要努力。
很多人聽說IT行業(yè)很吃香,就執(zhí)拗的選擇了IT,你是對的,互聯網依然處于蓬勃發(fā)展時期,到處都充滿著機會。
可是,選擇了走上編程這條道路之后,80%的人都選擇了放棄。
編程難只是借口
最近在看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一書,他闡述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觀點:99%的情況下,不管犯下多嚴重的錯誤,人們都會優(yōu)先歸結于他人。為此,卡耐基舉了幾個例子:
一名臭名昭著的殺人犯,槍殺了一名讓他出示駕照的警察,卻聲稱自己是在正當防衛(wèi)。一名黑幫頭目曾說:“我把人生中最好的時光奉獻給人們,而我得到的卻只是罵名。”
所有的罪犯大都認為自己沒錯,都在為自己的罪行找各式各樣的借口,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
?
學習編程沒多久,就說編程太難、我的天賦不夠、學了記不住等等,事實上,這些理由太過冠冕堂皇,都是借口罷了。我們從來不會讓主動給自己施加負罪感,經常通過各種理由讓自己心安。
編程實在太難了,所以我學不會,這是沒辦法的事。
努力的人都成功了
努力一定成功嗎?
我們想,大部分人都會回答:“不一定。”
一個搬磚工想成為項目經理,為了這個目標,每天搬磚十幾個小時,十年來,他還是一名搬磚工。一個網站編輯,已經工作了3年,這3年來,他矜矜業(yè)業(yè),上司教給他的任務,他都很努力的完成了,可直至目前,他還是一名編輯。
?
?
?
這樣的例子很多,但不知你有沒有發(fā)現,我們對“努力”是有偏見的,即努力就是不斷的做重復性的工作。
這并不是真正的努力,花費足夠多的時間,不斷的尋求突破自我,這才是真正的努力。
10000小時定律認為,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的努力,這里說的努力,指的就是用10000小時的時間,不斷的超越自我。
搬磚工人只會埋頭不斷的搬磚,10000小時后,他還是搬磚工。可如果在搬磚的同時,他在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效率?于是他不斷革新自己的搬磚方法,直至后來發(fā)明了機器,他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專家。你還覺得努力不一定成功嗎?
學編程按部就班,習慣了Ctrl+v、Ctrl+c,主管說怎么開發(fā)就怎么開發(fā),從來沒有自己的想法,996五年,到頭來還是一名底層,你真的努力了嗎?
真正努力了的人,都取得了成功。至少,他們沒你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和落魄。
放下你的目標
學完W3Cschool的Python基礎課程,我要抓取大量的數據!
學完html和css,我要做一個網站出來!
我們很喜歡學員們有自己的目標,目標就是前行的動力。你能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說明你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人。但我們也很擔憂,過高的目標和功利心,會摧殘你的信心。
學完中國近代史,你可能對溥儀這個末代皇帝很感興趣,想了解一下他的經歷,于是你開始翻閱《我的前半生》,想看小說一樣,看著溥儀的自傳。
?
?
一個月后,老師突然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要求同學去看《我的前半生》,并寫出讀后感。你能完成這個作業(yè)嗎?
我們想,對你而言,應該不是什么難事,因為你已經按照自己的意愿,看完了整部自傳。
這個順序顛倒一下,會是怎樣的?
老師先布置作業(yè),要求看書。這時候你再看,可能很難看下去。因為無時無刻你都在想,我該怎樣寫好這篇讀后感?根本靜不下心來細看,只會想著如何將作業(yè)更好的完成。
?
學編程也一樣,當你開始學編程時,就想著未來要寫一段什么樣的程序,做多厲害的程序員的時候,你的注意力都不會放在當下,久而久之,就會開始厭煩,為什么我學了這么久,還是不能成為一個技術大牛?進而你就會選擇放棄。
一名教育家告訴他的學生,自己是如何訓練自己的毅力的:年輕時,當我決定做某件事時,我總想做得最好,卻每次都達不到預期,總是堅持個一兩天就放棄了,負罪感使我更容易放棄。后來我發(fā)現這樣非常糟糕,大學同學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他們有的自己創(chuàng)業(yè),有的就職于某大型企業(yè)。我自信能力不比他們差,只是毅力太差,做事不夠堅持,于是我打算訓練自己的毅力。
一天晚上,我想到了一個方法,我將一堆紙裁剪成了365張卡片,規(guī)定自己每一天在一張卡片上寫上一個隨意的字。
期間,我很多次都試圖放棄,但回頭一想:只是在卡片上寫一個字而已,30秒就夠了,于是我又開始動筆,每一次完成目標,自己就更加自信了,以至于一年后,我的目標達成了,我依然保持著這一習慣,每天不寫一個字,就會手癢得不得了。
學編程也是如此,放下你那想寫出多么高大上程序員的心。把目標降到最低。每天,我至少學一個html標簽,只要這個目標達到了,我就成功了。至于多學的部分,只是我給自己“加餐”而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奉劝那些想学编程的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QT5 多选下拉列表框
- 下一篇: PyInstaller打包exe,打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