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CPU最全明细参数表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历代CPU最全明细参数表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簡介 ??曾幾何時,我們判斷計算機性能高低的標準只是處理器產品數字的大小以及外頻的高低。數字大的表示電腦的運算速度越快。例如,80286要比8088和?8086要快,但80386要比80286快,而80486則是最快的。但是時光荏苒,現在的計算機世界已經不同于十幾年前了。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前的處理器。 ??與以往單憑處理器產品數字和外頻來判斷處理器性能相比,如今判斷的標準還加入了處理器產品名稱,型號名稱,核心名稱以及架構。要想通過這些紛繁復雜的技術標準來判斷處理器的性能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你可以通過一些媒體了解具體某款或者某幾款處理器的性能,但是,這多少有些片面。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過去7年內AMD和英特爾公司推出的處理器做一個詳細列表,相信這樣可以幫助你在更好的了解處理器的同時,也為自己在以后購買處理器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由于現在的處理器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因此在這次的測評中,我們將英特爾Pentium?II處理器,AMD?Athlon處理器之前的產品都排除在外。這次測評中兩家公司的處理器產品的性能測試都是在適合處理器本身的條件下進行的。 ??那么我們這次對比處理器的測評都將就那些細節進行評定呢?主頻大小,總線頻率,緩存大小,晶體管數量,處理器核心名以及其他一些細節都將在下面的測試中被逐項列出。由于處理器的型號是我們對于處理器的第一印象,因此這次的評定也將包括AMD?Athlon?XP以及后續處理器,英特爾Pentium?4以及后續處理器的型號。我們首先要對處理器的核心名以及架構進行列表。總體來說,它將更好的幫助我們去了解不同的x86處理器的性能究竟如何。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AMD處理器,也許有些英特爾的支持者會問為什么不先看英特爾處理器。但是凡事都有先后,A在字母表中排了I前,因此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下AMD公司的產品。 ??AMD處理器產品列表 ??首先有幾點需要說明,在列表中,通過核心名為Applebred和Thorton的處理器的模具尺寸與晶體管數量可以看出,他們的核心其實分別為?Thoroughbred和Barton。但由于他們的L2緩存大小分別只有Thoroughbred和Barton核心處理器的四分之一和一半,因此我們在他們的旁邊加了一個星號。他們原本是AMD公司為了補充Barton處理器陣容而設計的,但現在看來這些已經無關緊要了,因為AMD馬上就要停產?Barton處理器,而將使用老的Thoroughbred作為Socket?A?Sempron處理器的核心。 ??列表中的Paris,Victoria和Palermo三款核心的晶體管數量有所減少,因此我們尚不能確定這三款核心晶體管的具體數字,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這三款核心其他的技術參數來對他們有所了解。早期架構在socket?754下,緩存為512K的Athlon?64的核心為Claw?Hammer,但是它的實際緩存大小只有設計的一半。但是新型號處理器,例如外頻為2.2GHz,緩存為512K的3200+;外頻為2.4GHz,緩存為512K的3400+以及外頻為2.6GHz,緩存為512K的3600+,他們所用的核心實際上是Newcastle。減少晶體管數量對于Paris?核心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最初的產品是“低級別”Newcastle核心,而后來的產品則在原來的構造下在L2緩存上減少了1870萬個晶體管。 ??請注意列表中的Toledo核心,我們在它所在行的最后標注了2C,表明這是一款雙核心。同樣Opteron也是一款同時期的雙核心處理器,但是我們現在還不清楚不同的Opteron處理器在未來是否會使用不同的核心。 ??從列表中,我們可以看到Athlon處理器的核心包括了從Pluto到Newcastle的多款核心。它擁有10級整數管線,15級浮點管線,算術邏輯單元,位址產生單元以及浮點單元。其中浮點單元擁有MMX,?3DNow!/+以及SSE/SSE2技術支持。未來的Athlon?64將會在整數管線以及浮點管線長度上有所增加,有可能分別達到12/17級或者更高的級別以增高處理器的主頻。我們預計AMD公司將最終推出31級管線的處理器以期在技術上超過英特爾公司的產品,但是AMD不會將所有的處理器都配備31級管線,因為這樣做在使得處理器主頻升高,性能有所加強的同時,會大量的耗費能源。因此,我們認為AMD處理器的管線長度在10到15的范圍內最為合適。 ??Intel處理器產品列表? ??請注意,與上一頁AMD處理器列表相同,在這張英特爾處理器列表中某些核心所在行同樣被加注了一個星號,這說明被標注的核心是速度更快的核心的“低級別”?系列。這些被標注的核心則基本上為Celeron處理器的核心。而被標注了雙星號的核心則表示該核心在不同階段的模具尺寸各不相同。當然大多數的芯片模具尺寸都會有所變化,但是Cascades,Coppermine以及Northwood三款核心的模具尺寸變化較大。AMD的Thoroughbred?A到Thoroughbred?B兩款核心的模具尺寸只相差了4平方厘米,而Coppermine核心的模具尺寸則由106平方厘米變為90平方厘米,Northwood核心的模具尺寸頁由146平方厘米變為131平方厘米。 ??你可以從這張表中看到,英特爾也有雙核心產品,在他的旁邊我們標注了2C。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英特爾的Tukwila核心是一款16核心。但是16核心顯然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還是一個神話,因為象這樣的一款核心它的晶體管數量要達到幾十億個。 ??與AMD相比,英特爾在過去的7年中推出了幾款主要的核心構造系列。AMD的K7/Athlon核心在過去的幾年中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公司也憑借這款核心獲得了為數不少的商業利潤。而英特爾公司則憑借其更加雄厚的的實力與資本,不斷的推陳出新。先是憑借Pentium?III處理器而與其競爭對手AMD在爭奪處理器市場的斗爭中打了個平手。而后英特爾又推出了性能更加強勁的NetBurst核心,并將它植入?Pentium?4處理器中。事實證明,NetBurst核心是一款很好的臺式機處理器核心,但對于筆記本而言,它的性能略顯不足。因此英特爾決定生產專為筆記本而設計的處理器。最后,在AMD推出其Athlon?64處理器后不久,英特爾公司也隨即推出了以Prescott為核心的處理器。 ??處理器解析表 ??在列出處理器解析表之前,我要首先向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為什么要列出一個這樣的處理器解析表。這是由于當前處理器型號眾多,這在客觀上就增大了消費者選擇的難度,消費者很難通過比較處理器的型號而得出究竟哪款性能更加的結論。比如。核心為Thoroughbred,主頻為2250MHz的Athlon?XP處理器型號為2800+,而同為2800+的以Barton為核心的Athlon?XP的外頻則只有2000MHz。而就英特爾處理器而言,情況似乎更糟,因為英特爾不同型號的處理器的緩存大小,總線頻率,甚至架構均有所不同。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為讀者列出了英特爾和AMD兩家公司在最近幾年生產的處理器核心的解析表。但是這似乎并不夠,因為消費者更關心的是那款處理器的性能更加強勁,那款處理器的性價比更高。因此我們在下面會給大家列另外一個解析表,旨在能夠告訴讀者究竟哪個型號的處理器速度更快,性能更好。但是這并不是一個很精確的結果,只是一個很粗略的評估。下面就列出了諸多不同的處理器家族的性能指數。我將它們的性能指數與它們的主頻相乘變得到了處理器最終的性能分數。 ??由于這只是一個粗略的估計,因此我們并沒有憑借處理器的性能得分而對他們進行性能排名。如果下面的測試中遺漏了那款處理器或者沒有新發布的處理器,希望廣大讀者可以見量。當然,下面的解析表只是一個參考,因為每個讀者都有他們心中自己評定處理器好壞的標準,而且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去衡量一款處理器的全面性能究竟如何。?如果讀者不喜歡計算或者并不在意下面的評定結果,可以直接跳過這頁。這個解析表是針對那些想了解更多細節的讀者而制作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們將處理器分開評定的目的是只在同一個系列中對多款處理器進行評定,因此處理器的分數是在特定環境下測定的,與其他處理器的分數并無聯系,例如Dothan的得分是?1.6而Athlon?FX的得分則只有1.15。而事實上,兩者的性能差距并沒有數字反映出的那么大。 ??Duron,Athlon,Athlon?XP以及Sempron處理器 ??128K?L2緩存?+?100?MHz?總線?=?0.7 ??128K?L2緩存?+?133?MHz?總線?=?0.75 ??256K?L2緩存?+?100?MHz?總線?=?0.8 ??256K?L2緩存?+?133?MHz?總線?=?0.85 ??256K?L2緩存?+?166?MHz?總線?=?0.9 ??512K?L2緩存?+?133?MHz?總線?=?0.95 ??512K?L2緩存?+?166?MHz?總線?=?1.0 ??512K?L2緩存?+?200?MHz?總線?=?1.05 ??Athlon?64處理器 ??256K?L2緩存?+?單通道?(Socket?754)?=?0.9 ??512K?L2緩存?+?單通道?(Socket?754)?=?0.95 ??1024K?L2緩存?+?單通道?(Socket?754)?=?1.0 ??512K?L2緩存?+?雙通道?(Socket?939)?=?1.04 ??1024K?L2緩存?+?雙通道?(Socket?940)?=?1.11 ??1024K?L2緩存?+?雙通道?(Socket?939)?=?1.15 ??Celeron?2及Pentium?4處理器 ??128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0.6 ??256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0.75 ??256K?L2緩存?+?533?前端總線頻率?=?0.80 ??512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0.84 ??512K?L2緩存?+?533?前端總線頻率?=?0.91 ??1024K?L2緩存?+?533?前端總線頻率?=?0.93 ??1024K?L2緩存?+?800?前端總線頻率?=?0.98 ??512K?L2緩存?+?800?前端總線頻率?=?1.0 ??512K?L2緩存?+?800?前端總線頻率?+?2048K?L3緩存?=?1.15 ??2048K?L2緩存?+?1066?前端總線頻率?=?1.2 ??移動Celeron,移動P4,Celeron?M以及Pentium?M處理器 ??128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0.6 ??256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0.75 ??256K?L2緩存?+?533?前端總線頻率?=?0.80 ??512K?L2緩存?+?533?前端總線頻率?+?Northwood?=?0.91 ??1024K?L2緩存?+?533?前端總線頻率?+?Prescott?=?0.93 ??512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Dothan?=?1.25 ??512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Banias?=?1.3 ??1024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Dothan?=?1.35 ??1024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Banias?=?1.4 ??2048K?L2緩存?+?400?前端總線頻率?=?1.5 ??2048K?L2緩存?+?533?前端總線頻率?=?1.6 ??Duron及Athlon處理器 ??我并不想具體在細節上對早期的Athlon和Duron處理器進行比較,因為他們在屬于他們的那個時代都曾進輝煌過。但是就現在而言,他們的確已經過時了,如果有讀者想要對他們進行細節了解,我們在下面的測試中對他們進行了粗略的測定。 ??早期的以Pluto及Orion為核心的,采用Slot?A架構的Athlon處理器擁有L2緩存,緩存的大小是主頻的1/2,2/5或者1/3——主頻越快,比率越低。例如主頻為700MHz的Athlon處理器的L2緩存為350MHz,而主頻為750MHz的Athlon處理器的L2緩存則為300MHz,主頻更高的850MHz的Athlon處理器的?L2緩存更低,為340MHz。一般來說,當時在Athlon處理器與Pentium?III處理器的評測中,雙方不相上下,兩款處理器在不同的測試項目中都有自己的優勢。Athlon處理器的x87浮點性能更好,而Pentium?III處理器則在最優化應用軟件MMX和SSE的測試中,成績超過Athlon處理器。 ??架構在socket?A下的處理器在L2緩存技術方面有所進步。AMD處理器的性能在當時的一段時間內要超過英特爾處理器產品的性能。Athlon?Thunderbird的緩存達到了1.4GHz,而Pentium?III曾經試圖達到1.13GHz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后來的Pentium?III?Tualatin達到了1.4GHz的水平,但這是在英特爾推出了Pentium?4處理器后才得以實現的。因此當時AMD是眾多游戲玩家的至愛。 ??Athlon?XP及Sempron處理器 ??Athlon?XP處理器更改了Athlon處理器的某些架構,以獲得更好的性能。由于Athlon?XP處理器的推出是為了與英特爾的Pentium?4處理器相抗衡,因此AMD推出了一些新的型號并且提出了“主頻不是一切”的處理器性能理念。AMD公司聲稱Athlon?XP處理器的性能相當于Thunderbird核心,但是很少有人相信這種說法,更多人認為這只是一種商業說法,由于英特爾公司新推出的處理器在主頻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而Athlon核心根本趕不上英特爾的腳步,因此“主頻不是一切”的理念被提了出來。?隨著處理器大戰的延續,兩家公司不斷推出新的產品。Thoroughbred核心是一款高工作頻率核心,但是并沒有達到其設計的初衷。因此?Thoroughbred?B核心誕生了,它使得處理器的工作頻率略有提高,達到了2250MHz。值得一提的是Thoroughbred?B核心在冷卻條件合適的時候可以超頻到2.3GHz到2.4GHz,但是相比而言Thoroughbred核心的工作頻率則被限制在了2.1GHz到?2.2GHz之間。 ??Thoroughbred之后,AMD推出的Barton核心在緩存技術方面又有所突破。由于緩存的增加可以提高處理器的工作性能,因此AMD重新調整了其處理器型號。而此時英特爾公司的處理器產品在緩存以及主線頻率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公司并沒有調整處理器型號。AMD推出2500+,2600+以及?2800+以追趕英特爾公司的腳步,但是事實上是英特爾推出前端總線頻率為800MHz,主頻為200MHz的“C”系列Pentium?4處理器后,AMD新推出的前端總線頻率為200MHz的Athlon?XP?3200+的性能只相當于P4?2.8C。一般的消費者會簡單的認為3200+的性能與3.2C不相上下,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Athlon?XP及Sempron處理器 ??關于AMD的移動處理器實在沒有什么可以多介紹的,與其臺式機處理器相比,移動處理器只是在減少主頻的情況下減少了電能的消耗,因此移動處理器工作在低電壓狀態。AMD移動Athlon?XP處理器由于其在超頻性能上表現良好因而收到廣泛的推崇。 ??Athlon?64及Opteron處理器 ??就Athlon?64處理器而言,它的命名是由于其64位地址和整數位。但是Athlon?64處理器的核心并非Athlon處理器核心的升級版本。它仍然保持了10/15級管線。擁有了x86-64的支持,的確是一個很成功的商業行為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但由于64位還沒有成為現在市場的主流,因此它多少還是顯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是隨著Windows?XP-64的問世,相信它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物盡其才。 Athlon?64處理器性能上的優勢主要依靠于可以很好的減小延遲的整合內存控制器。它可以幫助內存在很大的情況下仍然保持L3緩存很小,同樣可以在內存頻率升高的同時減少內存延遲。Athlon?64?3200+處理器的內存延遲為81ns,P4?3.2C處理器的內存延遲為77ns。同時,Athlon?64?3400+處理器的內存延遲達到了48ns。 ??Celeron,?Pentium?II以及Pentium?III處理器 ??老的Pentium?Pro?P6架構擁有12級管線,它擁有三個專門的位址產生單元,兩個算術邏輯單元——一個用來解決簡單的計算,另外一個單元用來解決復雜的計算,以及一個浮點單元。其中浮點單元擁有CPU指令集,SEE(AMD直到Athlon?XP處理器之前的產品均不具備這項支持)和MMX的支持。由于有了這些,使得他們在技術上領先于AMD的產品。 ??由于使用了Tualatin核心,使得Athlon處理器的主頻可以輕松超至1.4GHz。實際上,后來的Celeron?1.0A以及Celeron?1.4A處理器在超頻方面表現的也相當不錯。總線頻率為133MHz的Celeron?1.1A處理器更是表現出了良好的全面性能。由于市場的需要,英特爾公司在后來的日子里停產了這幾款性能優越的處理器,轉而開發了主頻更高的?Pentium?4和NetBurst處理器。 ??Celeron?2及Pentium?4處理器 ??NetBurst架構擁有20級管線,從而大大加強了數據處理能力。為了減少核心引入指令以及編譯碼的時間,英特爾公司推出了一種新的緩存,名叫?trace緩存。它被證明可以有效的提高處理器數據處理效率。在NetBurst架構下的P4處理器的邏輯算法單元以核心頻率的兩倍速度運行,并能以一半核心時鐘周期執行部分指令,整數指令則以其于速度的兩倍執行。 ??而其后的Prescott架構則在NetBurst架構的基礎上加了3級管線,達到了23級管線。除此之外,Prescott架構的L2緩存是?Northwood架構的兩倍,還加入了SSE3的支持,架構在Prescott下的64位至強處理器系列現在已經開始發售。據推斷在XP-64面世以后,英特爾公司也將推出相應的64位臺式機處理器。 ??英特爾近兩年來全力推展同步多執行緒技術,公司稱其為超線程技術。英特爾直到P4?3.06處理器后才將這項技術植入后續處理器中。后來的至強平臺,800MHz前端總線頻率的所有"C"處理器均擁有超線程技術的支持。超線程技術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兩個邏輯內核模擬成兩個物理芯片,讓單個處理器都能使用線程級并行計算。從而兼容多線程操作系統和軟件,提高處理器的性能。在一個程序出錯的同時,另一個程序仍然可以運行,這樣就可以使得運行性能提高20%到50%。“超線程”技術可以使芯片同時進行多線程處理,使芯片性能得到提升。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socket?775?LGA架構,英特爾同樣在這種架構下推出了多款處理器。通常而言,編號數字大的產品說明產品的性能越好,但是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現象,5xx針腳處理器的性能要高于7xx針腳處理器,而某些3xx針腳處理器則要比他們的后輩性能優越。所有5xx針腳處理器使用的均是Prescott核心,擁有800MHz前端總線頻率以及1MB大小的L2緩存。其他產品的具體情況讀者可以在下表中找到。這樣你就會明白為什么會出現產品編號數字大的處理器在性能上反而不敵編號數字小的處理器產品的原因了。 ??Mobile?Celeron,?Mobile?P4,?Celeron?M以及Pentium?M處理器 ??在Pentium?4處理器的基礎上,加以主頻的限制,變造就了非常適合于筆記本使用的英特爾移動處理器。主頻越高意味著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對于筆記本而言就也就意味著需要增強電池的使用時間。面對來自Transmeta的壓力,英特爾推出了集高性能與低耗電于一體的Israel核心處理器。而最終產品就是目前筆記本電腦的主流處理器Pentium?M。Pentium?M處理器在能量消耗方面表現極為優秀,英特爾公司為了維持其在移動處理器市場的龍頭地位,將Pentium?M處理器架構在P6之上。 ??P6架構的改進之處在于其增大了L2緩存,這使得大部分緩存可以處在低能量“睡眠”模式中。P6架構的L1緩存仍為PIII的兩倍,達到了64k。浮點性能由于MMX/SSE單元的倍增而得以增強,構架在其他方面也都略有改動。總體來說,Pentium?M移動處理器的性能相當于同主頻的Athlon處理器,但是耗電則要略低。運用Pentium?M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電池要比運用Pentium?4處理器,移動Celeron或者移動Athlon?XP的筆記本電池在使用時間上提高25%到50%。 ??通過上面表的長度就可以看到現在移動處理器在現實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Itanium及Itanium?2處理器 ??Itanium處理器是目前最不被廣大消費者了解的處理器產品。即便是最便宜的型號,其售價也超過了$1000。這并不值得奇怪,因為英特爾公司當時推出這類處理器時便將目標瞄向了高端團體市場。Itanium處理器被用來處理大量的并行進程,它還可以在512路SMP系統中工作,當然,這不能全面的解釋?Itanium這款高端處理器。 ??最初,英特爾公司將Itanium處理器作為64位處理器,并且將它架構在了一個新的IA-64結構下。IA-64架構與x86架構相似,是一款面向未來的架構體系。實際上,它的競爭對手并非至強或是Opteron處理器,Itanium的問世是英特爾公司為了占領高端64位處理器市場而推出的。它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基于IBM?Power4/5,?HP?PA-RISC,?Sun?UltraSparc-III以及DEC?Alpha的服務器。 ??就處理器結構設計而言,英特爾使用了一種在以前的大型機上運用的技術,超長指令字(VLIW)。這是一種非常長的指令組合,它把許多條指令連在一起,增加了處理器運算的速度。但是Itanium并非嚴格意義上的超長指令字處理器,這是由于超長指令字有其自身比較明顯的弱點,而英特爾改進了這些弱點,并重新命名,稱之為精確并行指令(EPIC)。與至強和Opteron處理器相比,Itanium處理器可以同時最多執行3條指令。Itanium?2處理器則可以在一個周期內執行8條指令。就性能而言,主頻為1GHz的Itanium處理器相當于主頻為2.66GHz的至強或者Opteron處理器,而主頻為1.5GHz的Itanium?2處理器的性能則相當于4GHz的至強或者Opteron處理器。 ??為了達到最佳性能,Itanium處理器使用了128位四泵總線,使用標準SDRAM內存。最初的Merced版Itanium處理器擁有四個算術邏輯運算器單元,兩個浮點單元以及三個分支處理單元,兩個SIMD單元(例如MMX/SSE)和兩個地址產成單元。而后的改進版McKinley?Itanium處理器則擁有六個算術邏輯運算器單元,三個分支處理單元,兩個浮點單元以及SIMD單元,兩個讀取單元,兩個存儲單元和四個地址產成單元。除此之外,McKinley版本的緩存帶寬是Merced版本的三倍。 ??結束語 ??當然,我們今天所做的評定只是大體上回顧了一下AMD和英特爾這幾年間推出的處理器產品并對未來做出了一些展望。據悉,雙核心架構應該會在明年年內正式問世,而四核心架構處理器即將問世的傳聞最近也經常見諸各個網站,但據目前我們所了解到的情況,四核心架構處理器離我們還很遙遠。AMD與英特爾兩家公司一直致力于開發新的處理器制造技術,我們也將漸漸遠離45納米生產技術,隨之而來的將是13納米甚至11納米生產技術。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淘汰現在被認為是高端性能的處理器產品。 ??現在你所使用的電腦處理器的性能與幾十年前相比已經提高了許多。我時常想究竟用一個什么詞語可以很確切地形容十年內電腦技術的變革。十年前,3D還是一項遙不可及的技術,3D加速器還是一項耗資幾千美金的產品。十年前,32位處理器還在尋找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操作系統,而更高性能的64位處理器則被用了在政府部門和研究中心。十年前,100MHz處理器還屬于高端處理器產品,同樣是十年前,能有多少用戶可以在家享受互聯網帶給人們的便利,又有多少用戶在享受著28.8K貓的“高速”。十年以后會是什么樣?還是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历代CPU最全明细参数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推荐系统常用术语 [ACM暑校]
- 下一篇: Oracle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