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赛牧飞鸽传书
訓放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鴿友們也知道飛鴿傳書的生涯就是“種、養、訓”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訓放方法,但是訓放后的效果卻大不相同,有的人經過合理訓放,在比賽中大放異彩,一舉成名;有的人盲目訓放,大傷元氣比賽中名落孫山,鴿財兩空。本人從自己的經驗中整理出一套訓放方法,僅供參考。
?
飛鴿傳書的訓放可分為家飛訓放和異地訓放。這兩種訓放方法的目的不同,因而它們所使用的手段,達到的效果也不同。
?
家飛訓放的目的有二:一是鍛煉鴿子的體魄。試想一羽常年關死條育種的冠軍鴿如果直接拿去比賽,結果會是如何?二是讓飛鴿傳書從小就熟悉鴿棚周圍的地理環境,培養鴿子的巢性,甚至在比賽中能夠快速找到家飛時的地標,從而快速歸巢。
?
異地訓放的目的也有二:一是鍛煉飛鴿傳書2009快速啟動導航系統,并將在比賽中隨時修正的數據保留在大腦中,加深印記。電子地圖都得定期升級更新,何況飛鴿傳書乎?(飛鴿傳書在家飛過程中因活動半徑不遠,靠地標識棚足矣,所以基本上不會啟動導航系統)。二是鍛煉飛鴿傳書適應放飛籠,減少打斗,保存實力,減少應激,避免疾病。
?
家飛訓放
有的人以為家飛訓放很簡單,不就是每天將飛鴿傳書放出后站在鴿棚搖旗吶喊嗎?如果你那樣以為就錯了。家飛訓放也要根據鴿子的狀態、天氣來制定不同的計劃。
?
一、鴿子狀態的不同,家飛訓放不同。鴿子狀態好時,一出棚可以自己飛上好幾個小時而不落;狀態不好時,你拿棒子攆也攆不動。狀態好時勤練兵,狀態差時不練兵,否則只能是事與愿違、事倍功半,甚至丟失愛鴿(注意:鴿子生病、受到驚嚇或換羽時不要強迫家飛訓放),只有細心的鴿主才能發掘鴿子的最大潛力。
?
二、鴿子群勢的不同,家飛訓放不同。工薪鴿友因為條件的限制往往是將老、中、輕年飛鴿傳書混養的,這些鴿子對于飛行的欲望不同。年輕鴿子好像有使不完的勁,一會兒離群單飛、一會兒翻騰俯沖;中年飛鴿傳書之于生活狀態好時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常常飛出后數十分鐘而不見群;老鴿子是最狡猾的,因為都是經過大風大浪考驗的,“ 實戰經驗”比較豐富,飛行幾圈就會落,你拿旗攆,也不過多飛兩圈意思意思,算是給你個面子,再攆,也不過挪挪腳而已,攆急了,它會飛到臨近的樓頂,落在你夠不到的地方。所以,對于這樣群勢不同的鴿子要分開訓放,先放中年鴿,再放年輕鴿,最后放老鴿,以免年輕鴿被中年鴿帶遠而迷途,或被老鴿教壞而不肯飛,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天氣、地理條件的不同,家飛訓放不同。現如今的比賽,天氣對比賽結果的影響越來越大。鴿友們常說:一種天氣飛一種鴿子。鴿子因自身的先天遺傳條件,注定了只能在一種天氣有所發揮,比如骨架結構、膀條大小、羽質好孬等等。這些條件的不同造成了有的鴿子逆風發揮,有的順風發揮;有的鴿子晴天發揮,有的雨霧天發揮。同樣的,地理環境也能造就不同的鴿子,有的擅飛平原,有的擅飛山區。地理環境對家飛訓放的影響對于某一個鴿棚來說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而天氣的影響對同一個鴿棚來說卻是變化無常的。我們不渴望能培育出全天候都能發揮的鴿子,但我們可以鍛煉出該發揮時就發揮,不該發揮時也能歸的鴿子(此處暫時不考慮血統對飛鴿傳書的影響)。這就需要鴿主針對不同的天氣來開展家飛訓放:晴天放、陰天放、刮風放、下雨放、下雪還放;三九天放、三伏天也放;白天放、晚上也放。就像訓練特種兵一樣去全力打造一支一流的飛鴿傳書之于感覺隊伍,即二流的鴿子經過一流的訓放可以創造一流的賽績。在家飛訓放過程中要多觀察,多總結,要掌握一個度,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
我曾經看過鴿刊上的一篇文章,說是用清涼油涂在鴿子的胸大肌上可以刺激鴿子持久的飛行,我給鴿子試過后感覺這種方法不起任何作用。
?
夜間家飛訓放我也試過,效果還不錯。那是從2004年8月31日開始的,當時為了加快鴿子換羽,從19:00—22:00給鴿舍開燈照明,趁著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將鴿子全部趕出鴿舍,強制家飛。鴿子一旦上天,根本不用再拿小旗攆了,因為天黑得很快,鴿子沒飛兩圈,天就完全黑了,出于對黑暗的恐懼,鴿群不敢輕易落棚,即使有幾只老家伙想偷懶,也不敢落。第一次見到鴿群這樣賣命地飛,把我樂壞了,為了不出意外,在鴿群飛行了60分鐘后,我把鴿棚的燈光打開,加食,吹口哨,把鴿群喚了下來。首戰告捷,而且堅持了60分鐘,如果我不喚下來,還不知道鴿群要飛多久呢。此后,我堅持了一段時間,效果相當好。夜間家飛要注意:周圍沒有樹木、電線、高樓等障礙物;要把握放出的時間,即天快黑時放出;不能開燈。
?
此外,我還設計了專門用于驅趕鴿群家飛的紙箭。剛開始紙箭就是用硬紙疊的,類似古代弓箭的箭頭,用橡皮筋對準鴿群的飛行方向彈射出去。起先還管用,鴿群為了避開紙箭會加速飛行,后來鴿群習慣了,此法就不行了。后來的紙箭在第一代紙箭的前頭綁了火柴炮,在彈射出去的瞬間點燃,很好玩,紙箭在鴿群中爆炸,鴿群為之精神一振,再次高飛,不再想降落了。這些都是我過去玩過的東西,回想一下,挺有意思的。現在變得懶了,衛生一月打掃一次,也不攆著家飛了,敞開活門飼養,養鴿的觀念由人為干預到順其自然,研究飛鴿傳書也未見有什么不好。
?
異地訓放
異地訓放也有很多講究,遠遠不止循序漸進地跟著鴿會訓放那么簡單。也可以根據目的不同分為好多種,如順放、跳放、直放、單放、群放等等。順放就是跟鴿會由近及遠的訓放,一站不差;跳放就是有選擇的訓放;直放就是直接拉到比賽地點的訓放;單放、群放就不解釋了。想必這些異地訓放的方法,鴿友們都用過。但具體怎么用那就因人而異了。
?
順放,從30公里開始,50公里、80公里、100公里、120公里、150公里最后到賽前的200公里。這樣的訓放模式對于老跑的鴿子作用不是太大,但對于當年的幼鴿卻大有裨益。老跑的鴿子已經建立起了快速啟動導航系統的機制,并且習慣了放飛籠(聰明的老跑鴿子會選擇有利地形保存體力)。而沒進過放飛籠的幼鴿除了沒有建立快速啟動導航系統機制外,陌生的環境會造成幼鴿的恐懼和不安,打斗、撞籠成為消耗幼鴿體力的元兇,生理和心理的不適應會導致幼鴿的應激反應,從而產生疾病。所以在跟鴿會訓放前最好給幼鴿開小灶多進行幾次短距離的私訓,主要是讓幼鴿熟悉放飛籠。也可以做一個和鴿會放飛籠差不多的籠子,每晚將準備參賽的幼鴿放入,次日天亮放出,以此來鍛煉幼鴿熟悉放飛籠。
?
跳放,主要是針對老跑的鴿子,要根據飛鴿傳書公司簡介的狀態來調整。有的鴿子狀態不好時(或生病或失去配偶或巢箱被占)要停止訓放,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什么時候狀態上來了再繼續訓放。有的鴿子狀態很好,斗志高昂,為了保持這種狀態,減少體力消耗,可以采取跳放的方式直接參賽,但當年幼鴿不建議采用此法。
?
直放,最大的好處是快速淘汰那些導航不準確、意志不堅定的鴿子。此法適合那些每年大量作出幼鴿,而幼鴿品質參差不齊的鴿友,雖然殘酷了點,但經過多次直放的鴿子多是棚中的精英。我每年都會選擇幾次的直放來淘汰體質弱的、遺傳走樣的、不喜歡的飛鴿傳書。對于那些每次比賽都能回來的“拖拉機”,我會直接把它們送上 1000公里以上級別的比賽。多次采取直放的方法能歸巢的鴿子,我會對它另眼相待,如果能快速歸巢,可以考慮做種。這種方法往往能篩選下來一些其貌不揚甚至丑陋的好鴿子,到那時相信你的育種、參賽觀念將會受到不小的沖擊。
?
單放,可以激發鴿子獨立、快速啟動的導航能力。定向不準的鴿子將被淘汰掉,定向準確的鴿子也能通過鍛煉縮短定向的時間,為贏得比賽打下良好基礎。但單放只能通過私訓的方式進行,距離受到限制,鴿會也不可能一羽一羽的幫你訓放的。這種訓放比較麻煩一些,單只訓放的時候一定要等到上一只鴿子飛遠了才能繼續,否則鴿子會合群,達不到單放的效果,一般兩只鴿子放飛的間隔最好5分鐘以上(因鴿而異),這是原地單放。還可以采取異地單放,即達到一定的距離后,邊走邊放,可以隔幾公里放一只,這樣基本上可以杜絕單放的鴿子合群,從而保證每只飛鴿傳書提速都是靠自己的本領回家的。有人說單放可以鍛煉鴿子的脫群飛行能力,我不敢茍同,畢竟比賽放飛時鴿子是成群飛行的,哪有機會讓它單飛,即使比賽中出現了伯馬冠軍,也只能說明冠軍鴿有超乎尋常的定向能力、強壯的體格和堅強的意志,否則就是逃籠鴿。定向準、速度快,當然也就能脫群了。
?
群放,單放過后就要進行群放了,因為單放的場景畢竟和比賽時的場景不一樣。鴿子是群居動物,比賽時的混亂場面勢必會對鴿子的準確定向造成影響。所以群放對于模擬比賽場景至關重要,可以鍛煉鴿子的抗干擾能力。這也是我們每個鴿友最常用的訓放手段。
?
多種訓放手段可以結合起來運用,以加固訓放效果。比如:直放+單放(比較殘酷),這樣做的淘汰率很高,我在98年剛養鴿子時曾經用過這樣的訓放組合。當時因為手中沒有什么好鴿子,能回來就已經不錯了,再加上我要經常出差到武漢(本地的500公里黃金賽線),跟鴿會放不如我自己放。于是乎,出差時我的手里多了一個折疊的籠子,里面裝上4、5只鴿子。到達武漢后,找好住處,頂多喂點水,就將鴿子一只只放了。一周后我回到家后,鴿子還沒來,再過幾天終于回來了一只。就這樣我放了好幾次,回來的鴿子總數不到4羽,其它的鴿子都淘汰了。就這大概3、4羽雜牌鴿子,在后來跟鴿會的比賽中,雖然沒進過名次,但也總能回來。還有一羽鴿子,讓朋友直接帶到北京去放,過了大半個月才回來,但就是這羽直放北京的小猴子飛鴿傳書,成為了當年我棚里第一羽千公里歸巢鴿。也可以用單放+群放+ 單放來檢驗快速歸巢鴿到底是不是自己飛回來的。
?
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總結
- 上一篇: 目标文件里面到底有什么(2)?
- 下一篇: 串口通信模块4:串口操作自定义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