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算法!数据平台自动生成报表,智慧景区的可视化有什么不同
?
十一各位都出去玩嗎?有沒有想過用大數據和數據可視化和景區也能聯系起來呢?
項目背景
1、信息化發展歷程
2015年以前,景區基本沒有信息化概念,比如門票是印刷版,檢票人工打孔,手工數據報表等,隨著信息化也逐步建設完成,各業務系統順利上線運行。?
2、信息化應用困境
隨之而來的是在運營過程中(特別是每年的4月至10月旅游旺季期)產生大量的營銷數據、運營數據、財務數據等,數據如何管理、利用,具體表現有:?
1)數據孤島嚴重,數據收集成本高,數據準確率無法保障
公司運營各業務平臺系統共有13套,如行政流程OA、商業營銷ERP、酒店管理PMS、票務管理SaaS等,各系統相對獨立,彼此之間無數據互通,直接導致難以實現數據共享和有效利用,數據孤島已然形成。
每日數據通過手工導出Execl并修改提取指標,重復同樣步驟操作各業務系統,最后再按擬定的要求編輯匯總。在此過程中投入的溝通成本非常高,即使如此都無法保證數據100%準確,工作效率瓶頸無法有效突破,也直接影響到最終輸出的報表質量。
2)數據不及時,決策依賴領導經驗
在數據分析方面,各部門只能通過傳統的Excel報表和PPT方式呈現匯報,這樣的方式,決策的影響力度也不高,基本就是憑借領導層豐富的經驗而做出各項決策。
3)流動數據缺乏,高峰管理難度大
由于沒有數據綜合管理平臺,在信息化、數字化面向游客還只能是單一方式。
3、建設思路
針對以上痛點,公司急需搭建一個數據統一管理、多維數據應用為高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的平臺工具,先后對目前的BI平臺進行了調研和現場實際綜合測試,最終FineReport 和 FineBI在ETL、平臺功能界面、可靠、靈活的數據庫應用方案和二次開發,有不錯的表現。
應用場景與價值
場景一:智慧景區旅游數據大屏
在面向游客方面,如何將景區“狀態”以全新可視化形式展現出來,其中最為核心的也是此項任務重點:簡單、易懂、有用這三方面去思考與實現,在沒有綜合平臺之前,這一切都只能是構思,完全無法執行落成。
1、海龍屯智慧景區數據大屏
此屏以游客的關注點出發,整合展示多項景區數據信息,包括常規的景區客流、票務狀態、游客畫像等,這是游客尤為關心也是此數據大屏實質價值所在。
?
?
2、星空營地帳篷式酒店大
?
與此同時人力成本效率也明顯的提升不少,以前基本上80%的游客都會到咨詢臺了解有關景區的所有事宜,每日接待游客咨詢工作量可想而知,為此還專職配備5名前臺工作人員。
現在系統上線后,大大減輕了前臺工作壓力,現在的咨詢接待量降至30%左右,前臺只配備2名人員即可,人力成本每月節約近3萬元左右,還帶了無可估量的游客滿意度、區域內標桿示范作用和社會效益。
場景二:激活數據價值,轉化生產效益
目標期望:
高層明確了數字化建設與運營的方向:“不能讓景區的數據長年在休眠中,叫醒它們,同時不單單是我們自己人要用它,也要把它有效地呈現給游客?!?/p>
在高層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第一階段面向游客層面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復雜程度更高的面向整體運營的BI駕駛艙的建設了。
1)數據應用困境:
系統上線前每日的數據填報工作量大,加上周報、月報、季度報等,同時再加上外單位的數據上報要求,以及需整理數據內容繁瑣性和責任非常大,為此配備了2位專職人員。
但時常也會出現數據填報錯誤的情況,并且各類填報表都是EXECL方式存儲,數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數據的分析應用基本沒有保障。
2)解決方案(報表固化):
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與2位填報人員高頻次溝通業務中各項需求情況并梳理、排序出156張報表的需求,然后我們開始仔細分析各需求報表中重復出的字段也進行了排序分類,將報表中的字段所對應的業務系統也做了整理。
最后引入FineReport,它在ETL、各類數據庫關聯性、平臺自身可靠的穩定性、二開靈活可擴展性方面具備明顯優勢。
經過將各業務系統平臺進行集合,數據信息清洗與提煉,到報表設計與實施應用,最終我們通過FineReport強大的報表系統體系,只用了72張報表就能完成所有工作任務,同時所有報表的生成都是自動完成的,在大報表(月報、季度報等)中提供了非常直觀一目了然的可視化圖形。
?
?
3)方案升級(自助分析):
高質量的數據、清晰可靠的報表有了,下一步就是FineBI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FineBI建模功能的智能靈活性,比如在準備對一組數據進行建模時,系統會智能分析并出此組數據適合哪種(或幾種)模型,此時可以根據具體場景需求進行選擇性建模。
更為重要的是FineBI內嵌功能強大的八項數據分析模塊:如趨勢分析、多維分析、象限分析、轉化漏斗分析、留存分析、A/B測試法等等。
上述分析算法不但解決了要分析什么的問題,更是豐富了可以分析什么的關鍵性問題,從而我們能夠反復迭代,最終完成商業事業部駕駛艙并交付正式使用。
應用效果:
?
?
場景三:管理決策駕駛艙
在以往管理層的決策信息基本都是以PPT和復雜財務報表形式在周報、月報、季度報等經營分析會上得以獲取,此種方式缺點較多如:
- 文字信息過多,閱讀理解成本高
- 數據敏感度過低:當周報、月報等報表形成的時,其實數據已經是“過去時”了
- 數據分析的維度單一,各業務數據塊之間沒有形成“牽手”關系,基本沒有聯動性
之前的數據分析方式是直接在Excel中生成可視化圖形,但若要想關聯分析就不可能實現了,但恰恰這才是數據決策的關鍵。
解決過程:
獲取到管理層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實時可視化運營數據,為此新建看板,并且15分鐘刷新一次數據,管理層通過手機端就能實時直觀地了解當前運營情況。同時對原型管理決策駕駛艙以按需求內容再進一步完善,并且增加更細致下鉆分析場景,讓數據維度更多元化地呈現。
?
?
決策駕駛艙的啟用,數據應用成果立竿見影,例如在商業版塊,我們利用趨勢分析法+購物籃分析法應用到產品關聯上,我們發現在購買瓶裝水的銷售單中檳榔出現的幾率達到了54.67%,然后商業部迅速調整檳榔的品種和價格。
在第二個月經營分析會上檳郎的銷售額同比增加36%,凈利潤增加76%。
果然,數字就是力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智能算法!数据平台自动生成报表,智慧景区的可视化有什么不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程序员的大学|彪悍的人生可以没有妹,但必
- 下一篇: 盘点填报功能的9大应用场景,解决填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