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数据分析大神之间,就差这7个沟通技巧
常常有讀者跟我抱怨,在他們公司里,頂著“數據分析師”的title,干著人肉取數機器的活,接需求時要當好業務的乙方,出報告時還經常被領導嫌棄,工作成果也不容易被衡量和認可。工作了幾年發現,事情做了不少,但就是沒啥成就感。
其實,數據分析并不是一個純技術的活兒,如果不想當一個“人微言輕”的工具人,想高效完成工作,光靠技術和理論是不夠的,溝通能力也是一項關鍵的技能。
數據分析師需要溝通的環節主要就是對接需求、理解業務和匯報成果,今天咱們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分享一些高效溝通的小技巧。
找對的人溝通
別看現在大家都在說“數字化”轉型,其實很多公司只做表面功夫,看看別人搞吧覺得自己不搞就落后了,其實決策流程還是老一套。數據分析弄了一大堆,結果老板一拍腦袋就定下了。就算在重視數據分析的公司,每個部門和每個人對數據分析的認可度也是不一樣的。要是遇上不好說話的,那就是對牛彈琴,浪費精力又辦不成事。
選對溝通對象,對接起來就事半功倍。那么該主動找哪些人對接呢?一是那些尊重數據、認可我們這個崗位價值的人,二是有權威有話語權的人。
用數據說話
作為數據分析師,在溝通的時候,不求做到對各項數據信手拈來,也要事先準備好溝通對象關注的幾個數據,這樣不僅能讓溝通效率變高,還展現了自己的職業素養,加強大家對我們的認可和信任。特別是在說服對方的時候,如果能加上數據佐證,說服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當然,這就要求我們日常工作時把數據放在心上,溝通前事先熟記各項核心數據。
?掌握主動權
需要意識到,數據分析師并不是業務的乙方,相反,我們更應該掌握溝通的主動權。畢竟很多業務人員長期深處一線,不能看到宏觀的發展態勢,有的還會數據造假、邀功請賞。而我們的獨特優勢就是不對業績負責,因而能站在客觀全局的角度進行分析。
所以在溝通中,我們不必人云亦云,要相信自己的數據素養,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哪怕揪出毛病也不應回避,用工作成果獲得上級的信任,為自己贏得話語權。
非正式溝通
職場溝通中,進會議室顯得太過正式。如果想拉近關系,在獲得更多細節的信息,非正式溝通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比如一起去食堂共進午餐,比如利用午休和下午茶時間,因為科學研究表明人在食欲得到滿足的時候更容易袒露心扉。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下,我們可以先從生活話題聊起,比如球賽、游戲、八卦、段子,先建立情感,再聊工作,就能知道很多業務細節的問題,在分析時就更能如魚得水。就算是沒需求平時也可以多嘮嘮嗑,如果對方心煩的時候能跟你抱怨吐槽,那就不把你當外人了。
做利他的事
我們在對接需求時,也應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做利他的事。比如很多業務部門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繁瑣,就幫忙梳理簡化一下工作流程,比如業務部門需要數據時,幫忙整理下。主動做利他的事,就是主動向對方釋放善意,那么以后對接起來對方也不會為難咱們,反而還可能得到對方的幫助。
最后確認一遍
領導或者業務提了一個數據需求,對于不確定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提出,不要不好意思,否則返工重做就麻煩了。主要是弄清楚這幾項:需求部門、需求背景、需求目的、數據來源、完成時間、以及各項數據指標的統計口徑和含義是否統一。
最好在對接完成后,重新梳理一遍,讓對方確認一遍,最好是書面的回復,省的以后出問題了對方甩鍋。
善用工具匯報
匯報分析結論時,最好能做到簡單、直觀、易懂。這時就需要專門的數據分析工具幫忙了,比如我在用的FineBI,可以用大量豐富的圖表代替數字,更直觀地呈現結論。還可以實現多個圖表之間的聯動,我們點到某關鍵數據,就可以看到關聯圖表的變化,這樣就可以在一個頁面對多個數據進行具體講解,不用再翻PPT了。
再比如地圖向下鉆取,點擊地圖中的某個區域,右側會顯示出該區域詳細的表格和圖表數據。
把多張圖表放到一塊,并確定聯動關系,就可以做出一張抓人眼球的可視化大屏,讓領導一眼就能get到匯報內容,簡潔明了、說服力強,而且只需鼠標操作就能完成制作,非常方便。
溝通是門大學問,對于常常需要對接需求的數據分析師們,更是如此。想成為一名有存在感的分析師,溝通就是一門必修課,想學好就離不開刻意練習和多多實踐,希望文中的七個溝通技巧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分析工具
最后,分享一下分析工具,回個“數據分析”就能獲得數據分析工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你和数据分析大神之间,就差这7个沟通技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试析C#编程语言的特点及功能
- 下一篇: 不知道用什么图表展示数据?看这份图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