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硬盘运行在不同模式下的疑难解答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关于硬盘运行在不同模式下的疑难解答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有人在網上問軟件檢測SATA硬盤只有15MB的傳輸速度和IDE硬盤的傳輸速度一樣,好像沒得多大改觀? 熱心的網友回答:現在經過測試給出答案。硬盤有三種工作模式IDE 、AHCI、RAID,一般缺省設置下都是IDE模式,所以用軟件測試為UDMA 100的原因。SATAI的傳輸150MB/S,SATAII的傳輸300MB/S是指硬盤數據緩存到主機的傳輸速率。通過測試軟件你可以看出來SATAI和SATAII其內部傳輸速率基本相同,區別在突發傳輸速率上SATAII要突出50%。開啟NCQ的硬盤其性能要比沒開啟前要降低17%,CPU使用率上有所改善。通過比較你可以看的出來一塊硬盤內部傳輸(指硬盤轉速越快越其內部傳輸速度就越快)速率的快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盤的性能。 我在網上提問如下: 我的主板是技嘉GA-MA78GM-US2H(rev. 1.0),硬盤是希捷ST3250310AS 250G,由于ylmf純凈版6.0里面集成了SATA驅動,所以在主板里設置成AHCI傳輸模式,可能是驅動集成不好的問題,導致很多軟件用不了,而且經常藍屏!在AHCI傳輸模式下,掛接二個SATA硬盤拷貝東西的速度真是快,30G的文件從一個硬盤拷貝到別一個硬盤好像只用了不到20分鐘。現在我在主板里面映射sata到ide模式(native ide),平常在AHCI模式運行不了的軟件現在也可以運行了,藍屏現象也消失了。轉成IDE模式運行后,拷貝東西的速度會降低嗎? 熱心的網友回答:硬盤其實有兩個主要的速度: 1.內部傳輸速度:與這個速度相關的是硬盤的轉速如7200轉,10000轉,其次是單碟容量有關。2.外部傳輸速度:與這個速度相關的就是硬盤接口,如PATA(IDE),SATA.SCSI等。所以只有當這兩個速度同時都提高時,硬盤速度才會真正的提高。而當前所有硬盤的內部傳輸速度都是大大的小于外部傳輸速度的。所以映射成IDE來使用的話實際效果不會慢很多,基本是感覺不出來的 本人測試: 希捷硬盤ST3160812AS 160G ,用 HDTune v2.5 測試的.突發傳輸速度最高是80M/s. 平均的只有68M/s.
希捷硬盤7200.12 1T,用HD TACH測試,憑借單碟500G的優勢,平均傳輸率高達106.1MB/S。HD Tune測試寫入速度高達96.9MB/S 、CrystalDiskMark 測試平均讀寫速度都超過120MB/S
希捷硬盤7200.12 1T,用HD TACH測試,憑借單碟500G的優勢,平均傳輸率高達106.1MB/S。HD Tune測試寫入速度高達96.9MB/S 、CrystalDiskMark 測試平均讀寫速度都超過120MB/S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caixu687/19465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硬盘运行在不同模式下的疑难解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做一个程序员,是不是“努力就会成功”?现
- 下一篇: 他妈不认识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