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学习与实验指南(640-802)
前 言
Cisco公司的職業(yè)資格證書在全球一向都有“通往高薪直通車”的美譽,足見其含金量,并為眾多用人單位所重視。獲得思科認證意味著加入受到業(yè)界認可和尊敬的網絡專業(yè)人士行列。通過本書內容的學習與掌握,對于擁有思科證書,成功的幾率自然也就高出很多。
本書緊緊圍繞思科CCNA最新考試科目640-802的考試大綱編寫,與傳統(tǒng)的教科書和一般的培訓教材有本質的區(qū)別,它呈現給讀者的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提供了一個綜合的網絡實驗環(huán)境,僅僅通過一臺電腦,便可以親自動手完成本書涉及的所有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實驗配置及測試。多數CCNA教材也涉及實驗配置,可讀者往往因為沒有足夠的網絡設備而只能望洋興嘆,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本書結合實驗對理論進行闡述,形象生動;每章最后的試題講解都摘自CCNA考試的真題,并用本章學到的知識進行解答,幫助讀者順利通過考試;很多章節(jié)的實驗更是從實際需求出發(fā),拉近了讀者和實踐的距離,讓讀者成為真正的CCNA;針對本書設計的實驗機架,還可用于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中,解決讀者沒有路由器的苦惱。
限于作者水平和時間有限,一些小的錯誤在所難免,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視頻光盤
配套光盤中提供了1300多分鐘的作者中文授課視頻、補充資料、實驗配置和故障排除場景。
本書涉及的所有應用軟件和程序可以從作者的個人主頁http://blcui.njut.edu.cn/ccnanew.rar處下載。為了便于讀者能更好地閱讀此書,相互交流,作者個人主頁上開通了討論版,網址是http://blcui.njut.edu.cn/bbs。
本書目的
本書不但教授思科的網絡技術,而且有助于讀者熟悉CCNA考試套路,幫助讀者順利通過CCNA考試。更為主要的是,本書還將培養(yǎng)讀者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水平,把讀者培養(yǎng)成為一名真正的CCNA,而不僅僅是一紙證書。
本書是作者歷時1年精心編著而成的,呈現給讀者的不僅是一本教材,更是提供了一個綜合的網絡實驗環(huán)境,便于讀者在此之上深入領會網絡技術的精髓。僅僅通過一臺電腦,便可以虛擬出多臺路由器、交換機和集線器,并能將它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完成書中涉及的幾乎所有路由和交換的實驗配置及測試。
本書內容
本書通過理論講解,視頻演示,真題解析和大量的動手實驗,目的是培養(yǎng)出真正的CCNA。全書緊貼640-802考試大綱,全面而系統(tǒng)地分析和介紹了CCNA考試中涵蓋的各個知識點。對每個知識點在考試中的重要程度均有標注,每章最后還有近期CCNA真題的解析。全書共分22章,內容涉及三大方面,局域網部分:網絡互聯基礎知識和網絡參考模型,思科路由器和交換機介紹,靜態(tài)和動態(tài)路由協議(包括RIP、EIGRP、OSPF)原理及配置,VLAN和VLAN間路由的實現,CDP、VTP和STP協議的使用,無線網絡互聯和IPv6等;廣域網部分:廣域網接入技術,PPP和幀中繼的使用,DHCP和NAT等;網絡安全部分:網絡安全介紹,訪問控制列表的使用和安全遠程辦公的實現等。
讀者對象
本書特別適用于那些渴望取得CCNA認證的讀者,取得認證的同時,真正具備CCNA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作為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材,彌補實驗設備的不足,改善現有學歷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更是那些想掌握網絡技術,提高動手能力,并能應用于實踐的網絡愛好者,難得一見的實驗指導用書。
CCNA考試重點的表述
書中對每個章節(jié)和分段的重要程度均用星號來表示,***表示很重要,**表示重要, *表示不太重要,沒有*表示該章節(jié)或段落在CCNA考試中幾乎不會出現。CCNA考試中不會出現的內容并不表示在實踐中用不到,相反,書中所列的不涉及CCNA考試的內容多是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知識或技能。
本書命令句法表示習慣
本書對多數配置命令均加底紋表示;
對配置命令的解釋以底紋加斜體表示;
對查看命令及其輸出以Courier New字體表示,著重要突出的部分以黑體顯示;
豎線“|”用于分隔可選的、互斥的選項;
方括號“[ ]”表示任選項;
花括號“{ }”表示必選項。
思科圖標示例
思科公司使用一套標準化的圖標來表示在網絡拓撲圖中的各種設備。在本書和CCNA考試中使用的圖標如下:
| 10Mbps集線器 | 100Mbps集線器 | 網橋 | 二層交換機 |
| 集線器 | 無線AP | 路由器 | 調制解調器 |
| PC | 服務器 | 筆記本電腦 | 多層交換機 |
| 路由交換機 | 防火墻 | 無線路由器 | 網云 |
| 無線 | 串行線 | 以太網 | 虛電路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CNA学习与实验指南(640-802)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深度剖析WinPcap之(九)——数据包
- 下一篇: 引用类型赋值“.NET技术”为null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