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WSGI、uwsgi和uWSGI的区别及基于 uWSGI和gunicorn 部署python web 简述
關于 WSGI、uwsgi和uWSGI的區別及基于 uWSGI和gunicorn 部署python web 簡述
?
引言
最近基于 Flask Web框架在開發一個后端項目,在Web Server和 Flask 應用程序交互的過程中總會碰到本文題目提及到WSGI、uwsgi和uWSGI這幾個概念,整理如下。
WSGI
英文全稱: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Web服務網管接口,簡單來說它是一種Web服務器和應用程序間的通信規范。
uwsgi
uwsgi是一種通信協議,不過跟WSGI分屬兩種東西,該協議下速度比較快。
uWSGI
uWSGI是一個Web Server,并且獨占uwsgi協議,但是同時支持WSGI協議、HTTP協議等,它的功能是把HTTP協議轉化成語言支持的網絡協議供python使用。
?
雖然 Flask 非常容易上手,它自帶的app.run(host="0.0.0.0", port=7001)用來調試非常方便,但是用于生產環境無論是處理高并發還是魯棒性都有所欠缺,一般會配合WGSI容器來進行[生產環境的部署]
?
uWSGI的使用
在做Django項目時,一般測試開發我們直接用Django內嵌的Web Server即可,但是如果項目要上生產環境,考慮并發等性能時,我們可能需要uwsgi和nginx,下面只說明uwsgi的常用用法,至于nginx的配置筆者后續準備專門寫一篇博文來講。
1. 安裝
?
pip install uwsgi2. 配置
uwsgi執行一般有兩種方式:命令行和文件配置,但是命令行可能需要識記很多參數,因此采用文件配置是更通用的做法,文件格式支持很多種比如ini、xml、yaml等,筆者建議還是采用比較簡單key-value形式ini模式,下面給出一個簡單的uwsgi ini配置實例:
?
[uwsgi] socket = 127.0.0.1:8001 master = false chdir = /var/www/cmpvirtmgr/ module = cmpvirtmgr.wsgi home = /var/www/env workers = 2 reload-mercy = 10 vacuum = true max-requests = 1000 limit-as = 512 buffer-size = 30000 pidfile = /etc/uwsgi/uwsgi.pid執行:uwsgi --ini /path/to/uwsgi.ini
參數解釋:
- socket:socket文件,也可以是地址+端口;
- master:是否啟動主進程來管理其他進程;
- chdir:項目的根目錄;
- module:wsgi文件相對路徑;
- home:虛擬環境目錄;
- workers:開啟的進程數量;
- reload-mercy:設置在平滑的重啟(直到接收到的請求處理完才重啟)一個工作子進程中,等待這個工作結束的最長秒數;
- vacuum:服務結束后時候刪除對應的socket和pid文件;
- max_requests:每個工作進程設置的請求上限;
- limit_as:限制每個uwsgi進程占用的虛擬內存數目;
- buffer_size:設置用于uwsgi包解析的內部緩存區大小;
- pid_file:指定pid文件;
- harakiri:請求的超時時間;
- daemonize:進程后臺執行,并保存日志到特定路徑;如果uwsgi進程被supervisor管理,不能設置該參數;
更多uwsgi參數可參考官方文檔:https://uwsgi-docs.readthedocs.io/en/latest/
使用gunicorn部署flask項目
?
1、WSGI協議
Web框架致力于如何生成HTML代碼或生成基于 Restful 的 API 接口數據,而Web服務器用于處理和響應HTTP請求。Web框架和Web服務器之間的通信,需要一套雙方都遵守的接口協議。WSGI協議就是用來統一這兩者的接口的。
2、WSGI容器
常用的WSGI容器有Gunicorn和uWSGI,但Gunicorn直接用命令啟動,不需要編寫配置文件,相對uWSGI要容易很多,所以這里我也選擇用Gunicorn作為容器。
3、gunicorn介紹
gunicorn是一個python Wsgi http server,只支持在Unix系統上運行,來源于Ruby的unicorn項目。Gunicorn使用prefork master-worker模型(在gunicorn中,master被稱為arbiter),能夠與各種wsgi web框架協作。
4、gunicorn安裝
gunicorn安裝非常簡單,使用命令pip install gunicorn即可。一般使用它,主要是為使用其異步的worker模型,還需要安裝對應的異步模塊。
$ pip install gunicorn $ pip install greenlet # 使用異步必須安裝 $ pip install eventlet # 使用eventlet workers $ pip install gevent # 使用gevent workers5、gunicorn使用
這里使用gunicorn來部署一個flask項目舉例,此處flask框架的使用不過多闡述,不是本文的重點。
如下例子,保存為app.py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app.route("/") def hello():return "Hello World!"gunicorn通常使用的參數如下:
-c CONFIG, --config=CONFIG # 設定配置文件。 -b BIND, --bind=BIND # 設定服務需要綁定的端口。建議使用HOST:PORT。 -w WORKERS, --workers=WORKERS # 設置工作進程數。建議服務器每一個核心可以設置2-4個。 -k MODULE # 選定異步工作方式使用的模塊。在shell中輸入你的啟動配置,比如:
$ gunicorn -w 3 -b 127.0.0.1:8080 app:app # 此處app:app中,第一個app為flask項目實例所在的啟動模塊,第二個app為生成的flask項目實例這樣運行正常就可以啟動服務器了。
6、綁定端口
linux通常會禁止綁定使用1024以下的端口,除非在root用戶權限。很多人在使用gunicorn時試圖將其綁定到80或者443端口,發現無效。如果想綁定到這些端口,常見的有如下的幾種方法:
- 使用Nginx代理轉發。
- sudo啟動gunicorn。
- 安裝額外的程序。
7、結束gunicorn服務進程
使用ps -ef | grep gunicorn命令找出gunicorn所有進程。
[root@VM_0_12_centos ~]# ps -ef | grep gunicorn root 16843 23035 0 Oct14 ? 00:00:02 /root/Envs/myflask/bin/python3.6 /root/Envs/myflask/bin/gunicorn -w 3 -b 172.17.0.12:80 app:app root 22445 23035 0 Oct04 ? 00:00:15 /root/Envs/myflask/bin/python3.6 /root/Envs/myflask/bin/gunicorn -w 3 -b 172.17.0.12:80 app:app root 22581 23035 0 Oct11 ? 00:00:05 /root/Envs/myflask/bin/python3.6 /root/Envs/myflask/bin/gunicorn -w 3 -b 172.17.0.12:80 app:app root 23035 1 0 Sep27 ? 00:04:11 /root/Envs/myflask/bin/python3.6 /root/Envs/myflask/bin/gunicorn -w 3 -b 172.17.0.12:80 app:app然后使用 kill -9 進程ID 命令來殺掉進程,注意,我們找到主進程殺掉即可,子進程會隨之結束,在上例中,主進程號為23035.
[root@VM_0_12_centos ~]# kill -9 23035 [root@VM_0_12_centos ~]# ps -ef | grep gunicorn殺掉進程后,稍等幾秒,再使用ps -ef | grep gunicorn查看,發現gunicorn服務進程已全部殺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 WSGI、uwsgi和uWSGI的区别及基于 uWSGI和gunicorn 部署python web 简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递归打印杨辉三角
- 下一篇: 彩票抽奖(洛谷P2550题题解,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