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專題:大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Big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導讀:
隨著DT時代的到來,數據像石油一樣成為一種戰略資源,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人們在享受大數據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個人隱私數據泄露的風險。我國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其中有關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條款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此,組織了“大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專題,向大家介紹這一領域的研究現狀。
既然數據是一種資產,那么它就具有資產的通用屬性,有完整的生命周期。李樹棟等人的論文《從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看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總結了世界各國的大數據安全發展戰略,從大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出發,對大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使用、開放、銷毀和管理策略等階段存在的安全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了綜述,給出了未來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究面臨的新問題。
個人信息去標識化是隱私保護的重要手段。謝安明等人的論文《個人信息去標識化框架及標準化》分析了國內外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結合我國法律有關要求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個人信息去標識化框架,給出了包括確定目標、識別標識、處理標識和導出數據4個步驟的去標識化過程指南,并介紹了具體的支撐技術。結合大數據安全標準體系,提出了去標識化標準規范研究建議。
阿里巴巴和百度是國內兩家擁有龐大用戶基礎的頂級互聯網公司,他們對大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工作對全國億萬網民的上網安全具有直接的影響。阿里巴巴集團的杜躍進、鄭斌在論文《大數據安全能力實踐》中探討了擁有數據的組織面臨的數據安全問題及挑戰,介紹了完整的組織級數據安全能力框架,闡述了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實現的路徑及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
百度公司的劉杰在論文《開源大數據平臺的安全實踐》中介紹了以Hadoop為代表的開源大數據平臺在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闡述了其自研的企業級安全平臺Giano以及Hadoop與Giano的集成方案。為了實現對操作行為的事后審計,該論文還給出了一種基于規則的高效日志審計方案,結合真實的應用場景,介紹了相關技術在生產環境中的實際運行狀況。
在DT時代,數據的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分離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數據隱私保護也成為了突出問題。方賢進的論文《大數據及其隱私保護》給出了隱私保護系統的數學描述與隱私度量方法,研究了隱私保護的數學模型,并展望了大數據時代隱私保護的機遇與挑戰。
大數據自身具備的高價值使其很容易成為攻擊者獲利的目標,從而引發一系列大數據安全問題,期待《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正式實施和相關技術措施的進一步完善,能夠漸漸化解人們對大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的擔憂。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獲取全文
客 ?座 ?編 ?輯
? ? ? ?周濤(1979-),男,博士,啟明星辰集團助理總裁,核心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工。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數據安全分析、事件關聯分析、入侵檢測等。
?
? ? ? ?周斌(1971-),男,博士,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海量數據管理與分析研究室主任,中國計算機協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大數據》期刊編委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面向互聯網文本內容分析與挖掘、在線社交網絡分析、智能信息檢索等。主持或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計劃等國家級項目十余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在國內外期刊和會議上共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
? ? ? ? 潘柱廷(1969-),男,北京永信至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副總裁。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常務理事、中國網絡安全協會人才培養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CCF計算機安全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云安全聯盟(CSA)中國區理事。長期從事信息安全技術、戰略研究和教育工作。
?
《大數據》期刊
《大數據(Big?Data?Research,BDR)》雙月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學術指導,北京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科技期刊。
關注《大數據》期刊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题: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bevent中指定使用哪种方法如se
- 下一篇: Libevent-网络服务器事件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