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成功承办第二届数据科学家大会(2018)
9月20日至21日,第二屆數據科學家大會(2018)在桂林大公館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桂林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桂林理工大學、人民郵電出版社聯合主辦,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大數據》雜志共同承辦。來自國內主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業的200余名數據科學家齊聚桂林,從全球視野、應用需求、科學問題出發,重點討論大數據前沿技術與應用、數據科學家的知識結構需求和學科建設,共商中國數據科學家培養之路。
大會開幕式上,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揚勇教授作為大會主持人,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衷心歡迎和感謝!之后桂林市黃加才副市長致辭,黃副市長介紹了桂林近年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希望廣大青年創業者把握時代機遇,在桂林的美麗山水間干出一番事業。歡迎社會各界的數據科學家和大數據企業落地桂林,為桂林的建設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接著,桂林理工大學副校長王玫教授致辭,王玫教授對桂林理工大學以及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基本情況作了介紹,同時歡迎廣大青年學者,加入桂林理工大學,進行多方合作與交流,并祝本屆大會圓滿成功。
最后,大會主席、《大數據》雜志主編、清華大學鄭緯民教授闡述了此次大會召開的初衷、意義和重點探討的議題,他表示:旅游業是桂林的優勢產業,旅游大數據是桂林的寶貴資源,這些都離不開大數據人才的支持。相信本次大會也會為桂林本地的大數據人才培養產生一定的積極的影響,桂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也會蒸蒸日上!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友作了題為“工業大數據及其應用”的學術報告;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羅智泉作了題為“大數據信息處理技術及應用”的學術報告;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副院長毛睿作了題為“大數據泛構:應對多樣性挑戰”的學術報告;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揚勇作了題為“數據科學的前沿科學問題”的學術報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金海作了題為“從大數據系統生態角度談大數據處理教學的思考”的學術報告;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陳振沖作了題為“短時間大量培養數據科學人才:可能么?”的學術報告;南京大學教授黃宜華作了題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學術報告;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李翠平作了題為“新工科背景下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的學術報告;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副院長高衛國作了題為“數據科學的數學基礎知識”的學術報告;DataCanvas首席數據科學家劉軍作了題為“數據科學的實踐談”的學術報告;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副校長張成奇作了題為“Data Science researchers at UTS”的學術報告;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教授熊贇作了題為“大數據人才培養的基礎條件”的學術報告。之后進行了開放式討論環節。
在開放式討論環節,張成奇教授、陳振沖教授、高衛國教授、熊贇教授、董明剛教授、張亮教授(山東農業大學)針對“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學科專業建設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交流主題包括:數據科學師資問題、數據科學教材問題、大數據教學實驗條件、特色專業大學(如農業大學,工業大學,經貿大學等)的數據科學學科建設、數據科學論文評價問題。對話專家針對上述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并與觀眾進行了深入溝通和交流。在探討數據科學論文評價問題過程中,對話專家對《大數據》雜志的專業性和權威性表示了積極肯定,并提出將《大數據》雜志納入學生論文考核范疇的建議。
此次會議為國內外產學研各屆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成果展示、共享合作的平臺,為共同促進國內大數據與應用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刊成功承办第二届数据科学家大会(2018)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slookup --dns诊断
- 下一篇: 区块链与分享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