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数据自治开放(下)
專題:數據自治開放
Self-governing Openness of Data
導讀:
推動數據開放共享是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核心內容。但在實施過程中,數據開放共享面臨著“數據擁有者不愿、不敢、不會開放共享”的問題。這里面有政策的原因,更有技術的問題。現行的數據管理技術是面向數據自治封閉的,不適合數據開放共享,急需開發面向數據開放共享的技術。數據開放共享的相關概念有開放數據、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易,三者都是數據擁有者將數據開放給數據使用者,只是在范圍、對象、是否收費等方面有所不同,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控制數據使用者傳播或濫用數據”。因此,為了方便敘述,本專題將開放數據、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易統稱為“數據開放”。本專題提出的“數據自治開放”是指數據擁有者在法律框架下對數據進行自行確權和管理、自行制定開放規則(即數據自治),然后將數據開放給使用者,包括上傳數據到應用軟件或下載數據到其設備中(使用者沒有數據治理權)。
數據自治開放技術要解決“如何控制數據使用者傳播或濫用數據”的問題,對應的關鍵技術問題包括:如何做到數據既能夠自治又能夠開放;如何保護數據稀缺性不喪失、使數據安全和隱私有保障。201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注意到了數據開放共享面臨的實際問題,委托課題組開展“數據開放共享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本專題收錄的“數據自治開放”的文章是該課題的首批研究成果。
朱揚勇等人的文章《數據自治開放模式》從分析數據開放共享需求和現行數據管理技術入手,提出了數據自治開放模式,闡述了數據自治開放涉及的主要技術。沈逸等人的文章《數據自治開放與治理模式創新》從宏觀政策層面探索數據自治開放對政府數據資源開放、實現國家數據主權的意義和作用,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熊贇等人的文章《面向數據自治開放的數據盒模型》提出了數據盒模型,這是數據自治開放得以實現的基礎。吳毅堅等人的文章《數據自治開放的軟件開發和運行環境》探索了數據自治開放軟件系統的實現技術。王智慧等人的文章《數據自治開放模式下的隱私保護》和黃霖等人的文章《數據自治開放的加密技術挑戰》提出了數據自治開放模式對數據加密和隱私保護的新挑戰。陳德華等人的文章《數據自治開放應用平臺設計與實踐》介紹了數據自治開放應用系統的開發方法。
數據自治開放模式有望成為數據開放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數據開放共享、企業及個人數據交易、國家數據主權實現的一種可行方法。后續,在宏觀層面將就國際數據開放共享提出中國模式,探索具體實現方法;在技術層面開發數據盒管理系統軟件和數據站系統產品,盡快推向市場。?
《大數據》期刊
《大數據(Big?Data?Research,BDR)》雙月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學術指導,北京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科技期刊。
關注《大數據》期刊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题:数据自治开放(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活动预告】数据资产化论坛
- 下一篇: 单片机文件系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