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大数据发展的现实与理想
作者 |山東省大數據局
山東省大數據的發展現狀與規劃
一
山東省大數據領域已開展的工作
(一)強化組織架構、明確部門分工
山東省大數據局于2018年10月31日正式掛牌成立,局“三定方案”于12月20日正式印發。主要職責是:牽頭實施大數據戰略,推進數字山東建設,建設數字政府、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數字社會,承擔省電子政務和大數據發展專項小組日常工作等。全省16市共有10個市成立獨立大數據局,棗莊、東營、濟寧、泰安、威海、菏澤等6市在市政府辦公室加掛大數據局牌子,具體承擔各市大數據及相關工作。
2019年3月1日,省政府第33次常務會議決定:按照“全省一盤棋”原則,構建職責明確、統籌推進的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格局。在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框架下,將省電子政務和大數據發展專項小組更名為數字山東建設專項小組,統籌推進建設數字政府、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數字社會三項任務落實。各市、各部門要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建立完善數字政府建設領導機制,制定工作推進方案,細化目標與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省直部門要明確專門處室,負責本部門、本行業信息化規劃、協調和實施,同步推進業務發展與數字轉型。調整整合省直部門現有信息化工作機構,強化統一技術支撐。
(二)統一構建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體系
堅持公共基礎設施集約化、一體化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減少重復投資。各有關部門按照“統籌一片云、規范兩張網、建成三大體系、強化四個支撐、落實五項保障”的“12345”工作目標,全力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一是統籌全省電子政務云建設,積極構建“1+N”的統一云平臺(1個省級政務云平臺,N個市級政務云節點),優化省市一體化政務云服務體系。二是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四級有效覆蓋,滿足“互聯網+政務服務”和“數字政府”對網絡環境的需求。三是建成政務內網省政府網絡結點,實現與政務內網國家平臺的連接,有序組織41家省政府部門機關內網建設,實現部門間的安全互聯、業務協同和信息傳遞。四是推動全省各級各部門專網整合,截至2018年底,累計整合省直部門專網35條,市級及以下專網280條,有效解決了“專網林立”問題。五是加強政務信息系統項目建設歸口管理,實行省級電子政務建設和運維全口徑備案。
(三)建設匯聚融合的數據資源體系
堅持數據資源統籌管理,打破信息孤島,撥掉數據煙囪,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共享應用。一是數據共享交換方面,構建涵蓋省、市、縣三級共計35萬余條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實現與國家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系統對接。建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完成國家、省、市三級平臺級聯。推進全省人口、法人單位、公共信用、宏觀經濟、空間地理和電子證照6大基礎信息資源庫建設。實現國家發改委公共信用信息、公安部人口信息、工商總局企業登記信息、教育部學歷信息等重要信息資源在我省的共享應用。二是公共數據開放方面,2018年1月18日山東省公共數據開放網正式上線,3月底各市公共數據開放網相繼建成開通,截至2018年12月底,開放網站日均訪問量達6萬余次,累計向社會各界提供數據開放服務接口調用729萬余次、開放數據文件下載128萬余次。
(四)推動制度化、標準化建設
一是先后出臺《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意見》(魯政發〔2016〕25號)、《關于促進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魯經信軟〔2017〕520號)、《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項規劃(2018-2022年)》等政策。二是制定了《數字山東發展規劃(2018-2022年)》,近期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2年)》《數字山東2019行動方案》。三是制定出臺《山東省政務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辦法》(魯政辦字〔2018〕37號)、《省級政務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實施細則》(魯政管發〔2018〕1號),明確省級電子政務項目必須履行規劃審核和報批程序。印發《山東省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提升工作方案》(魯政辦字〔2018〕135號),有力助推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印發《電子公文“限時辦結、全程留痕”實施辦法(試行)》(魯政辦字〔2018〕145號),加快推進內部辦公業務系統的整合應用。四是制定出臺《山東省電子政務外網技術規范》《山東省電子政務網IPv4地址規劃試行版》《上云政務信息系統安全責任落實表》《山東公務安全郵箱管理辦法(試行)》等,規范基礎設施運維。五是完善政務數據資源管理體系標準,注重數據和通用業務標準的統一,共制定18項工程標準。
(五)深化大數據分析應用
一是在經濟社會各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試點,對各領域數據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應用價值逐步顯現。二是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成全省統一的“一窗受理”系統和政務服務用戶認證平臺,實現公眾和企業網上辦事“一號登錄、一站受理、一網通辦”。三是建成“愛山東”APP,接入社保醫保、交通服務等近200項與公眾服務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便民服務實現“掌上辦”。四是開通企業融資在線服務系統,實現銀企雙向選擇,大幅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融資時間。五是建成全省統一的移動辦公服務平臺“山東通”,推廣使用“山東公務郵”,成為國內首個全省統一公務郵箱應用案例。六是優化升級業務協同體系,財政、審計、公安、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生態環境、人社、教育、旅游、民政、衛生健康等領域大數據應用均取得積極成效,為“一次辦好”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強力支撐。
(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健全網絡安全管理體系,推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重點網站運營單位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強化網絡安全防范措施,落實防入侵、防攻擊、防篡改、防掛馬等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持續推動網絡安全信息通報機制建設,及時通報平臺網絡安全形勢、漏洞隱患、網絡安全事件等情況信息,著力增強網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
二
當前山東大數據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工作仍存在較大差距
一是各地各部門信息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很不平衡,東西部、城鄉間差距較大。二是法規標準存在缺項,制度體系還不健全。三是信息孤島、數據煙囪還沒有完全根除,云、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已經整合共享的數據,有的質量不夠高,利用率偏低,對“一次辦好”改革的支撐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四是數字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水平不夠高,專業人才相對匱乏,產業生態有待進一步優化。對數據資源的價值挖掘不夠,深入分析應用偏少,信息惠民水平不夠高,老百姓的獲得感不是很強。五是數據安全保障機制有待健全,宣傳力度不夠大,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社會氛圍不夠濃等。
(二)大數據產業規模相對較小
2018年,山東軟件業務收入5028.1億元,增長14.9%;軟件業務出口17.8億美元,增長11.3%。而廣東、江蘇、北京三省(市)軟件業務收入均已突破或馬上突破萬億元。從龍頭企業來說,山東除浪潮、海爾、海信等個別企業在國際、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外,在云計算、大數據方面具有行業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較少。
(三)大數據產業人才缺乏
產業創新能力不足,絕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低于5%。高層次研發、管理團隊缺乏,大數據方面復合型人才和產業領軍大師級人物急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間存在一定偏差。
(四)大數據產業與應用層面的融合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以浪潮、海爾、海信為代表的一批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已經在向云計算、大數據等業務創新轉型,但應用方數據開放度較低,軟件開發企業與應用需求方存在信息不對稱、融合度不高等問題,導致數據提取不夠、分析挖掘不深,影響了大數據在行業的深度應用。
(五)大數據產業支撐體系尚不完善
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程度低。數據質量不高,數據資源流通不暢,管理能力弱,數據價值難以被有效挖掘利用。數據所有權、隱私權等相關法律法規和信息安全、開放共享等標準規范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兼顧安全與發展的數據開放、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三
2019年山東大數據產業發展重點任務
山東省大數據局今年立足做好“六個一”工程,促進山東省大數據及相關產業規模取得新提高,技術產品創新取得新突破,公共服務及技術支撐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重點企業成長和產業聚集發展取得新成績,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取得新發展,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新動力。
(一)打造一個產業運行監測體系
建立產業運行數據季報制度,每個季度編制大數據產業運行分析報告。與省統計局加強溝通協調,聯合發布我省大數據領域有關統計數據和指數,為我省大數據及相關產業統計工作提供部門支持和法律保障。6月底前出臺大數據產品、企業認定標準,建立數據報送渠道。12月底前開發直報系統,建立產業運行監測分析模型。
(二)建立一套促進產業發展的推進機制
針對我省目前大數據產業有規劃缺措施的現狀,采用“治堵點”的方式,從各市、各有關協會、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征集大數據相關產業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難點和意見建議,梳理出制約發展的“堵點”要素,制定出臺促進我省大數據及相關產業加快發展的高含金量政策措施。
(三)發展一支政產學研金服用結合的聯盟
9月底前,整合現有各類協會、團體資源,建立包含政府、企業、院校、研究機構、金融、服務機構和用戶的大數據產業聯盟,協助我局服務省內大數據企業??煽紤]以大數據中心名義申請成立山東省大數據協會。
(四)開創一個大數據創新發展技術政策支撐平臺(產業地圖)
9月底前,以大數據聯盟為基礎,建設大數據創新發展技術政策支撐平臺,做好大數據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宣傳、推廣及參與者協同發展工作。12月底前,制作覆蓋全省的可視化產業地圖。依托平臺部署直報系統。
(五)設立一支新舊動能轉換大數據產業基金
12月底前,爭取省財政、相關企業資金,設立產業基金,通過評比對大數據產品、大數據企業進行幫扶。
(六)開展一次“大數據創新齊魯行”年度活動
邀請國家、外省和省內知名專家赴大數據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一系列交流活動,創造互動交流平臺。年度活動包括大數據產品、企業評選,面向政府和社會的政策、知識宣傳,企業交流互動等內容。開展大數據應用創新大賽,利用大數據技術和資源,為部門和社會關注的焦點提供解決方案。
四
大數據領域對外合作需求
(一)在大數據關鍵技術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
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引導企業與國外領先企業在關鍵技術、核心產品,特別是數據挖掘和分析、商業智能化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大數據相關技術發展。
(二)在制定大數據產業相關標準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圍繞大數據產業全鏈接、全流程與國際頂尖標準制定中心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增強相關規則制定的話語權,更好地發揮標準在培育服務市場、提升服務能力、支撐行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三)在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采取跨國聯合培養等方式,支持省內高校人才對外交流學習數據科學和數據工程相關專業。圍繞培養具有統計分析、計算機技術、經濟管理等多學科跨界復合型人才的目標,鼓勵省內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國外學校合作,積極培育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創新型人才。積極引進國際大數據高層次人才和領軍人才,鼓勵海外高端人才回省就業創業。
(四)在大數據醫療等社會民生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
鼓勵相關企業和科研單位開展對國際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不斷提升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水平及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我省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水平、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完善疾病敏感信息預警機制,需要及時掌握和動態分析全人群疾病發生趨勢及全球傳染病疫情信息等國際公共衛生風險,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與應急響應能力。
(五)在云計算方面加強交流合作
支持我省云計算企業“走出去”,通過海外并購、聯合經營、在境外部署云計算數據中心和設立研發機構等方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鼓勵本地企業與國外企業開展研發合作,不斷引導外商在我省投資云計算相關產業。
《大數據》期刊
《大數據(Big Data Research,BDR)》雙月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學術指導,北京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關注《大數據》期刊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地方政府大数据发展的现实与理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列表中 [ :: ]的用法
- 下一篇: 各类神经网络知识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