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中如何做一个好的自我介绍?
一般面試的第一問就是“你自我介紹一下”,這幾乎是面試者必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所以我覺得對這個問題做準備很有必要,今天就來說說自我介紹的禁忌以及什么樣的自我介紹才是好的自我介紹,下面就開始今天的正文。
1、自我介紹的禁忌
不要背誦簡歷
你在自我介紹的時候,面試官也在瀏覽你的簡歷內容,所以不要做簡歷內容的閱讀機,而要著重介紹你簡歷的亮點,比如畢業于名校、之前做過的某個項目和招聘的需求比較吻合等。
自我介紹控制在3分鐘以內
一般面試官會跟你說請你做X分鐘的自我介紹,當然這個時間要求不會很嚴格,但是最好也不要超過,如果面試官沒有說讓你做幾分鐘的自我介紹,你就將你的自我介紹控制在3分鐘以內,太短讓人覺得你缺乏經歷,太長會讓面試官覺得你表達能力欠佳,甚至會打斷你,這樣會打擊你之后的信心。
說亮點,引好奇
自我介紹的時候當然要介紹亮點,但是也要對亮點點到為止,你說的亮點要么和他的崗位要求比較符合,要么是大多數面試者不具備的,比如你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乎大V等,只要引起對方好奇,對方就會主動問你,這樣你就掌握了面試的主動權。
提前預演
去面試前最好將自我介紹內容寫下來,然后對著鏡子反復練習,切記不要背課文,這樣會給人呆板的感覺,要自信放松,姿態舒展。
而且對這種必問的問題提前準備了,也會增強自己的信心,準備的充分,也有利于引導面試官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從而掌握面試的主動權。
2、如何撰寫自我介紹
想要寫一份令人感興趣的自我介紹,就要站在面試官的角度,看看面試官想要什么,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從JD和通知我們面試HR的溝通中挖掘出來,這樣才能做到知彼;然后再結合我們的工作經歷和學習經歷,挖掘出符合的點,這叫做知己;然后從我們的經歷中挑出一些內容進行重組,這些內容最好和崗位的招聘要求相符合,比如對方崗位要求最好從事過電商行業,那你就在你的簡歷中著重突出你做過電商行業,最好還有一些數據作為支撐,來體現你做的成果。如果沒有怎么辦?那我們可以說我們培訓過呀,比如你沒有做過ai的產品經理,那你說你有去培訓機構學習一些ai方面的知識,這也是加分項呀。
3、撰寫自我介紹案例
背景介紹
我叫XX,XX人(萬一是老鄉呢,而且一線城市基本上都吸納周邊省市的人才資源,很容易碰到老鄉),畢業于那個學校,專業是XXX(學校好的話就說學校,學習不好但專業和互聯網相關的話,就說專業,兩個都符合的話就都說,沒有一個符合的的話,就只說學歷),有XX年產品工作經歷。如果剛畢業沒多久,可以說一些學校的榮譽,如果都畢業4、5年了,這些學校的榮譽還是別說了。
項目介紹
項目介紹按照star法則來寫:
項目介紹:項目是什么,解決用戶啥需求、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
項目方案:把你的方案在簡歷上展示出來,不論是以鏈接的形式,還是以手機二維碼掃描的形式,重要的是作品要好,要有吸引力,作品如何才有吸引力,這些我們在私密課中有說過(想了解的可以加微信:chanpin628)。
項目職責:結合自己的項目寫的細節一點,不要直接把招聘JD上的職責寫上去了,一條一條分開寫,不要一大段文字就寫上去了,簡歷不是作文
項目業績:項目上線后給公司帶來的價值,帶來了多少業績上的提升,或者數據上的提升,有數據當然最好,體現你的真實性,但也要準備好別人會問你相關數據問題的準備,有的人說我實在不了解之前的數據,那你也可以不寫。
其他特殊經歷
所謂的特殊經歷就是大多數求職者不具備的經歷,大家都有的東西不值錢,稀有的東西才值錢,上面我也舉例了,比如你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乎上有謝邀的經歷、運營自己公眾號粉絲數達1萬+等,這些都可以作為你的特殊經歷。
最后也要注意,不要用勤奮肯干,學習能力強,分析能力強等毫無根據的形容詞來堆砌你的自我介紹,好不好是別人評價的,別人夸自己說明你牛逼,自己夸自己是傻X,最后祝愿每個在面試路上的小伙伴都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你們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也歡迎有問題的小伙伴加微信:chanpin628?溝通交流。
此外我們的官方網站也上線了,每日分享高質量的文章、原型素材和行業報告,小伙伴可自行前往索取,支持搜索,需要的小伙伴可點擊底部的閱讀原文直接查看,或者復制網址:www.dadaghp.com?打開。
更多干貨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產品劉
想學習更多關于產品、職場、心理、認知等干貨,可長按右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END··················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騰訊產品經理的一天是啥樣的?
數據產品經理為什么那么吃香
5個實用的心理學小技巧(可以立即運用在工作和生活中)
線下實戰
AI浪潮下的產品經理該如何生存?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干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面试中如何做一个好的自我介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3D数学基础:图形与游戏开发---随笔四
- 下一篇: 3D数学基础:图形与游戏开发---随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