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在走下坡路?
螞蟻金服再次被四部門聯合約談,加上4月10號,阿里被罰182.28億事件,以及前段時間,阿里向騰訊申請淘寶特價版小程序一事,都給人一種感覺,好像阿里在走下坡路。
為什么說阿里在走下坡路?
1、基本盤不穩
電商是阿里的基本盤,但在電商這個領域,不僅要面臨老對手京東的競爭,在電商的中低端領域,還需要面對后起新秀拼多多的強力沖擊,阿里的護城河大有被沖破的趨勢。
截止2020年底,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達7.884億,超過阿里巴巴的7.79億,已經從買家規模上超越淘寶。
淘寶最初的夢想,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前期通過各種免費策略,讓很多商家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可當淘寶做大以后,淘寶就進入了收割期,淘寶開始針對商家各種收費,比如服務費,引流費等,由于淘寶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強勢,導致商家的運營成本激增,這樣就形成了馬太效應,強者恒強,中小商家在淘寶上面做生意越來越難,除此之外,激增的運營成本也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讓商家和部分消費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
這個時候,拼多多適時出現了,把一些淘寶上的中小商家都攔到自己的平臺上,而且拼多多對中小賣家十分友好,通過各種手段降低賣家的運營成本。比如拿出真金白銀降低商家的運營和推廣費用、流量分配算法里也給高性價比(便宜、評價比較好)的商家加權,通過拼團和砍一刀的運營手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商家的供貨成本,這些都實打實的利好商家,同時也讓基層人民享受到了物美價廉的商品。
而且騰訊入股拼多多,讓拼多多背靠騰訊這棵大樹,可以獲取更便宜的流量,而相比之下,阿里的流量獲取就顯得艱難許多。
即使推出淘寶特價版,但阿里沒辦法直接通過淘寶平臺給特價版引流量,如果那樣做,淘寶上的賣家肯定不愿意,剩下的就是通過支付寶進行導流了,但三四線城市的用戶還真不一定有使用支付寶的習慣,我看我那些三四線城市的親戚,幾乎使用微信支付比較多,支付寶也使用,但不多。逢年過節,通過微信發紅包,也是大家拜年的一種方式。
正是因為三四線城市用戶的微信使用習慣,導致微信擁有巨大的下沉市場流量,而淘寶特價版在這一困境之下,也不得不向微信低頭,前一段時間向微信申請了淘寶特價版小程序,并表示可以支持微信支付,盡管當初率先屏蔽微信的是淘寶自己。
當初是阿里率先關閉了微信跳轉到淘寶商品和店鋪的通道,當用戶在微信上點擊淘寶相關鏈接時候,會跳轉到手機淘寶的安裝頁面,彼時的阿里表示,這樣做是因為在微信上打開淘寶鏈接不安全,存在漏洞。
彼時的淘寶不僅屏蔽了微信,也屏蔽了百度的抓取。
這也沒辦法,因為淘寶是向賣家收費的,必須營造自己的閉環流量體系,這樣賣家才能只依靠淘寶這個平臺,然后平臺才能向賣家收取廣告費。
但這也直接得罪了微信等第三方廠商,接著,微信也開始屏蔽淘寶鏈接,用戶無法在微信的體系內打開淘寶鏈接。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初弱小的微信現在變成了參天大樹,已經變成了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連如今的阿里也不得不低頭。
這是阿里的第一個衰弱點,基本盤不穩。
2、螞蟻金服被定性
支付寶誕生的第一天起,阿里就把它當做一家科技公司來打造,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平臺,數據為根,服務的客戶都與互聯網交易有關。
但隨著業務的擴展,支付寶逐漸演變成螞蟻金服,從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而且還拿了一大堆的金融拍照,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也越來越多,其中難免會有競合關系,隨著其一步步發展迭代,曾經的螞蟻金服變得越來越像一家金融公司。
馬云曾經說過,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他,抱著這種信念,馬云也在外灘峰會進行了開炮,因此引來了國家對螞蟻金服的一系列監管(個人覺得即使沒有這件事,國家也會對其進行監管,不會任其野蠻生長,最終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馬云的這一操作,更像是事先知道了風聲,然后在做最后一搏),監管機構要求螞蟻金服轉變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以符合更嚴格的資本監管要求。
去年11月IPO被暫停之前,螞蟻的上市估值有望超過3000億美元,遠高于全球一些最大銀行的市值。
但隨著國家對其定性為金融控股公司,螞蟻金服的市值將大大縮水。
3、本地生活領域面臨美團強有力的競爭
在本地生活領域,阿里也面臨美團強有力的競爭,兩者本地生活服務高度重合。美團有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阿里巴巴有餓了么和口碑;美團有酒店/民宿,阿里有飛豬;美團有貓眼,阿里有淘票票;當然還包括最近各大平臺爭搶的社區團購賽道。
在外賣業務上,相比餓了么,美團外賣表現出了更高的競爭力,美團外賣市占率在2020年Q2提升至68.2%,而阿里餓了么外賣市占率則被不斷侵蝕,從2018Q1的35.0%下滑至2020Q2的25.4%。從外賣收入上看,美團外賣2020Q2收入為145.44億元,同比增長13%,而口碑、餓了么合并后的阿里本地生活公司2020Q2收入也僅為71.01億元,同比增長15%。
圖:外賣市占率,來源:中泰證券
阿里以電商為競爭優勢,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短期難以超越美團 :
(1)商家優勢難轉化,電商重視線上運營,重視異地商品調配;本地商家區域性強,重視線下運營服務;
(2)用戶認知難轉化, 電商低頻、滿足購物情感需求;美團為信息集合地,即時性強, 高頻剛需;
(3)戰略地位不對等,阿里電商為核心,失血點多, 本地生活優先級相比核心電商業務低;
(4)線下運營和地推上, 兩家公司存在強弱轉換。
(5)發展邏輯不同,阿里走線上“輕 資產、輕運營”;本地生活重視線下,美團強地推、精細化布局, “重運營”,高頻帶低頻,實現消費者高度復用。
總的來說,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更需要較強的線下服務能力,而這些是王興的美團所擅長的,畢竟當初就是從團購起家的,在這一塊,美團略勝一籌。
4、投資遇挫
阿里投資了很多公司,但這些公司在后續的運營中都出現了下坡的情況,投資魅族公司,魅族手機變成了”小眾手機“,投資餓了么,餓了么從外賣鼻祖輸給了餓了么外賣;投資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一個早就關門,一個宣告關閉,好像大多數被收購的公司都沒有好下場。
這到底為何?
從阿里的一些列投資布局來看,其更多的是為電商引流。他投資的大部分都是互聯網每個時代的當紅企業。視頻網站火了,就投資優酷土豆,希望通過他們來補血;音樂火了,就投資蝦米、天天動聽來補血;外賣火的時候正好是阿里開始電商新零售的時候,餓了么正好可以用來推廣支付寶下線和新零售配送;小黃車ofo也是因為移動支付頻次高,可以豐富自己的支付場景,用來對抗摩拜的微信支付。
他投資的這些企業更多的是一個工具人的引流角色,反觀騰訊的投資則不同,騰訊投資更多的是合作共贏,并不謀求控制其公司,反而利用自身的流量為其引流,從結果來看,被騰訊投資的公司最后發展的都還不錯。
這也沒辦法,電商產品本身就不是一個高頻使用的產品,而互聯網本身就是流量的生意,所以阿里鉚足了勁為電商尋找各種流量,而騰訊則不一樣,騰訊手中握著QQ和微信兩大聚集流量的王牌,不用再費盡心思的去尋找流量,所以,騰訊沒有必要通過行政手段去控制收購的公司,因為流量畢竟還要從騰訊這邊走。所以,大多數投資者也喜歡被騰訊投資。
阿里能否逆風翻盤?
世間的事情都是人的事情,只要能重拾初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不是讓天下生意變得難做(比如商家二選一這種),我相信阿里還會變好的。
畢竟阿里在電商領域依然占有最大市場份額,而且依然是利潤最多的玩家,同時阿里還打造出自己的第二個護城河,那就是阿里云,阿里云目前發展的還不錯,在國內的云計算服務中算是比較吊打競爭對手的存在。
說到底,我覺得企業的發展還是不能忘卻自己的初心,如果初心變了,很多動作就會變形,變得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為了應對拼多多,象征性推出“淘寶特價版”,為了應對美團,推動口碑和餓了么合并,這些都是跟著競爭對手走,而且初衷是想干死對方,不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只要回到自己的初心,從戰略層面進行整體布局,才能改變被動的情況。
最后,還是那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你覺得阿里在走下坡路嘛?可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證券研究報告·海外行業研究 阿里 VS 美團,本地生活服務領 域的“巷戰”
最后也歡迎有問題的小伙伴加微信:chanpin628?溝通交流。
此外我們的官方網站也上線了,每日分享高質量的文章、原型素材和行業報告,小伙伴可自行前往索取,支持搜索,需要的小伙伴可點擊底部的閱讀原文直接查看,或者復制網址:www.dadaghp.com?打開。
更多干貨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產品劉
想學習更多關于產品、職場、心理、認知等干貨,可長按右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END··················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面試中遇到回答不上來的問題可以這樣做
分享關于餓了么的需求文檔
手把手教你做產品經理1.0
一道阿里的面試題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干貨
總結
- 上一篇: C++ 11 多线程--线程管理
- 下一篇: Linux wget命令用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