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场和职业发展的一些心得
1)是地雷就會爆炸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什么時候爆只是時間問題,但一定躲不了。
如果你有選擇權,能一開始就避免這雷,就盡量避開。如果避不掉,那么一定要做好準備防著,盡量將其危害控制到最小的范圍。
駝鳥是最壞的做法,客觀問題不會因你主觀視而不見,就真的不存在。
2)個人只能在一定范圍內努力做出一些改變,對更大范圍內的事掙扎也沒用,要明白妥協和明哲保身。
要明白,有些事是你能解決的,有些事你解決不了,如果抓牌抓到一手爛牌,要么認輸換個環境再重新抓牌,要么就該考慮如何將這手牌輸得最少,這時還糾結著想贏,是自已為難自己,如果一看牌面就注定贏不了,那么能輸得最少,就是贏了。
一抓到爛牌就想換環境重新抓牌,只會在牌面好的時候才愿意玩的人,其實很難熬出頭,因為各個環境都會有自己的問題,一個特別好沒有任何問題的環境其實是不存在的,你很可能會不停地換環境,而其實那些能被公司重用的人,大部分是熬出來,而不是空降來的,越是需要被信任的事,越會交給一起扛槍一路打過來的人。
3)高調會折騰的那群人表面光鮮,其實私下背負著很多壓力,只是他們不會輕易讓你看到而已。
會說的人雖然比會做的人占便宜,薪水和級別漲得快,但到了某個階段就無法靠會說過關了,他們的成長也就到此為止,隨著心理預期和現實回報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還是黯然退場。
當然完全不會說,只埋頭苦干的,也很容易被埋沒了,更不好。不要走任何一邊的極端。
最終能持續成長,并脫穎而出的,是會說,但更愿意腳踏實地做事和學習的人。堅持很重要,路遙知馬力,無論一時的浮躁亂象了多少事,當這一切回歸平靜的時候,清者自會上浮,濁者自會下沉,高下總會回歸合理的。
到底最后還是要靠實際產出,靠真家伙說話的,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最后還是不得不離開群奏的樂隊的,無論是在寓言故事里,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耐心等上一段時間,拉平了看,只要你不是太木頭,基本上付出和回報還是正比關系的。有些事需要時間才能看得清。
4)有些時候無論你怎么做都是錯。
當你已經到爺的位置的時候,你拿出爺的范兒,別人會覺得理所應當,不會反感,你如果裝孫子,別人也不會真把你當孫子,只會覺得你謙虛。
可是,當你還在孫子的位置時,你拿出爺的范兒,別人會覺得你小人得志或沒有自知之明,可是如果你真拿出一幅孫子樣,別人雖然會滿意,可是真就會把你當孫子了。
這時我才深刻會過來“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道理在哪兒,一切以事說事,拿著事實推進,盡可能讓眾人的眼光聚焦在事情上,將自己隱藏起來,強調事情的“做法合理”,弱化掉個人的“個性導向”,雖然事在人為,“做法”其實肯定是由“個性”來驅使的,不同的人會用完全不同的做法,理是這個理,但還是得盡量隱藏個人的“個性”,少露鋒芒。
這個中細節我也不是行家,只是悟明了這個理,如何做我也把握不好,還有待學習。
5)不要以為領導不清楚,特別是由底層一步步提上來的高層。
一般空降的領導相對沒辦法保證能力如何,但由內部提拔起來的領導,特別是高層領導,其實能力是相當過人的,有些事不說不代表不知曉,有些做法雖看不清楚,但他們很可能是考慮后的選擇,只是這選擇你沒明白過來個中道理而已。
領導能在那個位置上坐著,一定是有他非常過人之處的。同理也可以用在不同的同事身上,什么人在什么位置,都不是偶然,一定有他的必然性。
6)人才分“將才”和“帥才”兩種。
“帥才”與“將才”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知識的廣度,大局觀和對大局的把控能力 2)責任感 3)情商。“將才”難求,“帥才”更難求。
7) 名正言順。
名不正則言不順,上級的明確授權,和態度鮮明的背后支持,會對你帶領團隊做事帶來非常大的幫助,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被指派領隊做事,一定去找領導幫你在眾人面前做一個明確的授權,不然團隊內部一些微妙的關系不好處理。
有了尚方寶劍,可以讓團隊leader更好的只專注于“事”,大大減少在“人”方面的內耗。
內耗耗不起啊,看似人多,可是力不往一處使,甚至暗地里反方向使勁,負面影響大于正面產出,不如直接用尚方寶劍砍了。
8)溝通問題。
溝通非常非常重要,絕大部分的難易、效率、成敗問題最后都能歸因到溝通環節上。責任越大,職位越高的崗位,要接觸的人越多,待溝通的環節越多,對溝通能力的要求越高。
千萬別忽略溝通能力的培養,更別忽視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否則它很可能會成為你職場晉升的致命傷。
從溝通的維度,我把人分兩種:走兩步的人和走一步的人——如果兩個人之間相距三步的距離,有的人愿意甚至習慣性朝對方走兩步,有的人卻只愿意往前走一步。
如果兩個人都是走兩步的人,那么溝通將無比順暢,一點即通;如果兩個人,一人是走兩步的人,另一個是走一步的人,那么溝通也能順利進行;但如果兩個人不巧都是走一步的人,都只往前走一步,等著對方走兩步,那溝通就完了。
反思一下,你是走一步的人,還是走兩步的人?
9)會說的人。
曾經我粗淺地把會說的人等價于會吹牛的人。對這類人是不屑的。認為有才,認真做事,你的功勞自然會有人看見,給予應得的公平的回報。但后來我發現當初的想法太天真了。
其實“會說”可以細分為三種:
一、會吹牛的人,有一敢說十——這類人容易給人不靠譜的印象,但確實有不少冤大頭就是吃這種人的那一套,還別不服別眼紅;
二、敢拍胸脯的人,敢于扛KPI,敢于承諾時間,敢于承諾結果——別以為什么人都敢拍胸脯的,也別只看到拍胸脯的人成為負責人的榮耀,拍胸脯是要負責的,權力和責任從來都是一起的。事沒做成,亂拍胸脯的結果很可能是要打包袱走人的;
三、擅于表達的人——有些人有溝通的主動性,是走兩步的人,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的溝通能力就一定強了。你還需要擅于表達,比如說邏輯性強、有條理、有主次、擅于引導、擅于比喻、擅于換位思考等等。這些都是硬技能,很不幸的是表達能力往往是天生的,如果天生不擅表達,學都不一定學得來。
10)沒有完全一樣的工作環境,甚至相似的環境都少,每個工作環境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工作過很多家公司,小到除了我就剩倆老板只有三個人的創業公司,大到阿里這種N多子公司的大集團,我做過甲方,也做過外包,加入過橫向支持團隊,也加入過縱向業務線團隊,帶過職能單一的小團隊,也帶過跨職能的大團隊,聯合創過業,做過普通工程師,技術經理,項目經理,架構師也做過產品經理,工作過武漢、深圳、北京和上海,出過書,也去過不少公司或者技術大會做分享嘉賓。
總之,我的職業經歷很豐富。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從沒在兩家公司遇到過相同的組織架構,做過相同的工作流程,甚至連相似的都少!
我想說的是,對于各位跳槽者,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你們要換的不只是一個辦公地點、公司title和一份不一樣的薪水。
你們要換的是企業文化,公司產品,工作流程以及個性、背景、年齡、脾氣、經驗完全不同的同事老板下屬。工作不只有你熟悉的設計、代碼、運營、產品設計部分,還有前面我提到的這一系列東西。
而這一系列東西就是你的工作環境,工作環境從來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每個人就是獨一無二的一樣。陌生感和適應成本會超過你的想像,年紀越大會越有感觸。
11)什么樣的工作是好工作。
薪水高?自己的職位?企業文化和福利好?同事靠譜而且個性好?工作是自己的強項和興趣所在?有晉升空間?公司名氣?老板靠譜?自由度高有發揮的空間?
這些都算。
但我發現很多人在乎的東西其實主要集中在“薪水”“職位”“工作是否輕閑”這三點上。認為最好的工作是“錢多事少”,退而求其次是“要么錢要么閑,二選一,優先錢”。
我曾經也這么想。
但后來我經歷過一些事,08年我在中國雅虎工作,趕上了雅虎裁員三分之二,11年我在盛大創新院工作,趕上了創新院整個子公司被裁,兩次我都內部調崗,沒有被裁,但親見身邊的昔日戰友瞬間離開。
我還被掛過技術專家身份,被公司戰略性儲備著,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沒有工作任務,每天的工作就是自己做些技術研究,我可以吃個午飯吃到下午三四點,甚至到公司打個交就出去玩都可以。
這應該是很多人羨慕的輕閑吧。但我可以清楚地告訴各位,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卻是我最迷茫的時候。
我是個很有目標很有方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該做些什么的人,唯一一次讓我迷茫的時候就是在我最輕閑的這段時間里。
我感覺到的不是愉快,不是偷著樂,而是危機感。我不敢停止的是學習,對技術的學習,對行業動態的跟進,對產品形態,對運營玩法的關注,但我只是在充電,卻沒法實踐,我覺得我的成長停止或者說嚴重放緩了。
我親身經歷過公司大裁員,也常聽到XXX公司大裁員之類的新聞,深知企業不是家的道理,世上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
柯達、諾基亞、摩托羅拉、雅虎、開心網、天涯、貓撲、校內隕落了,微軟、索尼、任天堂、盛大、微博還有國內各種國企衰敗了,pc平臺、delphi、flex、flash、賽班、j2me、Qt、web os、dart等等等等曾經火過甚至還沒來得火的技術眼見它建高樓,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
什么樣的環境都是不穩定的,哪怕你今天在google、facebook工作,誰能保證明天他不會變成今天的雅虎?
什么樣的工作是好工作?前面提到的這些因素都算,唯獨“閑”要不得,這就是個毒藥。唯有提要自己的能力,是靠譜的,是安全的,是一直傍身的。千萬別停止成長,永遠都別,如果環境不能讓你成長,趕緊換工作。
12)年齡問題。
各位注意到一個問題沒有?看看你們公司三十歲以上的員工有多少?三十五歲以上的呢?這些人一般是在什么崗位上?
那么問題來了,三十歲三十五歲以上的人去哪兒了?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真相,他們受不了壓力,要么被迫自己創業去了,要么干脆回家帶孩子去了。
什么壓力?任何一家公司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型的,越往上層的空缺越少,意味著你要戰勝你大部分的同事才可能往上爬。
而越往基底的工作不可替代性越低,薪水越低。每年都會有很多職場新人進入職場,進入金字塔底層。如果你五年沒有晉升,那么你就要和比你小五歲的新人一起做相同的工作,而人家工作經驗短,年輕身體好,對薪水要求不高,對工作內容不挑,也沒有拖家帶口的壓力,可以加班。
你靠什么和人家比?靠經驗靠能力?不是所有工作都有高端的能力要求的,你有90分的能力,而崗位只需要你60分能力即可,而人薪水只要你一半,你拿什么比?不是你值多少錢公司就給你多少錢,而是你所在崗位定位多少錢,你就只能拿到多少錢。你的優秀與否和回報不是簡單直接的正比關系。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沒有晉升而比你小五歲的小朋友晉升了。他在招人的時候,會考慮“這位大哥哥/大姐姐比我工作經驗久,如果做我的下屬,我能管理好他嗎?他服我嗎?如果不服我,給團隊其他人造成壞榜樣,整個團隊都不好帶了怎么辦?”“他的薪水雖然和其他同崗的人差不多,但工作經驗這么久了,有孩子要養,而且他同齡人的薪水普遍比他高,他會不會有壓力,工作的穩定性不高,會不會騎驢找馬,找到更高薪水的工作就跳槽了?”
年齡和晉升就像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
不是說,你不想晉升,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就可以獨自安靜去了,不晉升意味著后面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剛工作的新人可以揮霍一下不思進取,當你低著頭工作著工作著,一抬頭發現95后出來工作了,00后出來工作了,你周邊的同齡人升的升走的走,你突然意識到“哇,我怎么已經變成職場老人”時,就該著急了。
13)有哪些特質的人能脫穎而出。
個人之見,權重從高到低:視野,責任感,專業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主動性,抗壓。
14)野心,能力,自知。
有野心,有能力,有自知 —— 帥才,可獨擋一面,可重點培養,前途無量
無野心,有能力,有自知 —— 將才,是很好的助手
有野心,有能力,無自知 —— 可用,有風險,且不穩定性強
無野心,有能力,無自知 —— 可用,需要引導
無野心,無能力,有自知 —— 唉。。。
無野心,無能力,無自知 —— 庸人,留著無宜
有野心,無能力,有自知 —— 有隱患,但造不成大影響,但留著確實無宜
有野心,無能力,無自知 —— 趕緊請走,小廟容不下您這大佛
野心大于能力的人最討厭了,害人害已,但如果有自知之明,還稍好點。但如果連自知之明都沒有,誤以為自己的能力足以撐起野心,誤以為懷才不遇,誤以為時運不濟,那就禍害大了!
15)功勞和苦勞。
沒有功勞,苦勞一文不值。沒有苦勞,有功勞一樣回報豐厚。苦勞是功勞的加分項,是錦上添花,但若無錦,上哪里去銹花?
這就是常說的目的為導向,看結果不看過程。
16)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
只做向上管理的人,是我們討厭的馬屁精。團隊會散。
只做向下管理的人,壓根兒得不到機會。
兩者缺一不可。
17)當書法家還是作家。
同樣是寫字,有些人的注意力在把字本身寫好,方向是書法家。有些人的注意卻在如何組織文字,把文字當工具,如何變成詩篇,變成散文,變成小說,方向是作家。
你可以專修你的專業技能,成為這個方向的專家,成為一個高級螺絲釘,你也可以把你的專業技能當成一個工具,玩產品,帶著產品去闖蕩江湖。
說起iphone誰都知道喬布斯,可是有多少人知道ios的主程,主美?
如果是主動選擇當書法家還好,可悲的是很多人帶著當作家的夢想卻走在當書法家的路上,更可悲的是很多人甚至意識不到書法家和作家的這個問題。
作者:真阿當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b74e65e36721
來源:簡書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职场和职业发展的一些心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国中小微企业云服务市场专题分析2020
- 下一篇: 产品经理须知 | API接口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