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router 路由嵌套显示不出来_网络协议|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中的路由
的IP協議
OSI第二層中用以太網協議定義了信息傳輸單元,簡稱為幀,它長這個樣子。
同樣的在OSI第三層中,會用 IP 協議去定義信息傳輸單元,簡稱為數據包,它長這個樣子。
實際上,最終在網絡上傳輸的是第二層的幀,因為發(fā)送消息是從上到下穿越,從OSI第七層穿越到第一層,再通過網絡發(fā)送。每穿越一層,該層的頭部就會被封裝在單元中,所以第四層的單元包含第七層的頭部,第三層的單元包含第四層的頭部,第二層的單元包含第三層的頭部,層層嵌套,所以實際的以太網幀長這個樣子
可以利用軟件查看網絡中傳輸的幀,查看每一層數據包的頭部信息下面每一行對應一個數據包
路由器
路由器具有多個網絡接口,可以連接到多個網絡,它的作用是把接收到的數據包分發(fā)到不同的網絡中。
類似于第二層中的交換機有一個CMA表,這個表將交換機中的每一個 RJ45 接口與一個 MAC 地址相關聯,交換機依據這個表里的對應關系和數據幀里面的目標地址,將數據包發(fā)送到正確的地址上。
路由器也有一個這樣的表叫路由表,表里會列出要連接的目標地址和網關的IP地址,路由器依據這個表來分發(fā)數據包。目標地址是一個網絡地址而不是某臺機器的IP 地址,如果要將互聯網上每臺機器的IP地址記錄在一個路由表中也不太可能。網關就好像兩個網絡之間的關卡,其實也就是另外一個路由器的IP地址,必須要將數據包發(fā)送到這個路由器,才能將數據包轉發(fā)到指定的目標網絡。
在 Windows 中CMD里面使用 route print 可以查看路由表
第一列可以看到要加入的目標地址,第二列是該地址的子網掩碼,第三列就是對應網關的IP地址,上面顯示在鏈路上,表示網關的 IP 地址和接口那列的 IP 地址一樣。
其中第一行的 0.0.0.0 表示默認路由,如果我要加入的網絡不屬于路由表中的任何網絡,則就會使用默認網關地址加入其它網絡。
第六行顯示了我本機所在的網絡192.168.1.142/24,這個地址以我本機的IP地址 192.168.1.142 作為網關。
編寫一個路由表
在上面網絡示意圖中,路由器1的路由表為
| 要連接的網絡 | 網關的IP地址 |
| 192.168.0.0/24 | 192.168.0.254 |
| 192.168.1.0/24 | 192.168.1.254 |
| 0.0.0.0/0 | 192.168.1.253 |
| 10.0.0.0/24 | 192.168.0.253 |
路由器2的路由表為
| 要連接的網絡 | 網關的IP地址 |
| 10.0.0.0/24 | 10.0.0.254 |
| 192.168.0.0/24 | 192.168.0.253 |
| 0.0.0.0/0 | 192.168.0.254 |
路由器3的路由表為
| 要連接的網絡 | 網關的IP地址 |
| 192.168.1.0/24 | 192.168.1.253 |
| 10.0.1.0/24 | 10.0.1.253 |
| 0.0.0.0/0 | 10.0.1.254 |
| 192.168.0.0/24 | 192.168.1.254 |
| 10.0.0.0/24 | 192.168.1.253 |
其實網絡中的機器也都有路由表,有了路由表機器在要加入其它網絡的時候,才知道要將數據包發(fā)送給哪個網關,比如192.168.0.1這臺機器的路由表是
| 要連接的網絡 | 網關的IP地址 |
| 192.168.0.0/24 | 192.168.0.1 |
| 10.0.0.0/24 | 192.168.0.253 |
| 0.0.0.0/0 | 192.168.0.254 |
上一篇:OSI模型第三層網絡層中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
下一篇:OSI模型第三層網絡層中的ARP協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vue-router 路由嵌套显示不出来_网络协议|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中的路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yslog打印不带等级_syslog之
- 下一篇: a的n次方的最后三位数c语言,求13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