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x控件 postmessage消息会消失_APP控件之二——弹框
彈框分為兩種:模態彈框和非模態彈框
一、模態彈框
模態彈框和非模態彈框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強制用戶交互。模態彈框會打斷用戶的當前操作流程,用戶不在彈框上操作的話,其余功能都使用不了。
優點是:可以很好的獲取的用戶的視覺焦點
缺點是:打斷了用戶的當前操作流程。
常見的模態彈框種類:
1、對話框
對話框一般用于用戶進行一項很重要或者有風險的操作,這時會彈出一個對話框來給用戶提示信息,用戶根據提示來進行判斷。一般會出現在屏幕的中間位置,會對界面的主要內容造成遮擋。
目前來說對話框的設計樣式繁多,用戶可以進行信息錄入,也可以用于營銷宣傳。
2、動作欄
動作欄是IOS中自帶從屏幕下方彈出并且可點擊的彈框控件,使用場景很廣泛。在國內,越來越多的Android App開始模仿IOS的效果。
3、浮層
點擊某控件或區域彈出Popover后,Popover出現在使其觸發的控件附近,箭頭的指向很好的表達了Popover和觸發控件的潛在關系。
常見用法有以下幾種:
01、快捷導航
移動設備屏幕空間有限,有時不能把很多低頻但非常重要的功能直接呈現在屏幕上。將多個快捷功能入口收納到Popover中,通過“更多”、“加號”圖標觸發Popover,是國內主流App常見的做法。如果設置了遮罩層,建議通過點擊遮罩層的任一位置,進行退出。
02、情境下的相關選項
如果界面中有多個條目,而且每個條目都有多個相關選項,使用Popover承載多個情境下的相關選項是個不錯的方案。Popover顯示區域較小呈現的選項有限,為了防止誤操作不建議在Popover里啟用滾動。
03、提示引導
上線新功能,用Popover能很好的吸引用戶注意力,引導用戶了解新功能。界面圖形較多的情況下,用Popover簡短的展示附屬文字信息,能幫助用戶很好的理解圖形的含義。
小結:在不考慮信息錄入情況下,對話框適用于用戶進行判斷操作,而動作欄和浮層適用于用戶進行選擇操作,而浮層相對于動作欄更具有指向型。
二、非模態彈框
與模態彈框相比,非模態彈框最大的區別是不強制用戶交互,也不會彈出半透明背景層,非模態彈框停留一段時間后會自己消失。所以相對于模態彈框來說,非模態彈框屬于輕量型反饋,不會對用戶造成太大的干擾。常見的非模態彈框有toast(hud)和snackbar。
1、Toast
主要用于用戶完成操作以后,告訴用戶操作結果或者狀態的變更。Toast其實是屬于Android的組件,iOS里有一個相類似的是hud,最常見的就是音量調節提示。
如果我們去看Android給的設計規范,會發現toast有以下幾個特點:
- 只出現在屏幕底部
- 只能放文字
- 非模態彈框
但是我們會發現現在的一些toast是可以出現在屏幕中任何位置的,而且也可以加icon,所以說教條主義害死人啊。
優點是:不會打斷用戶當前的操作流程,屬于輕量型的反饋方式。
缺點是:容易被用戶忽視,而且不適合展示過多的信息,可能在用戶讀完之前就消失了。
為了提升信息的可讀性和增加樣式美感,現在toast都會采用文字加icon的組合樣式。
Snackbar
Snackbar一般是由文字和功能按鈕組成的,用戶可以點擊按鈕交互,即使用戶不點擊snackbar也會自動消失,一般位于屏幕下方。通俗意義上,我們可以把snackbar看成是帶有icon的toast。
總結:
- 非模態彈框偏重信息提示
- 模態彈框既可以信息提示也可以供用戶交互
- toast是輕量型的彈框類型
- snackbar集眾家之所長,當然你說它四不像我也沒意見
一句話概括:能在界面中展示就不用彈框,能用非模態彈框的就不要用模態彈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ocx控件 postmessage消息会消失_APP控件之二——弹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ataframe修改列名_python
- 下一篇: python字典的应用实验报告_P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