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校计算机教学反思,优秀教学反思
十一月優秀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在上周我們學校迎來了鞍山市教師進修學校第七屆“薪火計劃”八年組英語的展示課。鞍山市教師進修學校之所以搞這樣一個活動是為了給80后老師創造更多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為了幫助80后更快更好地成長。我們學校之所以提供了這樣的場所最為會場,是為了讓我們學校的老師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我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
整個上午我們一共是安排了三節課,六位老師,兩人一組完成一課,三節課全部是相同的內容,即我們所謂的同課異構,合作教學,所教授的課程是UNIT10。雖然這次是八年級的老師授課,和我所教授的年級不相符,但是從他們身上還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其中一位老師的課我印象最深刻。5號老師,她教態大方自然,很有親和力,語音語調優美;掌控課堂的能力很強,在第一次和陌生的同學合作的情況下很自然、快速地就將同學們帶入到她的課堂,和她自身的扎實的基本功是分不開的;她的教學目標清晰、明確,符合教材和學生的要求。教學目標達成的和好,本課教學目標是掌握關于職業的單詞以及句型;她的教學環節的設計緊湊、層層遞進,在導入新課的時候通過一首寫滿職業的歌曲來讓同學做聽音寫出所聽到的職業這樣一種形式來引出新課;她的傳授知識的量適度,從詞到句再到段,在講授新知識單詞的時候通過圖片的方式來進行輸入,并且操練到位,學生們有很好的輸出效果。并且知識的重、難點突出,精講精練;她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形式的,有學生齊讀,領讀以及小組齊讀并采用了小組加分的形式進行評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位老師的板書不如其講課那樣優美,我深刻認識到書記常說的那句“老師的板書一定要漂亮”的重要性。
五年英語?宋羽佳
走近名師?感悟語文
----沈陽學習心得
10月24、25日這兩天,對于我來說是難忘的。因為在這樣一個收獲的美麗時節,學校組織教師去沈陽參加全國小學優質課堂教學研討會觀摩活動,我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員。當主任告知我這樣一個消息,我的心是雀躍的,興奮之余是濃濃的感激——感激學校組織了這樣一個讓我們“走出去”的機會,感謝學校領導將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給了我。帶著一種敬仰和神秘的心情,我欣賞了幾位大師的風采;領略到語文教學的無窮魅力。我堅信這次的學習一定會使我的語文教學產生質的飛躍。
兩天的行程是忙碌而又緊張的,有緣相聚在沈空俱樂部的圣殿里,我們每個與會者都靜靜地端坐。雖然每半天要聽兩節課和一場學術報告,一整天坐下來常常是腰酸背疼,但因為課的精彩,因為聽的投入,所以常常是不知不覺間一天已過,筆記本上記得滿滿。更多的時候,因為課實在是太精彩,忘卻了手頭的記錄,過后是遺憾萬分。
此次小學語文研討會邀請了全國特級教師賈志敏、王崧舟、竇桂梅三人。課堂互動各具特色,名師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我們開闊了知識眼界,提高了思想意識,更新了教育觀念。名師們高超的課堂調控能力和嫻熟的教學技巧以及詩一般的教學語言,無不讓我由衷的贊嘆和敬佩。
靜坐于俱樂部內,首先聆聽的是上海市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執教的《賣魚的人》一課。賈老師執教的《賣魚的人》是一節樸實無華的課,沒有華麗的形式,沒有喧鬧的氣氛。簡簡單單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一是話題導入。賈老師從漢字“人”入手,他說:據說,我國常用的漢字有3000個,其中最容易寫的是“人”。我們都是人,人是高智慧的動物……人有理想,你最崇敬的人是誰,或者說你的偶像是誰?熟悉的話題激發了學生說話的興趣,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賈老師順著學生的話,自然地導入新課。
二是讀文識字。賈老師先讓學生輕輕地自己讀課文,隨課文識字,然而進入識字環節,賈老師時而讓學生讀準字音,時而板畫,幫助理解“屋檐”的意思;時而引導學生從字形入手辨析“魚”與“漁”;時而又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買”與“賣”的區別。
三是感悟理解。(1)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隨機進行朗讀指導;(2)教師質疑:這賣魚的人是男的,還是女的?這賣魚的人姓什么?這賣魚的人性格、愛好、長得怎么樣?(3)讀悟重點語段。首先,讓學生找出帶有“奇怪”、“疑惑”的句子讀一讀。接著,讓學生進行朗讀比拼第二自然段;最后,讓學生結合課文,說一說:我們平常買魚的時候,跟賣魚的人賣魚的時候有什么不同?這么多的不同,可以看出賣魚的人是一個(?)人,用兩個字概括。
四是談體會,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理解的誠信是什么。學生們各抒己見,賈老師讓學生隨機板書,并讓學生把所有同學關于誠信的話語記錄下來,形成200字短文,訓練了書面表達。最后,賈老師以用板書表現“沒有誠信,人就不存在”結束了教學。
課堂上,簡約明晰、扎實有效的教學設計,生動風趣的語言表達藝術,折射出賈老師深厚的語文功底。學生在老師啟發下盡情舒展開來的個性與靈性,更充分展示了名師風采,大師風范。
課后,賈老師做了專題講座《如何教好小學語文》,主要是為現場的老師剖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語文課應該教什么呢?”賈老師首先指出現在的語文課存在著教課文的現象,他強調語文課上是教語文而不是教課文,認為語文課教的就應該是字詞句、表達、情感等,課堂上就是讓學生靜下心來,學語文,把字寫工整,章節段落讀得連貫,能夠提出問題與老師同學討論。第二個問題是“語文課怎樣教?”賈老師認為,語文課要做到真實、樸實、扎實。真實是課堂的生命;樸實是老師教風的具體表現;扎實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語文課要有濃濃的語文味。語文課上要講“字、詞、句、篇”,要講“聽、說、讀、寫”。例如,通過多讀,讓學生讀懂語言背后的東西;通過多讀,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賈老師的講座只是短短一個小時,但是他通過生動的教學案例,以及切實身的教學實踐,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問題解決的策略,這確實對我啟發很大。
另外,王崧舟老師執教的《去年的樹》除外一如既往地重視“美美地讀”,重視情感的挖掘之外,更注重貫徹
“語言文字的運用”這條主線,不斷創設語言文字運用的情境,為孩子們提供語言文字運用平臺,多次安排孩子們動筆寫。并把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與學習內容融合在一起、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與情感陶冶融合在一起、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與啟迪思考融合在一起。王老師起承轉合間的流暢詩意最終匯聚在我心里的只有短短一句――由“淺近”悟“情深”。
在竇桂梅老師執教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課中,我充分領略到了她那激情四射、入情入境的教學風格。她秉承自己一貫的教學思想——主題教學,緊緊抓住了“簡單的表達,豐富的感動”的教學主題,給我們展示了一堂別具一格的閱讀課。特別是她那動人心弦的聲音,忽喜悅,忽沮喪;一會兒高昂,一會兒低沉;間而述說,間而對話,等等。我們和學生很快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一名語文教師若能像竇桂梅老師那樣出神入化地運用語言的魅力進行教學,他肯定是一個有魅力的教師。還有,竇老師在課堂上的啟發、點撥、引導,還有評價的教學功夫,連貫、舒坦,讓人回味不已。她關于培養學生讀書習慣的做法更讓我們為之贊嘆。
總之,此次沈陽之行讓我收獲很多,名師們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準的語言藝術;讓我不斷思考:語文教學"教什么"、"怎么教";讓我心中升騰起小學語文教學的希望與力量。我也很清楚的認識到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的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五年語文?潘金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教师进修学校计算机教学反思,优秀教学反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onkey随机性能压测初探(一)
- 下一篇: Fiddler在PC/台式对Andr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