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术试卷_《EDA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
1
頁
共
7
頁
一、
簡答題:
(
30
分,每小題
5
分)
1.
CPLD
和
FPGA
有什么差異?在實際應用中各有什么特點?
答:差異:
(
1
)
CPLD
: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
FPGA
:現場可變成門陣列;
(
2
)
CPLD
:基于乘積項技術的確定
型結構,
FPGA
:基于查找表技術的統計型結構
;
(
3
)
CPLD
:
5500?~?50000
門,
FPGA
:
1K?~?10M
門
。
實際應用中各自的特點:
CPLD
適用于邏輯密集型中小規模電路,編程數據不丟失,延遲固定,時序穩定;
FPGA
適用于數據密集型大規模電路,需用專用的
ROM
進行數據配置,布線靈活,但時序特性不穩定
2.
簡述
VHDL
語言中端口模式
IN
,
OUT
,
BUFFER
和
INOUT
各自的特點及
OUT
,
BUFFER
與
INOUT
的主要區別?
答:端口模式中各自的含義與特點為:
IN
:輸入,只讀;
OUT
:輸出,只寫;
BUFFER
:帶反饋的輸出,可讀可
寫;
INOUT
:雙向,可讀可寫。
OUT
,
BUFFER
,
INOUT
各自的區別:
OUT
模式下的信號,在程序中只能作為對象被賦值,不能作為源賦給其
他信號;
BUFFER
模式下的信號,在程序中既可作為對象被賦值,又可作為源賦給其他信號,對象和源是同時發
生,是同一個信號;
INOUT
模式下的信號,雙向傳輸,同樣既做對象又可作源,但對象和源不是同一個信號。
3.
VHDL
中有哪
3
種數據對象?詳細說明它們的功能特點以及使用場所。
3
種數據對象為:常量、信號、變量。
各自的功能特點和使用場所:
常量:代表電路中一個確定的數,如電源、地等。全局量,信號變量使用的地方都可用
信號:代表電路中的某一條硬件連接線,包括輸入、輸出端口,信號賦值存在延遲。
全局量,使用場所:
architecture
、
package
、
entitiy
。
變量:代表電路中暫存某些值的載體。變量賦值不存在延遲。
局部量,使用場所:
process
、
function
、
procedure
。
4.
數字頻率計功能是測量被測信號的頻率,測量頻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實現的主要邏輯模塊有那些?
答:頻率計測量頻率的基本原理是:
1
秒時間內代測信號的脈沖個數
。
實現頻率計邏輯功能的主要模塊有:
時間基準產生電路
:提供
1
秒中的準確計數時間信號;
計數脈沖形成電路
:將被測信號變換為可計數的窄脈沖,其輸出受閘門脈沖的控制。
計數顯示電路:
對被測信號進行計數,顯示被測信號的頻率
5.
VHDL
的基本結構及每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
VHDL
的基本結構由:
庫(
Library
)
、程序包(
Package
)
、實體(
Entity
)
、結構體(
Architecture
)
和配置(
Configuration
)幾部分組成。
每部分的基本功能為:
庫(
Library
)
:用來存儲預先完成的程序包和數據集合體的倉庫。以供設計者對一些統一的語言標準或數據格式進
行調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eda技术试卷_《EDA技术》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 下一篇: 93没有了_杭州1米93程序员征婚贴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