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经济系统分析[转载]
前言
在此之前,我分析過EOS和ETH內在的經濟邏輯的不同。最近看BM的專訪并再次閱讀了幾遍EOS的白皮書,對EOS的經濟系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知道EOS Token代表的是EOS鏈上資源的使用權,這些資源包括了帶寬和日志存儲(磁盤)、計算與計算儲備(中央處理器)、狀態存儲(內存)。再仔細閱讀白皮書我們也會知道EOS Token有以下特性:無消耗、可以代理、溫和增發(ICO完成后,每年增發不超過5%)。為什么EOS會有這樣的設計?其經濟激勵系統如何能保證系統正常發展下去呢?
免費使用的EOS區塊鏈
EOS沒有設計成ETH那樣消耗Gas的模式,使用戶在使用EOS時可以不用付費,從而免費使用DApp提供的服務。而這僅僅需要鎖定部分EOS,注意鎖定的EOS不會被消耗,它還是屬于EOS的持有者。想明白這些之后,我們可以理解,所有用戶只要使用了EOS鏈上的資源就必須有對等的EOS被鎖定才行。
EOS的代理模式
上面的設定又引入了一個新問題,用戶使用一個DApp提供的服務就必須持有EOS Token嗎?用戶會為了使用一個應用而花錢買EOS的Token嗎?且不說成本有多高,就是光購買的流程就會讓大部分人卻步。EOS系統對此是怎么設計的呢?注意看EOS Token的第二個特性,它是可以代理給別人的,就是說如果用戶賬戶沒有持有EOS,那么DApp的開發者可以授權給客戶使用自己的EOS份額。可以想象,絕大部分Dapp會采用該模式為自己的客戶提供服務。回顧一下,DApp的開發者根據自己服務的規模購入適量的EOS,用自己的DApp為用戶服務,而用戶無需為EOS基礎鏈上的資源付費,用戶只需按DApp的服務付費(當然也可以不付費,這要看DApp提供的是付費服務還是免費服務)。這樣跟現實的中心化服務模式一致了,用戶感知不到自己用的是區塊鏈應用還是中心化的應用。個人猜測這也應該是區塊鏈發展的正確方向。甚至EOS有比中心化服務更優秀的地方,試想一下如果我提供了一個中心化的服務,假設花1w塊租用了一個云服務器,結果服務上線之后沒人用,沒幾天就下線了。那你花的租用服務器的錢是不是就算作沉默成本打水漂了,最多折算一下退你部分錢?EOS卻不一樣,服務停了EOS還是你的,完全沒有折舊的風險,甚至有極大可能是增值的。這是不是降低了服務提供商的成本?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服務提供商加入到EOS的系統中?
增發機制
DApp多了,大家都在搶占EOS鏈上資源怎么辦,有什么激勵機制能讓EOS鏈的服務能力跟需求保持一致呢?這其實就是一個供需平衡的機制了。EOS每年增發不超過5%,增發的部分會獎勵給區塊的生產者。EOS區塊產生者的擴容積極性就跟EOS的價格掛鉤了。隨著鏈上DApp的增多,DApp的開發者會購買大量的EOS以讓自己占有的EOS服務能力的百分比增加已保證自己服務的可用性,這樣帶來的后果就是推高EOS的價格,而價格的升高反向刺激了區塊生產者增加服務能力以賺取EOS(服務能力不行會被投票出局),而服務能力增加了也就能保證了所有DApp的運行,這是一個正向反饋的過程。服務越多EOS價格必然會上漲。可以想象如果鏈上出現了一款爆款應用量級達到了月活億級,那EOS會有多貴。
以上都是我本人對EOS的理解,由于知識局限性,上述內容可能完全是錯的。
原文地址:https://www.jianshu.com/p/44e97ae3074c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EOS经济系统分析[转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深入解读EOS源代码之——区块链内核
- 下一篇: EOS从入门到精通-设计背景与DPOS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