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函数式编程读取数据-python学习笔记9:函数式编程
函數式編程(FunctionalProgramming)
基于lambda演算的一種編程方式
程序中只有函數
函數可以作為參數,同樣可以作為返回值
純函數式編程語言: LISP, Haskell
Python函數式編程只是借鑒函數式編程的一些特點,可以理解成一半函數式一半Python
需要理解
高階函數
返回函數
匿名函數
裝飾器
偏函數
lambda表達式
函數: 最大程度復用代碼
存在問題: 如果函數很小,很短,則會造成啰嗦
如果函數被調用次數少,則會造成浪費
對于閱讀者來說,造成閱讀流程的被迫中斷
lambda表達式(匿名函數):
一個表達式,函數體相對簡單
不是一個代碼塊,僅僅是一個表達式
可以有參數,有多個參數也可以,用逗號隔開
# lambda表達式的用法
# 1. 以lambda開頭
# 2. 緊跟一定的參數(如果有的話)
# 3. 參數后用冒號和表達式主題隔開
# 4. 只是一個表達式,所以,沒有return
# 5. 使用 的時候以函數的方式使用fun(v1,v2....)
# 計算一個數字的100倍數
# 因為就是一個表達式,所以沒有return
stm = lambda x: 100 * x
# 使用上跟函數調用一模一樣
stm(89)
高階函數
把函數作為參數使用的函數,叫高階函數
函數名稱是變量,則應該可以被當做參數傳入另一個函數
def aa(n):
return n*10
def bb(n,f):
return f(n)*3
bb(3,aa)
系統高階函數-map
原意就是映射,即把集合或者列表的元素,每一個元素都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操作,生成一個新的列表或者集合
map函數是系統提供的具有映射功能的函數,返回值是一個迭代對象
map(函數,要處理的列表)
map(lambda x:x*10,[i for i in range(10)] )
reduce
原意是歸并,縮減,把一個可迭代對象最后歸并成一個結果
reduce 需要導入functools包: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對于作為參數的函數要求: 必須有且僅有兩個參數,必須由返回結果
reduce([1,2,3,4,5]) == f( f(f(f(1,2),3), 4),5)
rst = reduce( lambda x,y:x+y, [1,2,3,4,5,6] )
filter 函數
過濾函數: 對一組數據進行過濾,符合條件的數據會生成一個新的列表并返回
跟map相比較:
相同:都對列表的每一個元素逐一進行操作
不同:
map會生成一個跟原來數據想對應的新隊列
filter只有符合條件的才會進入新的數據集合
filter函數用法:
利用給定函數進行判斷,過濾函數返回值一定是個布爾值
調用格式: filter(f, data), f是過濾函數, data是數據,返回一個可迭代的filter對象
rst = filter(lambda x:x%2==0, [1,3,4,5,8,9])
sort-排序
把一個序列按照給定算法進行排序
key: 在排序錢對每一個元素進行key函數運算,可以理解成按照key函數定義的邏輯進行排序
python2 和 python3 相差巨大
key: key=abs絕對值, key=str.lower:小寫。。。。
返回函數
把一個函數當做返回值返回
# 返回函數的例子
# args:參數列表
# 1 myF4定義函數,返回內部定義的函數myF5
# 2. myF5使用了外部變量,這個變量是myF4的參數
def myF4( *args):
def myF5():
rst = 0
for n in args:
rst += n
return rst
return myF5
# 執行
f5 = myF4(1,2,3,4,5,6,7,8,9,0)
f5()
閉包(closure)
當一個函數在內部定義函數,并且內部的函數使用外部函數的參數或者局部變量,當內部函數被當做返回值的時候,相關參數和變量保存在返回的函數中,這種結果,叫閉包
上面定義的myF4是一個標準閉包結構
# 閉包常見坑
def count():
# 定義列表,列表里存放的是定義的函數
fs = []
for i in range(1,4):
# 定義了一個函數f
# f是一個閉包結構
def f():
return i*i
fs.append(f)
return fs
f1,f2,f3 = count()
#期望出現,1,4,9實際是9,9,9,
出現的問題:
造成上述狀況的原因是,返回函數引用了變量i, i并非立即執行,而是等到三個函數都返回的時候才統一使用,此時i已經變成了3,最終調用的時候,都返回的是 3*3
此問題描述成:返回閉包時,返回函數不能引用任何循環變量
解決方案: 再創建一個函數,用該函數的參數綁定循環變量的當前值,無論該循環變量以后如何改變,已經綁定的函數參數值不再改變
裝飾器(Decrator)
在不改動函數代碼的基礎上無限制擴展函數功能的一種機制,本質上講,裝飾器是一個返回函數的高階函數
裝飾器的使用: 使用@語法, 即在每次要擴展到函數定義前使用@+函數名
實際上是在函數具體執行之前,執行裝飾器里面的內容
import time
# 高階函數,以函數作為參數
def printTime(f):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Time: ", time.ctime())
return f(*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printTime
def add(x,y):
return x+y
print(add(77,44))
偏函數
參數固定的函數,相當于一個由特定參數的函數體
functools.partial的作用是,把一個函數某些函數固定,返回一個新函數
import functools
#實現上面int16的功能
int16 = functools.partial(int, base=16)
int16("12345")
高級內置函數
zip
把兩個可迭代內容生成一個可迭代的tuple元素類型組成的內容,如果元素不對等,取能匹配的最大值
# zip 案例
l1 = [ 1,2,3,4,5]
l2 = [11,22,33,44]
z = zip(l1, l2)
for i in z:
print(i)
#輸出
(1, 11)
(2, 22)
(3, 33)
(4, 44)
enumerate
跟zip功能比較像
對可迭代對象里的每一元素,配上一個索引,然后索引和內容構成tuple類型
l1 = [11,22,33,44]
em = enumerate(l1)
l2 = [i for i in em]
print(l2)
#輸出:
[(0, 11), (1, 22), (2, 33), (3, 44)]
collections模塊
namedtuple
是一個可命名的tuple
import collections
Point = collections.namedtuple("Point", ["x", "y"])
p = Point(11, 22)
deque
比較方便的解決了頻繁刪除插入帶來的效率問題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q = deque(["a", "b", "c"])
q.append("d")
q.appendleft("x")
## deque(["x", "a", "b", "c", "d"])
defaultdict
當直接讀取dict不存在的屬性時,直接返回默認值
第一個參數要為函數
func = lambda: "劉大拿"
d2 = defaultdict(func)
Counter
統計字符串個數
```c = Counter("abcdefgabcdeabcdabcaba")
print(c)
s = ["liudana", "love", "love", "love", "love", "wangxiaona"]
c = Counter(s)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函数式编程读取数据-python学习笔记9:函数式编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ohup 带参数_广州市西门子两通阀V
- 下一篇: win10win键无反应_最新Sc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