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Computing
?
Surface Computing在學術界里已經研究了良久,最讓人震撼的是MIT天才學生(來自印度)的那個介紹自己作品的視頻(鏈接)。Surface Computing其實是一種新的人機交互范式,撇開了傳統的人機交互設備:鼠標鍵盤等。而是通過觸摸以及手指的動作來進行操作,用一個投影儀講界面投影在任何一個地方,桌子上,墻上,地板上,公交車上。呵呵。 神奇的是,可以手指拽著照片的兩角就可以放大和縮小了,而且可以用手指來進行攝影。者等等就是surface的概念。
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和卡內基梅隆大學正在研發一種電子設備,可將人體手臂當作觸摸顯示屏。
這項被稱為Skinput(意為“皮膚輸入”)的系統包括一個可在手臂或手上投影鍵盤的投影工具,以及一個包括感應工具的類似于臂章的設備,在用戶敲擊手臂上的“鍵”時,該感應設備可以感知不同的振動,然后將其轉化為指令,通過無線連接傳送給設備。
開發人員表示:“這一技術可以提供一種隨時隨地、自然便攜的人體輸入系統。我們的實驗已經表明,這一系統可以有效地識別很多手勢,甚至是在人體處于運動狀態的時候。”
這一系統使用兩種感應技術:第一種感應技術可以感知一種特殊的、低頻率波段,通過皮膚的顫動進行傳播;另一種感應技術可以感知高頻率的波段,捕獲通過骨骼傳播的信號。
開發人員使用了不同的觸摸顯示設置,包括分級菜單、滾動菜單和數字鍵盤。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敲擊手臂上十個不同的“鍵”,這一系統的準確率可以達到80%以上,敲擊的鍵越少,準確率越高。甚至在人體慢跑時,這一系統仍然有效,只是準確率略有下降。
?
微軟推出桌面計算機 掀起界面操作革命
在《華爾街日報》的“D: All Things Digital”會議上,微軟演示了一種“Surface Computing”(表面計算)技術,并由此組建了一個“Surface”平臺,無需鼠標和鍵盤,只用雙手和觸摸屏,就能即時、交互地輕松管理自己的數字內容。
所謂“Surface”,就是一個表面安裝了30英寸顯示器的工作臺,分辨率1024×768,刷新率60Hz,內部驅動硬件包括Pentium 4 3GHz處理器、2GB內存、標準桌面獨立顯卡、電源、立體聲揚聲器、紅外照明燈等,成像部分則是五個重疊的鏡頭和一個短焦廣角DLP投影儀,鏡頭距離桌面21英寸,也就是半米多。
該顯示器可以直觀地顯示各種數字內容,用戶只需伸出手指,就能輕松瀏覽各種圖片、音樂、視頻文件,而且Surface可以接收多個觸摸輸入信號,因而支持多人同時操作,最多可以十來個人一起分享。
想想《少數派報告》里湯姆-克魯斯的操作,Surface跟那個就很類似,可以觸摸、拖拽對象,只不過虛擬顯示屏換成了實體顯示器。
如果是在餐館、飯店里,一旦有了Surface,再也不用拿著菜單翻來翻去,輕輕一點就能得到飯菜或飲料,而且Surface可以讀取條形碼,從而提供更多信息,“這就意味著客戶只要把酒杯放在桌子上,餐館就能提供他們想要的酒的信息,包括它產自哪家葡萄園,甚至給出適合這頓晚餐的食物。這種體驗是非常真實的,可以讓客戶直接在餐桌上了解葡萄種植地區的情況,甚至查看推薦的旅館,制定旅游計劃”。
微軟還指出,Surface同樣可以傳輸數字內容,所以可以把你的Zune播放器放在Surface上,把你的播放列表或者要播放的視頻文件傳到顯示器上。
其實,這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技術,蘋果的iPhone上就有該技術的簡化版,紐約大學計算機系的Jeff Han也在去年演示過更靈活的“多觸點”(multi-touch)技術,但微軟決定在Surface上大規模采用這一技術。
微軟Surface已經秘密研發了五年之久,現在已經基本成熟,很快就會投入實用,確切地說是今年11月份,首批供應賭場連鎖哈拉斯娛樂、喜來登度假酒店、T-Mobile零售商店、國際游戲科技公司(IGT)等。
微軟CEO鮑爾默表示:“有了Surface,人們就可以借助更直觀的方式與科技進行交互。這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領域。我們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某個時候,表面計算技術將普遍深入人們的生活,從桌面到走廊無處不在。Surface是實現這一夢想的第一步。”
微軟已經為Surface開設了官方網站,在那里可以形象地體驗Surface技術的奇妙。另外微軟還給出了一段長達18分鐘的視頻,講解Surface技術。
下面是Surface的立體透視圖:
?
1.屏幕 2.紅外傳感器 3.CPU 4.投影儀
Surface操作演示:
?
?
?
?
?
?
?
?
Surface運行截圖:
?
?
?
?
?
?
?
參考自:網易
表面計算在維基百科的解釋:
Surface computing is the term for the use of a specialized computer GUI in which traditional GUI elements are replaced by intuitive, everyday objects. Instead of a keyboard and mouse, the user interacts directly with a touch-sensitive screen. It has been said that this more closely replicates the familiar hands-on experience of everyday object manipulation.[1][2]?
Early work in this area was done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lias Research, and MIT.[3] Surface work has included customized solutions from vendors such as GestureTek, Applied Minds for Northrop Grumman,[4], and SmartSurface. Major computer vendor platforms are in various stages of release: the iTable by PQLabs,[5] Linux MPX,[6] and Microsoft Surfa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rface_computing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Surface Computing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earning to rank
- 下一篇: C4.5主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