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
GIS空間數據管理已經走出了文件管理的模式(龔健雅,2004)。最初的GIS 軟件一般采用文件方法管理矢量圖形數據,利用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屬性數據。目前主要的GIS軟件都采用了商用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同時管理圖形和屬性數據。如SuperMAP、MapGIS、Geostar 、ArcGIS、Geomedia等。利用商用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空間數據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是GIS軟件商在純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基礎上,開發一個空間數據管理的引擎,利用關系數據庫提供的Blob字段存貯二進制的坐標數據,一個空間對象存為一條記錄,一部分是定長字段存貯屬性數據,一部分是變長字段Blob存貯矢量圖形數據。存貯Blob字段的二進制坐標數據是一個黑箱,具體的數據結構和解釋由各GIS軟件解決。這樣不同的GIS軟件雖然都采用同一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圖形和屬性數據,但是,不同軟件之間數據還是不能進行共享和互操作(龔健雅,2004)。利用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空間數據的另一種模式是直接采用關系數據庫廠商提供的空間數據管理引擎。如Oracle、DB2、Informix、Ingres等都有自己的空間數據管理模塊,它的基本原理與前面類似。用Blob字段存貯空間目標的坐標,用四叉樹或R樹建立空間索引。關系數據庫廠商開發了空間數據管理的插件,無疑給GIS軟件商帶來了福音。GIS軟件可直接調用空間數據管理函數進行數據管理,這樣一方面減少了開發工作量,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和空間數據的共享性,不同的GIS軟件采用同一個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原理上說可以進行實時共享和互操作;另一個方面,數據庫廠商技術實力雄厚,開發的空間數據管理模塊效率高,而且能跟隨數據庫主流技術同步發展。目前,矢量圖形數據與屬性數據的管理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龔健雅,2004)。
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客戶/服務器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GIS的深入推廣應用,空間數據管理的矛盾已經不僅僅是在空間數據管理采用何種方式上,更重要的是空間數據庫之間的協作問題。由于地理數據的分布性特點,給數據的統一應用和協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因此分布式空間數據庫,聯邦數據庫(李俊等,2001;Gong jianya et al,2004)和空間數據倉庫等策略和技術紛紛提出,用以解決與此相關的問題。
李宏偉等(2003)認為采用C/S和B/S的混合體系結構對地理空間信息進行一體化存儲和管理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通過C/S實現地理信息的分布式存儲和管理,建立一個邏輯數據庫,統一協調和管理各個不同地域的物理數據庫。胡金星等(2003)基于面向實體及其關系的數據模型,參照OpenGIS規范,對空間數據按照簡單對象集、拓撲對象集、復合對象集、域對象集進行數據組織。在對關系型、對象關系型空間數據庫的實現技術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應用各種數據庫的專用開發接口技術,基于元數據管理實現對多源、異構、分布式空間數據庫的集成管理。陸鋒等(2002)認為在空間數據組織上,面向實體空間數據模型是數據模型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空間數據存儲上:現在的GIS軟件朝集成結構的空間數據庫技術方向發展,將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全部存在數據庫中。宋海朝等(2004)設計了一個分布式空間數據庫的體系結構,提出了一個兩級空間數據查詢描述規范,并對分布式查詢進行了設計,該設計與GIS應用和空間數據的特點相結合,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效率。葉圣濤等(2005)提出了基于三層構架的分布式空間數據庫體系結構。這三層分別是:本地空間數據模型層、統一的空間元數據模型層和統一的全局空間數據模型層。把這種體系結構用于廣東省水資源規劃信息管理系統,用于管理分布式的水資源規劃信息。杜小平等(2004)提出了基于Oracle復制的分布式空間數據存儲和管理的體系結構及其實現方法,可以將異地配置的若干個空間數據存儲站點鏈接起來,實現不同站點之間空間數據庫的透明連接,很好地解決了多源數據綜合管理技術、數據服務器之間空間數據的動態同步、空間數據備份與故障恢復等一系列技術問題,有效地減輕了海量空間數據對網絡的壓力,更好地滿足多用戶應用復雜的要求。王啟明等(2001)對可持續發展信息網絡體系結構、多元異構數據庫的集成、可持續發展信息多站點綜合分析與分布式計算等信息共享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龔健雅等(2004)提出的邦聯數據庫(Federated Database)的概念有別于分布式數據庫和數據倉庫。除了包含分布式的概念以外,它還指異構數據庫和空間數據的多比例尺數據庫。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a57450100aglt.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基于网格的空间数据组织
- 下一篇: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