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V 2017 EAST:《Learning Policies for Adaptive Tracking with Deep Feature Cascades》论文笔记
? 理解出錯之處望不吝指正。
? 本文模型叫做EAST。作者的動機是在不降低準(zhǔn)確率的同時提升深層模型的速度。論文的主要思想:在SiameseFC中,所有幀都用conv5的特征去檢測,EAST的出發(fā)點是(外觀相似或不運動的)簡單幀用簡單特征如像素邊緣就可以定位,(經(jīng)歷較大外觀變化的)復(fù)雜幀才需要不變性更強的深度特征進行定位。
???
? 如何判讀使用當(dāng)前層特征得到的檢測結(jié)果是否足夠好(是否要使用下一層特征),作者提出了使用強化學(xué)習(xí)的策略。
? 上圖即為整個模型的架構(gòu),把每種特征都輸入Q-Net中,使用到了Siamese Network的模型結(jié)構(gòu),但是輸出部分是agent動作的選擇,共包括8種動作(7種尺度變化,1種終止動作)。如果在當(dāng)前層選擇了stop action,則代表“EAST”(early stop)。
? agent的state、action、reward定義如下:
??? state:,前者代表前面每一層(包括當(dāng)前層)的score map的均值,后者代表前四層采取的action;
??? action:共8種,如上圖;
??? reward:若IoU變大,reward=1,否則reward=-1,終止操作時,若IoU>=0.6,reward=3,否則reward=-3。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CCV 2017 EAST:《Learning Policies for Adaptive Tracking with Deep Feature Cascades》论文笔记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VPR 2018 VITAL:《VIT
- 下一篇: CVPR 2017 CFNet:《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