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性能测试报告_软件测试新手请收好:测试基本流程、及如何写好测试用例全在这里!...
最近,很多小伙伴正在為面試新工作做準備。所以我整理一下軟件測試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一些測試用例編寫方法。大致內容如下,希望這些內容對大家有幫助。
# 首先,作為測試人員需了解業務,分析需求點 #
為什么測試人員要參加需求分析?也就是進行測試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把用戶需求轉化為功能需求
1)對測試范圍進度量
2)對處理分支進行度量
3)對需求業務的場景進行度量
4)明確其功能對應的輸入、處理和輸出
5)把隱式需求轉變為明確
第二、明確測試活動的五個要素
測試需求是什么、決定怎么測試、明確測試時間、確定測試人員、確定測試環境、測試中需要的技能,工具以及相應的背景知識,測試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等等。測試需求需要做到盡可能的詳細明確,以避免測試遺漏和誤解。
# 那么,接下來怎么進行測試需求分析??#
1)確認功能
(業務功能、輔助功能、數據約束、易用性需求、編輯約束、參數需求、權限需求、性能約束)
1、業務功能:與用戶實際業務直接相關的功能或者細節;
2、輔助功能:輔助完成業務功能的一些功能或者細節,例如:設置過濾條件;
3、數據約束:功能的細節,主要是用于控制在執行功能時,數據的顯示范圍,數據之間的關系等;
4、易用性需求:功能的細節,產品中必須提供,便于功能操作使用的一些細節,例如:快捷鍵等;
5、編輯約束:功能的細節,在功能執行時,對輸入數據項目的一些約束條件,例如:只能輸入數字等;
6、參數需求:功能的細節,在功能執行時,需要根據參數設置不同,進行不同處理的細節;
7、權限需求:功能的細節,在功能執行的過程,根據不同的權限進行不同的處理,不包括直接限制某個功能的權限;
8、性能約束:功能的細節,執行功能時,必須滿足的性能需求;
2)場景分析
1、考慮場景的調用者:考慮每一個場景提供的服務是供哪些外部模塊或者系統調用的,找出所有調用者。調用前提,約束都要考慮。每一個調用都可以考慮成一個大的業務流程(一般和外部有交互的業務出錯率比較大,需要重點關注)。
2、考慮系統內部各個場景之間的聯系:形成內部業務流程,需要分析每個場景之間的約束關系,執行條件,組織出各種業務流程圖。
3)挖掘隱性需求
這需要測試工程師的經驗積累:
1)常用的或者規定的業務流程
2)各個業務流程分支的遍歷
3)明確規定不可使用的業務流程
4)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應該不可使用的業務流程
5)其他異常或者不符合規定的操作
以上是粗略的講解了如何進行測試需求分析,詳細的測試需求方法可以參考《軟件測試需求分析方法》這篇博客。在需求分析過程中編寫整個測試計劃,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參考需求規格說明書,這個階段一般情況下是測試主管編寫的。包括:測試人員,測試時間,測試工具,以及測試方法等。這是在測試需求分析中的產物《測試計劃》,如何編寫測試計劃,請參考以下文章《如何編寫一個好的測試計劃》。
# 接下來,一起說說測試用例設計那點事兒 #
1、如何進行測試用例的設計?
編寫測試用例之前,我們需要對項目的需求有清晰的了解,對要測試什么,按照什么順序測試,覆蓋哪些需求做到心中有數,作為測試用例的編寫者不僅了解要有常見的測試用例編寫方法,同時需要了解被測軟件的設計、功能規格說明、用戶試用場景以及程序/模塊的結構。
步驟
1)測試需求分析:從項目部拿到軟件的需求規格說明書后,開始對項目的需求進行分析,通過自己的分析、理解,整理成為測試需求, 清楚分析出被測試對象具有哪些功能。明確測試用例中的測試集用例與需求的關系,即一個或多個測試用例集對應一個測試需求。
2)業務流程分析:分析完需求后,明確每一個功能的業務處理流程,不同的功能點做業務的組合,以及項目的隱式需求。如遇復雜的測試用例設計前,先畫出軟件的業務流程。從業務流程上,應得到以下信息:
A、主流程是什么?
B、條件備選流程是什么?
C、數據流向是什么?
D、關鍵的判斷條件是什么?
3)測試用例設計:
完成以上兩步則可進行測試用例設計,功能測試用例,應盡量考慮邊界、異常、性能的情況,以便發現更多的隱藏問題。設計測試用例的常見方法:
等價類?→ 邊界值?→ 因果圖?→ 判定表?→ 狀態遷移?→ 正交實驗?→ 場景法?→ 錯誤推斷(注意:編寫測試用例時,我們盡可能取的不應該是有效等價類而應該是無效等價類)
4)編寫完成后自我檢查以及部門內部評審:
①測試用例本身的描述是否清晰,語言準確;是否存在歧義性;
②測試用例內容是否完整,是否清晰的包含輸入和預期輸出的結果;測試步驟是否清晰;
③測試用例中使用的測試數據是否恰當,準確;
④測試用例是否具有指導性,是否能靈活的指導軟件測試工程師通過測試用例發現更多的缺陷,而不是限制他們的思維;
⑤是否考慮到測試用例執行的效率。對于不斷重復執行的步驟,是否保證了驗證點相同;或者測試用例的設計是否存在冗余性等。這些都可能導致測試用例執行效率低下;
⑦畫出軟件需求跟蹤矩陣,驗證測試用例是否完全覆蓋了需求,驗證測試用例的覆蓋性;
⑧測試用例是否完全遵守了軟件需求的規定。這一點其實有一些難做到。考慮到時間/成本的關系,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
PS:具體詳細內容可參考《如何有效的進行測試用例評審》
5)測試用例更新完善:
測試用例編寫完成之后需要不斷完善,如遇需求更改或功能新增時,測試用例必須配套修改更新,同時在測試過程中發現設計測試用例時考慮不周,需要對測試用例進行修改完善;在軟件交付使用后客戶反饋的軟件缺陷,而缺陷又是因測試用例存在漏洞造成,也需要對測試用例進行完善。
# 緊接著,測試用例執行的過程?#
首先搭建測試環境,準備好測試數據,進行預測,預測通過之后,按照測試用例進入正式測試,有效的測試執行可以將測試用例發揮最大的價值。因此,測試用例規范執行有助于更好的發現代碼中存在的缺陷。根據個人測試工作經驗,好的測試執行應該包含如下內容:
①測試執行中評估測試執行時間不足,需及時上報風險。滿足質量優先,進度其次原則。
②測試用例按優先級順序執行,通常是基本、詳細和異常順序執行。
③未執行用例、標志為刪除或者無效的用例,需注明原因。
④執行過程中有疑問的測試用例(場景、操作步驟、檢查點等)需找測試設計人員澄清。
⑤測試執行需對用例描述的檢查點逐一檢查,避免遺漏。
⑥重視不易重現的缺陷場景,可能是一個bug。
⑦執行過程中發現有前期設計遺漏用例需補充到用例文檔并執行驗證。
⑧建議測試人員交叉執行重復測試用例,用例執行對相同測試人員有免疫性。避免可能的缺陷一直遺漏到現在。如有需要,建議保留測試結果,結果可視。也便于不同版本間的測試結果對比。已確認問題需及時按照問題單提單要求(規范和缺陷定級)提單。
⑨跟蹤問題單修復情況并回歸驗證問題單。每輪次測試結束,find一下是否有core文件產生。測試結束,將最終測試用例文檔上傳到歸檔目錄,實現用例重用。
以上是針對一般的軟件測試流程,如果是自動化測試的話,應該還有根據測試用例進行腳本編寫,運行腳本等。此處可能寫的不詳細,希望大家可以在下方評論讓我完善。
最后已達到準確要求的,根據測試情況寫測試報告,對整個測試過程和版本的質量做一個評估。
測試報告是指把測試的過程和結果寫成文檔,對發現的問題和缺陷進行分析,為糾正軟件的存在的質量問題提供依據,同時為軟件驗收和交付打下基礎。測試報告是測試階段最后的文檔產出物。優秀的測試經理或測試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文檔編寫能力,一份詳細的測試報告包含足夠的信息,包括產品質量和測試過程的評價,測試報告基于測試中的數據采集以及對最終的測試結果分析。
測試報告的內容可以總結為以下目錄
首頁
引言(目的、背景、縮略語、參考文獻)
測試概要(測試方法、范圍、測試環境、工具)
測試結果與缺陷分析(功能、性能)
測試結論與建議(項目概況、測試時間 測試情況、結論性能匯總)
附錄(缺陷統計)
至此并不算最后的完結工作,軟件測試還包含了線上功能檢查、當前版本問題反饋以及改進建議等。這樣才算是軟件測試最終結束,軟件測試是貫穿于整個軟件生命周期的。
往期熱文丨測試新手工作必備參考資料 | 全套WEB測試內容+工具+經驗總結
點對軟件測試感興趣?趕緊了解相關課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件性能测试报告_软件测试新手请收好:测试基本流程、及如何写好测试用例全在这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og python_基于Python
- 下一篇: solidworks钣金插件_Sol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