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件与组件的区别_5分钟学交互:手机交互组件归纳 导航篇
個人公眾號:魚大大設計鋪,ID:ydsjp2018
轉載請私信作者,并注明來源公眾號:沐風與體驗設計
交互設計其實就是根據產品目標和用戶目標,選擇最合適的導航結構、頁面結構、交互控件以及動效。這個任務在有的公司是產品經理代勞,有的是UI設計師代勞,在有的公司里則是專門的交互設計師去做這件事。
交互設計的本質,是關于應用與用戶交流的渠道的設計。手機交互設計興起這么多年,各種形形色色的設計方式幾乎已經都出現遍了。
最近打算整理一下手機上的一些常用導航結構、頁面結構以及交互控件,統稱手機交互設計通用組件。
就像那句名言說的“沒必要重復發明輪子”。如果現有的結構和做法,已經被證實為高效實用的,就可以直接拿來實用,也沒有必要進行強行創新。我的這個整理,意義也在于此。
整理難免會有疏漏,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首先,先列出現在整理到的所有應用級導航結構:
所謂應用級,就是指這是應用的最高一級導航。如果是存在于某個tab里的導航形式,則不在本文的考慮范圍。
一、底部導航欄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導航形式。底部導航欄位于頁面底部,操作方便。但也是因為位于底部,所以導航欄里各個tab的內容不是很突出。
如果你更想讓用戶時時注意到應用的每個tab的標題,那么頂部tab導航更合適。
另外,底部導航欄有兩種用法:
層級導航,即進入一個tab后,用戶在這個tab里點擊別的入口,進入二級頁,則底部導航欄消失,是比較沉浸的做法。
如果用戶要去往另一個tab頁面,用戶必須一步步返回或者從頭開始重新選擇。
層級導航示意
另一種是扁平導航,扁平導航允許用戶在多個內容分類之間切換。網易云音樂和App Store使用了這種導航形式。
扁平導航示意
關于兩者在用法上的詳細區別,請參考之前寫過的這篇文章:
掌握了這個導航控件,你可以設計80%的應用導航
二、舵式導航
舵式導航是在底部導航欄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操作入口,其用法與底部導航欄相同。操作入口位于中央,一般設置為發布新內容的功能居多(如小紅書),也有功能的主推功能(如百度app)。
點擊底部導航欄上的操作入口,一般會出現一個模態浮層:有的是半屏,有的是全屏。至于半屏還是全屏,取決于需要呈現的內容的多少。
半屏浮層示例
全屏浮層示例
這里的操作入口,由于位置極明顯,所以需要放置用戶高頻操作的按鈕,或者應用很希望用戶點擊的按鈕。
三、頂部tab導航
這里討論的頂部tab導航,是整個應用的架構采用頂部tab導航,如下邊左圖所示。
不包括在一個tab中,使用頂部tab導航來組織頁面的情況,如下邊右圖,在首頁tab里,又包含了3個tab
這種導航的操作方式,是通過左右劃動來切換不同的tab,而tab位于頁面的頂部。這是一種很安卓的風格,它的好處是導航里的每個tab都比較明顯。
至于壞處,我認為現在大家還不是很習慣通過左右劃動來切換tab。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QQ音樂:之前都是頂部tab導航,終于還是扛不住,在最近的版本改成了底部導航欄這種最為常用的導航形式。
其實很久以前的安卓版微信,也是頂部tab導航,只是后來也改成了底部導航欄形式。
通過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應用的頂級導航使用頂部tab導航,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如果你的tab的個數在3~5個,還是推薦大家使用底部導航欄。
四、分段控件導航
分段控件是iOS設計規范里獨有的一種控件,最典型的是iOS自帶的短信應用中頂部用于切換不同類型短信的這個控件
分段控件可以包含兩個或者更多的分段選項,選項之間的切換,是通過點擊操作來完成。這是它和頂部tab導航最大的區別。
此外,它的選項數量比較受限,一般是2~5個,而頂部tab導航則沒有這個限制。
使用分段控件,一般是“不得已而為之”,往往是由于手勢沖突,不得不使用分段控件這種依靠點擊來切換選項的控件。否則,都是能選頂部tab導航就選。
抖音的頂級導航使用了底部導航欄,在首頁tab中,由于從右向左劃動的手勢已經名手有主(劃動后打開播主個人頁),因此為了防止手勢沖突而使用了分段導航。
所以,當有如下情形時,請使用分段控件導航:
以上總結了4種導航結構:底部導航欄、舵式導航(中央是操作按鈕)、頂部tab導航(各個tab更明顯,但橫劃不方便操作)、分段控件導航(手勢沖突時選擇)。
個人公眾號:魚大大設計鋪,ID:ydsjp2018
轉載請私信作者,并注明來源公眾號:沐風與體驗設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控件与组件的区别_5分钟学交互:手机交互组件归纳 导航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多线程 不在main_Pyt
- 下一篇: 加号和减号在一起怎么读_孩子粗心大意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