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后面的单位是什么_比光年还大的长度单位,你知道几个?
日常生活中,
“公里”算是最大的單位了,
由于赤道的長度只有40000公里,
地球上任意兩點的距離不會超過兩萬公里。
不過,若是把視線轉向太空,
“公里”就顯得太小了,
我們需要更大的單位描述兩點間的距離。
“公里”之上,
人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是天文單位(符號AU),
它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約1.5億公里。
例如:火星距離太陽約1.52天文單位。
再往上,是天文學界最最常用的單位:
光年(符號ly)。
光年是光跑一年的距離,
約等于9.46萬億公里或63240天文單位。
這個單位確實夠大,
但是已觀測宇宙從尺度有百億光年,
仍然需要比它更大的單位。
比如:
秒差距
周年視差是人類測量外星距離的常用方法,
所以秒差距這個單位十分常用。
等于3.26光年,
接下來,我們扒一扒秒差距是怎么回事,
以及3.26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
要理解什么是秒差距,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秒。
這個秒不是時間單位“秒”,
而是角度單位“角秒”,
1角秒=1/60角分=1/3600度,
很小很小。
話說地球圍繞太陽轉,
一圈是一年,半圈是六個月。
為了測量一顆星星的距離,
我們先和它連一條線,
半年后地球跑到太陽另一邊,再和它連一條線,
此時,兩條線之間產生了一個夾角,
利用這個夾角可以計算目標星星的距離。
計算方法(之一)是:
以目標星星為圓心,
與地球的連線為半徑,
得到一個大圓(如圖)。
由于距離極遠,目標星星與地球距離和與太陽距離的差異可以忽略,換句話說,圖中沒有直角三角形,而是兩個等腰三角形。
圖中,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已知,
兩條線的夾角(取一半)已知,
做個乘法,可以得到這個大圓的周長,
周長有了,半徑就知道了
這個半徑就是它與地球的距離。
如果這個角度是1角秒,
1角秒是1周角(360度)的1/(3600*360),
利用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可以得出:
圓周長=1.5億公里*3600*360=194.4萬億公里,
直徑=194.4萬億公里/3.14=61.8萬億公里,
半徑=61.8萬億公里/2=30.9萬億公里。
把30.9萬億公里換算成光年,就是3.26。
所以,1秒差距=3.26光年。
這個長度基于太陽的距離計算,
距離越大,長度越大。
例如: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大30倍,
如果海王星上有人,
他們的1秒差距就是3.26*30=98光年。
當然,這也不是極限,
還有比它更大的單位。
雖然幾乎不用,
但還是可以把它們列出來,
供諸君一觀。
艾米
1艾米=32.1秒差距=105光年,
如果用米來表示,是個19位數。
澤米
1澤米=1000艾米=32100秒差距=10.5萬光年。
堯米
1堯米=1000澤米=3210萬秒差距=1.05億光年,
這是目前最大的長度單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秒后面的单位是什么_比光年还大的长度单位,你知道几个?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页面多条件组合查询功能 代码 如何写效率
- 下一篇: linux虚拟主机有哪几种实现方案?_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