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一代增强_在SAP故乡,感受“边缘智能”之变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SAP展臺
在德國,有奔馳、寶馬等汽車巨頭,但SAP仍然是德國市值最高的企業,目前這家企業正在發生什么變化?5G、人工智能、區塊鏈、VR/AR、物聯網等新技術如火如荼,正在港口、汽車、叉車制造等客戶帶什么樣的變化?在漢諾威舉辦的全球最大的工業博覽會,又透露出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呈現出那些新的趨勢?日前,《中國電子報》記者,赴德國進行了為期幾天的采訪。
客戶之變
漢堡港
海鷗飛過,大船穿梭,四月的德國漢堡港有一種繁忙中的寧靜。這個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和最重要的中轉海港,現在卻有這樣的苦惱,漢堡港務局港口策略總監Hermann Grünfeld開場表示:“漢堡港位于漢堡市中心,港口面積占市區1/3面積,每年900萬個集裝箱吞吐量, 每天有3000輛卡車出入,因處于市中心的位置,無法再進行物理擴張,如何處理好城市與港口共生等諸多問題,實現可持續高效運營,就成了挑戰?!?/p>
所以從6年前開始,漢堡港與SAP、德國電信合作推動智慧港口建設,漢堡港也是德國5G的首批使用用戶?,F在在漢堡港,透過使用5G、物聯網與SAP的港口物流技術整合,實時控制交通燈,可以實現載重卡車通行一直保持綠燈而無需停下。因為采用可視化技術,就可以在iPad上手指觸屏實時優化車、船、游輪??康?#xff0c;使有限的面積能夠得到最優的使用。現在整個港口的使用使用率提升了20%。目前正在利用無人機進行水底港口損耗、船底探傷檢測,再下一步將會運用混合現實的技術將港口所有的一切通過虛擬現實來呈現,每一個物件都有數字孿生對應,可以看到某些水位對于船只是否夠深,隨時可以進入到虛擬的環境中,來進行各種優化和調控。
安徽合力叉車集團CIO張孟青也在4月來到了SAP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的展臺。“合力希望在漢諾威工博會了解工業領域從軟件到硬件到生產制造先進思想方法的變化,幫助我們在制造過程獲得更好的實現?!睆埫锨啾硎?#xff0c;合力現在與合作伙伴、SAP等一起,希望能夠在幾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在研發方面設計和創新出真正領先的產品、更智能的產品。這需要創新支持系統,建立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能夠將研發過程數據,甚至是失敗的數據都紀錄下來,失敗其實也是非常好的經驗。建立研發管理體系,可視化設計過程。同時精準捕捉用戶的需求,包括從“用戶不經意的吐槽中找到創新的創意,做出真正能夠搔到用戶的癢癢處的東西”。構建設計系統、制造協同完整的鏈條。二是在制造領域從過去偏向管理后臺到今后偏向到現場,關注現場實現過程,實現制造的現代化。制造領域里的現代化,不僅包括裝備的數控化、自動化、數字化,也包括人機交互、機機互聯、物物互聯以及自己的產品。
《中國電子報》記者在SAP展臺遇到吉利汽車IT部門參會代表,對方表示,吉利現在關注點的也是整個汽車行業關注點,其一是如何實現大規模的個性化制造。小規模的個性化制造相對容易,就像靠手工能夠打造跑車一樣。但汽車產品面向的用戶群體比較廣泛,如果產量不能達到百萬級就無法生存,如何既要保證百萬級銷售量,又要滿足個性化需求,是一大挑戰。其二是如何從面向制造、提供產品到向整個社會提供服務的轉型。未來大家都不買車了,有可能選擇租車或者打車,如何向提供出行服務轉型?!斑@次工博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包括西門子、SAP等大公司的都不是自己獨立展覽,而是拉來了很多生態伙伴共同參展。大家已經從原來單打獨斗走向了生態鏈協同?!?吉利汽車IT部門參會代表示。
用眼睛指揮機器人裝零部件
事實上,這幾個客戶所言,正代表了目前制造業轉型中正面臨的挑戰: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實現更高效的運作,如何創造更智能的產品,如何實現個性化與大規模制造的協同,如何從產品提供向服務交付轉型。如何結合最新的IT技術來達到這樣的目的,正在成為工業界和IT界的共同課題。要構建這樣的能力,需要擁有端到端的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化的能力,而其中,包括5G、物聯網、VR/AR等在內的“邊緣智能”成為必不可少也是最近產業關注的焦點。
伙伴之變
“企業要想擁有端到端的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化的能力,最大的挑戰是集成,最難的事情也是集成?!盨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在漢諾威工博會上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而要獲得這樣的集成能力,開放以生態的方式服務客戶成為必然選擇。
就像吉利汽車IT部門參會代表所言,這次工博會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所有的巨頭都以生態鏈的方式來呈現,因為走向智能制造、打造全方位滿足用戶需求的工業互聯網,需要一個巨大的生態協同?!吧鷳B展是這次工博會最顯著的特征?!扁伱襟w聯合創始人萬寧也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李強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正在建立下一代的SAP生態體系。為什么講叫下一代的SAP生態體系呢?因為SAP傳統的生態體系基本都是大的咨詢公司、系統集成商、基礎設施、云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而這樣的場景如果要在今天當下談交付智能制造的項目、工業4.0的項目、數字雙胞胎的項目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需要重新構建新的生態體系?!?/p>
7大巨頭宣布組建工業4.0開放聯盟
4月2日上午,SAP 數字化供應鏈和制造總裁 Hala Zeine、庫卡首席數字官 Reinhold Stammeier、巴魯夫集團總經理 Florian Hermle等出現在漢諾威工博會的會議廳。SAP與歐洲機械工程、工業自動化和軟件行業的企業倍福 (Beckhoff)、恩德斯豪斯 ( Endress+Hauser)、赫優訊 (Hilscher)、易福門 (ifm)、庫卡 (KUKA)及莫迪維克 (Multivac),共同宣布建立“工業 4.0 開放聯盟” (Open Industry 4.0 Alliance),并簽訂了具體合作協議。該聯盟向所有企業開放,巴魯夫 (Balluff)、Gebhardt、倍加福 (Pepperl+Fuchs)、Schmidtsche Schack、薩姆森 (Samson) 和威卡 (WIKA) 已加入聯盟。
據介紹,工業 4.0 開放聯盟提供的開放式、標準化解決方案由四大模塊組成:設備連接性(Device Connectivity)模塊、邊緣(Edge)模塊、運營云(Operator Cloud)模塊及云中心(Cloud Central)模塊,以及一個相關的服務組件。設備連接性模塊可建立機器與傳感器的互聯;邊緣模塊是工廠中所有重要功能和本地必要功能的中央節點;運營云模塊是用戶企業里的中央節點,該模塊擁有一個開放層,支持所有以企業為中心的功能和應用;云中心模塊支持企業之間雙向交換數據,尤其是主數據以及計量儀器生成的測量數據,以及包括技術文檔或維修手冊等信息。
庫卡首席數字官 Reinhold Stammeier在會上表示:“市場上有很多獨立的解決方案。但是,客戶要求在車間能夠實現端到端的互聯,并且將器械安全地連接到云端。單單一款技術解決方案遠不足夠,只有采用通用的方法構建語義數據模型,支持運營商與制造商之間的數據交換,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多價值?!?/p>
巴魯夫集團總經理 Florian Hermle 表示:“我們希望為客戶提供開放且高度兼容的系統。從長遠來看,在高度互聯的數字經濟時代,單打獨斗注定失敗。我們對開放式生態系統有信心,借助生態系統中的技術、軟件和合作伙伴,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創新的集成式解決方案,助其打造智慧工廠。因此,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加入工業 4.0 開放聯盟。”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物聯網市場拓展和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球負責人 Nils Herzberg接受采訪
目前各個企業巨頭都在組建相關的產業生態聯盟,希望能夠在這個端到端的開放工業互聯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SAP全球高級副總裁、物聯網市場拓展和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球負責人 Nils Herzberg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 4.0 開放聯盟與其他聯盟不一樣,是我們更類似于“安卓”而不是“蘋果”式的聯盟?,F在市場上很多聯盟是一家企業說了算,而在推動聯盟的運營上,將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而且一個生產車間可以在他所選擇的范圍內與設備制造商(生產設備制造商)共享數據,自己決定共享多少,如何共享。目前主要從德國制造企業開始,也將向更大的范圍復制,包括中國,這也是為什么要將庫卡納入其中的重要原因。
SAP之變
在這次工博會上的SAP展臺強調的是“端到端的工業互聯網套餐應用”,整個展臺展示了SAP與20多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的最新版本的工業互聯網環境下的企業應用軟件在數字化工廠的各個層面、數字化供應鏈的上下游和數字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應用,這些應用建立在統一的SAP云平臺之上,相互集成。其中一個演示被很多人圍觀,展示的是一個高度個性化和可配置的復雜工業產品——高精度的智能電動閥門的設計到運行D2O(Design to Operation)的端到端全流程。
在SAP的展示中,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如何利用5G、AR/VR、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來加速“現場實現”的種種變革。
運用混合現實技術進行工廠產線監控
比如在工廠現場如何最大范圍地解放工人的雙手是重要課題之一,如果使用眼睛來操作設備那么人的雙手就能夠解放出來。在展位上,一個工作人員利用自己的眼睛的眼球轉動指揮機器人各種運動來進行零部件的生產,而機器視覺識別人的眼神訓練只需要5分鐘就能夠熟悉一個人的操作習慣。
展位上搭建的另一個場景是關于增強現實技術的利用,過去操作人員安裝,身邊需要堆放很多操作手冊,現在因為擁有增強現實的技術,使得工人的現場安裝、檢修和操作,無需再繁瑣地翻閱操作手冊,通過不同的光線投影到零部件上,快速地將安裝零部件,大大提高效率,而且減少了錯誤發生。透過增強現實技術,可以全面掃描每一條生產線,所有信息反饋到云上,透過大數據分析,快速找出有問題或者存在潛在問題,就可以提前進行維修、更換問題零件。
而現場展示的研發管理是客戶們也是最為關心的場景。如何進行研發?研發后工業化?在研發階段如何進行客戶分析,市場調查和客戶使用中如何嵌入反饋機制?在產品越來越智能的要求下,設計階段就能夠更好地實現機電軟一體化、軟硬件兼容?等等,都是企業研發非常關注的問題。據SAP展臺有關人員介紹,現在SAP的全流程解決方案是按照場景和角色來打造的,比如研發環節就是要解決企業在研發設計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需求。不久前SAP花80億美元收購調查軟件公司Qualtrics,這是一個用于收集和分析數據、市場研究、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產品和概念測試、員工評估和網站反饋等信息的軟件公司。
SAP為什么要花80億美元來收購這樣一家公司,按照Constellation Research Inc分析師Holger Mueller的分析:“本次收購的意義重大,因為SAP作為企業資源規劃的領導者能夠很好地理解結構化數據Qualtrics在獲取的有關客戶體驗的定性數據可以對SAP進行資源上的互補。”企業希望對客戶需求、反饋的捕捉能夠精準到發絲,就像合力的CIO張孟青所言 , “甚至是客戶的吐槽中找到搔到用戶的癢癢處”的創意。
而這次收購事實上透露出SAP非常重要的趨勢變化,就是目前SAP正在按照場景化的模式來將其全面解決方案進一步豐滿,正在使得每一個場景的解決方案都能夠實現“端到端”。 SAP 首席技術官、執行董事會成員穆悅庚(Juergen Mueller)不久前談及SAP戰略的變化,再次談及了SAP的“端到端”全面解決方案組合,提及SAP已經構建了100個支持機器學習的獨特場景,并將這些場景嵌入了從 SAP Fieldglass 到 SAP S/4HANA 的所有 SAP 應用中。他還提及美國的 Pregis 公司正利用 SAP Leonardo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技術來監控和分析他們的機器。Bumble Bee Foods 公司利用 SAP Leonardo Blockchain (區塊鏈)跟蹤金槍魚從海里到貨架的整個物流過程。物聯網、邊緣智能等正在成為各個IT公司核心戰略的重要部分。
應該說,目前IT技術的發展正在從過去后端、前端,演進到今天正在進入到需要武裝“神經末梢”的階段?,F場技術、邊緣智能之所以非常熱,因為它是構建“端到端”能力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IHS數據測算,邊緣側人工智能市場需求在2018年開始爆發,預計2019年的增長率將超過400%。其中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等市場規模最大。預計到2019年,更多人工智能應用和產品將部署于網絡“邊緣側”,實現更低延遲性、更低能耗、更小體積和更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路徑。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sap 一代增强_在SAP故乡,感受“边缘智能”之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自定义函数func_pyth
- 下一篇: win10 4k分屏 eclipse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