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集合运算符_Python 集合、字典、运算符
先區分一下序列類型和散列類型:
序列類型:list、string、tuple,他們中的元素是有序的。
散列類型:set、dict,他們中的元素無序的。(注意:python3.7.0開始字典變成"有序"了)
序列類型有序,可以用索引。而散列類型中的元素是無序的,所以不能索引。
一、集合
(一).集合的特性:無序、唯一、可變。集合中的元素需要可哈希的,元素不可以是可變對象。
定義一個集合:
(1).工廠方法:se = set()
注意不要寫成 se = () 這樣變成元組了。
(2).直接定義:se = {1,2,3} 用大括號括起來。
大括號中要寫入元素,不寫元素就是一個空字典了。
(3).案例分析:
#分析這兩種定義,哪一個會報錯?
s1 = {1, ['a', 'b', 'c']}
s2= {1, ('a', 'b', 'c')}
第一種會報錯。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因為集合中的元素要符合不可變這個規則, 列表可變,不符合規則,報錯了。
第二種,元組不可變,符合規則,所以解釋器不會跟你叫勁。
至于什么是可哈希?往下翻……
(二).集合的運算
(1).檢查成員:in / not in
語法:item in set_object -> bool
例:
not in 就是取反
(2).交集:&
兩個集合共同有的元素,取兩個集合重復的元素。
例:
#1.有兩個列表 x = [1,2,3,'a','b','c'] y = ['a','b','c'] 找出x,y列表中,共有元素
x= [1, 2, 3, 'a', 'b', 'c']
y= ['a', 'b', 'c']print(set(x) &set(y))"""列表沒有交集"&"的功能,但是集合有。
那么先工廠一下,然后再交集。
運行結果:
{'c', 'b', 'a'} # 集合無序,所以元素輸出的順序未必如自己預想的"""
View Code
為什么運行結果的順序是亂的?因為集合無序的!
(3).并集:|(shift+回車上面那個)
取出不重復的值。字面意思理解,并集,并在一起了(相當于變成一個集合了,集合的特性之一:元素唯一)。
例:
(4).差集:-
剪掉兩個集合中的重復部分。
本人數學最爛,就這么死記硬背著,第二個集合后面的元素都會砍掉。
(5).與非集:^(脫字符:shift+6)
取兩個集合各自獨有的元素。
(6).小技巧:如何去重元素?
利用集合的特性之一:唯一性
a = [1, 2, 2, 3, "a", "b", "c", "a", "b", "a", 3]
# 工廠一下,set()print(set(a)) # {1, 2, 3, 'c', 'b', 'a'}
(三).集合的常用方法
(1).set.add() 添加單個元素
(2).set.update(iterable) 批量更新,會去重。
二、字典
(一).字典的特性
1.key唯一
2.無序(散列類型,Python3.7.0之前)
3.可變
key是唯一的,需要的是不可變對象,且要符合變量命名規則。key重名的話,值會被后者所覆蓋。
注意版本之間的區別,在Python3.7.0之前:字典是無序的(散列類型);從Python3.7.0開始:字典不再是散列類型了,是按照鍵的插入順序進行排列!
4.可以嵌套到任意深度(僅受可用內存約束)
(二).定義一個字典
(1).直接大括號:di = {} 是一個空字典
type(di)之后:
注意要與集合的定義區別開來!定義空集合是:s1 = set()
一般是直接把值寫進去,語法:di = {key1:value,key2:value,...} 鍵值對是冒號的形式
例:
(2).工廠方式:di = dict(key1=value,key2=value,...) 鍵值對用等號"="等起來,工廠方式的key不要加引號!
例:
(3).案例分析:
#分析這兩種定義,哪一個會報錯?
di1 = {'a': 'test', ('a', 'b'): 'test'}
di2= {'a': 'test', {'a', 'b'}: 'test'}
di2會報錯,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set'
key需要是不可變對象。第二種里有一個集合,集合的特性之一是可變,不符合key的規則,解釋器跟你急了。
而第一種里是一個元組,元組不可變,沒問題了。
另外,內建函數也可以作為字典的key:
d1 = {len: 1, str: "aaa"}print(d1[len]) #1
print(d1[str]) #'aaa'
View Code
(三).往字典里插入值
di ={}#直接賦值一樣
di["name"] = "quanquan616"
"""get(key) 如果key不存在,不會報錯。取到了會返回原有值。
get(key,value) 當key不存在的時候,會返回value的值,常用來提示。"""di.get("sex", "沒有這個鍵")"""如果要插入值,可以這么做:
di["name"] = di.get("name","")+"zyb"
di["sex"] = di.get("sex","male")
di["age"] = di.get("age",0)+30
di -> {'name': 'zyb', 'sex': 'male', 'age': 30}"""
"""setdefault(key,value) 字面理解,設置默認。
key有的話會返回原有值,無此key才會設置。
如果此key已有,不會改變原有值,不會被更新"""di.setdefault("name", "zyb")"""update(dict_object) 參數需要是一個字典對象。
有就改變,沒有就添加進去。"""di.update({"age": 35, "read": 15})#fromkeys(iterable,value) 批量設置,所有的值都是一樣的。不會改變原有字典
di.fromkeys("abc", 30)print(di)#{'name': 'quanquan616', 'age': 35, 'read': 15}
View Code
(四).對字典進行取值
#直接用鍵進行取值,Dict[key]
print(di["name"]) #quanquan616
#get(key) 取到了就返回值,沒有取到不會報錯
print(di.get("name")) #quanquan616
#get()的另一種用法
di ={}
di["name"] = di.get("name", "") + "zyb"
print(di) #{'name': 'zyb'}
#setdefault(key) 有就返回這個鍵的值。如果沒有這個鍵,會創建,不指定值的話,會是None。不會因為指定了值而改變原有數據。
print(di.setdefault("name")) #quanquan616
#values() 取出所有的值,返回一個迭代器
print(di.values()) #dict_values(['quanquan616', 35, 15])
View Code
(五).changed in python3.7.0
官方文檔對python3.7.0中字典的描述:
Dictionary order is guaranteed to be insertion order.Dictionaries preserve insertion order.
Note that updating a key does not affect the order.Keys added after deletion are inserted at the end.
大意:字典保留的順序是鍵插入的順序,更新值不會影響原有的順序,但刪除后添加的鍵將在末尾插入。
演示如下:
(六).字典小技巧(以下代碼均在python3.7.0中運行)
(1).對字典中的元素進行排序
di = {"in": 123, "to": 511, "she": 255, "i": 111}print(sorted(di.items(), key=lambda item: item[1], reverse=True))#運行結果:[('to', 511), ('she', 255), ('in', 123), ('i', 111)]
"""di.items() 將字典轉化為可迭代對象。Dict.items()將字典中的key-value元素,轉化為了元組
# [('in', 123), ('to', 511), ('she', 255), ('i', 111)]
key=lambda item: item[1] 取元素中的第二個元素作為比較的參數"""
key是用來指定做排序的每項元素的那個部分。匿名函數的item,就是指代每項元素,item[1]就是元素的第二項的意思。
注意此方法中,value的值只能是數值,如果出現字符串就會報錯。(字符串和數值能直接做比較嗎?)
(2).對列表中的多個字典排序
#按age從大到小排序
alist = [{"name": "a", "age": 20}, {"name": "b", "age": 30}, {"name": "c", "age": 25}]
alist.sort(key=lambda item: -item.get("age"))"""key中的lambda表達,等價于下面這種方式。
獲得字典中"age"的值,key的意思是以哪個函數為關鍵字。"""
#def get_sort(li):#return li.get("age")#alist.sort(key=get_sort, reverse=True)
print(alist)#[{'name': 'b', 'age': 30}, {'name': 'c', 'age': 25}, {'name': 'a', 'age': 20}]
View Code
(3).合并字典(鍵相同則覆蓋)
x = {"a": 1, "b": 2}
y= {"b": 3, "c": 3, "d": 4}
z= {**x, **y}print(z)#{'a': 1, 'b': 3, 'c': 3, 'd': 4}
View Code
(4).字典代替多個if...elif
如下這段if...elif...else語句:
deffun(x):if x == "a":return 1
elif x == "b":return 2
else:return None
View Code
可以寫成更加簡潔更加pythonic的代碼:
deffun(x):return {"a": 1, "b": 2}.get(x)
dict.get() 如果get不到值會返回None
(5).dict.pop()方法從字典中刪除條目。但是,傳遞給pop()中的參數,必須是字典中存在的鍵,而不是值。
三、運算符(部分簡單的運算符之前已有摘錄,不在這里重復了,遇到實際情況不會了直接google it)
(一).身份運算符:is / is not
兩個對象,是否指向同一個id。(id和內存地址還是有區別的)
注意區分"=="和"is":
==用來判斷兩個值是否相等,is是判斷兩個對象的id是否相同。
(二).邏輯運算符 not > and > or
四、哈希
hash(object)生成一個唯一的哈希值。
小技巧:這個內置函數,可以來判斷一個對象是否是可變的。能生成哈希值的就是不可變對象。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集合运算符_Python 集合、字典、运算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竖向图片插入_Word小技巧:让你的图片
- 下一篇: android 清理工具,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