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陈国华,科学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个什么专业? - 晏燕华的博文...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是個什么專業?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從上學期起,就時常聽到研三的師姐們在抱怨,說當初真不應該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這個專業,現在找工作一點也不好。無論是考公務員還是去事業單位,投去簡歷后,面試的機會比別人少,即使有了面試機會,很多人總會問一問,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是干什么的?這個專業跟你所報的職位有什么聯系?估計有好幾次都被人事部門問了,所以師姐們也有一些抱怨。對此,導師好像也有點兒“愛莫能助”,因為大多數專業人士對這個專業不了解,所以只替他們想了一個不算什么辦法的辦法,在專業一欄填上“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計算機科學),好提醒別人這個其實是與計算機緊密相關的,希望這樣機會可能會大的,可情況似乎也不見好轉。
那么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專業呢?
互動百科給出的解釋是: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信號處理、人工智能、控制論、計算機技術等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學科。該學科以各種傳感器為信息源,以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理論技術為核心,以數學方法與計算機為主要工具,探索對各種媒體信息進行處理、分類、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構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統或裝置的方法、途徑與實現,以提高系統性能。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的重要學科分支。
其相關研究方向為:
圖像模式識別、計算機控制、視覺伺服與控制、生物信息處理、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智能控制、復雜系統建模與控制、嵌入式系統、板形板厚綜合智能控制,圖象處理與分析、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計算智能、信號處理。
碩士學位的培養目標是:
應具有堅實的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對于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某一研究領域的進展和學術動態有較深的了解;能夠熟練利用計算機解決本學科的有關問題;具有從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義的成果;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相關課程:
隨機過程與數理統計,矩陣論,優化理論,近世代數,數理邏輯,數字信號處理,圖象處理與分析,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機器人學,計算智能,非線性理論(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論,系統分析與決策,計算機網絡理論等。
再查一查,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是屬于“控制科學與工程“下的二級學科,我們學校把它列在了“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學院”里的一個碩士研究生專業,每年招的人數不多,10到15個的樣子,而且基本上屬于調劑過來的,估計大多數同學對這個專業也不熟悉,想一想計算機學院下的一個專業,而且有名額調劑也就稀里糊涂地進來了。進來之后做什么呢?既不像計算機應用專業那樣把編程或硬件作為自己的應該熟悉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也不像數學專業那樣把深厚的數學功底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因此,也就只能看看論文,然后發一兩篇小論文,這樣轉眼就到了畢業,才發現找本專業的工作真不容易,招的人少而且要求也高,因此也就只能寄希望考公務員或者進事業單位,但是一投簡歷,就出現了本文開頭所述的情況。
但真的就能只怪專業嗎?我想問題的產生的原因也必然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不是計算機專業,也不是數學專業,恰恰因為它是一門理論與實踐要求都很高的交叉學科,也就注定了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就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學好它。這方面以自己的了解,編程應該是作為一項最基本的技能,然后就是能夠有比較好的數學和英語基礎,能夠跟蹤研究的前沿,對應用也有所關注,如此,努力三年,方能開始入門,至于發展,估計得工作或繼續深造之后。
另外想到的問題,就是自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自己所期望的工作是什么樣的,是考公務員還是專業相關?走什么樣的專業路線,學術還是工程?研究生三年多一些這樣的思考,我相信畢業的時候肯定不會有那么多的茫然與抱怨。
不過話說回來,要真正做到,又談何容易呢?只有繼續努力學習與思考吧。
轉載本文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晏燕華科學網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759-421432.html
上一篇:懷念我的大學時光
下一篇:你不夠優秀,因為你不夠孤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科学陈国华,科学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个什么专业? - 晏燕华的博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riority_queuey用法
- 下一篇: 上下位机串口通信 python_怎么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