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之---堆排序(很重要的一个结构,新手入门必备)
排序算法之---堆排序(很重要的一個結構,新手入門必備)
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堆結構:
堆排序是利用堆這種數據結構而設計的一種排序算法,堆排序是一種選擇排序,它的最壞,最好,平均時間復雜度均為O(nlogn),它是不穩定排序。首先簡單了解下堆結構。
堆是具有以下性質的完全二叉樹:
每個結點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結點的值,稱為大頂堆;
每個結點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結點的值,稱為小頂堆。
如下圖:
大根堆和小根堆在數組中的特點如下:
大頂堆:arr[i] >= arr[2i+1] && arr[i] >= arr[2i+2] ?(i是指父節點,2i+1是子節點)
小頂堆:arr[i] <= arr[2i+1] && arr[i] <= arr[2i+2] ?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堆排序的基本思想和步驟:
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將待排序的序列構造成一個大頂堆(1),此時,整個序列最大值就是堆頂的根節點。將其與末尾元素進行交換,此時末尾就為最大值。然后將剩余n-1個元素重新構造成一個堆(2),這樣會得到n個元素的次小值。如此反復執行,便能得到一個有序序列了(3)
(1)將待排序的序列構造成一個大根堆:
將數組一個一個插入大根堆中:當插入的元素比起父節點大的時候,與父節點交換,并且將父節點的索引賦值給子節點,不斷地 往上遞歸上去比較。
舉個粟子:
當插入9的時候,比較完發現9還比交換后的父節點大,那就還要繼續交換了。
(2)構成大根堆之后,此時整個序列最大值就是堆頂的根節點。將其與末尾元素進行交換,此時末尾就為最大值。然后將剩余n-1個元素重新構造成一個堆。
54~58這幾行表示的是:這個時候就要將較大的子節點與父節點進行比較了,如果子節點更大的話,那就交換父節點和子節點
59~60行這里則表示,當子節點比其父節點還大的時候,交換它們兩個的位置,同時,將index指針往下傳,繼續判斷是否有比父節點還大的子節點。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chengxiao/p/6129630.html,這篇博文寫的很清晰,只是不同的是,大根堆的形成不是很相同。可以參考,很詳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排序算法之---堆排序(很重要的一个结构,新手入门必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教你如何一篇博客读懂设计模式之—--原型
- 下一篇: Linux进阶之路————scp指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