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123说句心里话的题_如何与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
前段時間遭受了一些情感上的挫折,恰好看到這個問題下的一個回答,深受觸動,順手關注了問題。今天閑來翻了翻問題下的其他回答,有點被嚇到。
首先,按照心理學上比較常提及的分類,依戀類型分為三種,安全、焦慮和回避。本題討論的是回避型依戀。
安全型依戀因為從小被保護得比較好,建立了相當強大的自信心,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他/她的親密伴侶沒有做出明顯出格的事情,他對兩人的關系會始終保持信心,也就是所謂的“安全”。
焦慮和回避都是不安全類型,在確立親密關系和維護親密關系的過程中,都比安全型容易出現問題。
如果非要區分焦慮和回避,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
焦慮想要愛,索取愛,生怕得不到愛,愛得雞飛狗跳;回避想要愛,抑制愛,愛得靜默無聲,受傷了就自己療傷,不會讓當事人知道。
我也是回避,或者說,我也曾是回避。
沒有人是100%的安全型。
因為只有在理想情況下,人才會自始至終受保護。而且就算自始至終受保護,也未必一定會發展為安全型依戀。
一般來說,童年時期受到較好保護的人,成年之后即便遭遇伴侶背叛也能較好地恢復,但是受過傷就是受過傷,恢復得再好也會留下痕跡。
所以,沒有人是100%的安全型。
第二點,我想說明的是,依戀方式是會改變的。
安全型在遭遇嚴重背叛之后可能變得小心翼翼畏首畏尾,不安全型在感受過愛和保護之后也會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以我為例,我剛剛提到我本人也是回避。
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上大學以后,我才開始對自我進行思考,后知后覺地意識到自己每年起碼會有一次,在想到我的原生家庭的時候會控制不住地大哭。甚至有一次在宿舍莫名其妙地哭了出來,止也止不住。
父母有次問我:你房間需不需要加把椅子?
我的第一反應是:你們不要就放我房間好了。
不要的,就放我這里。言下之意是,你們要的話,你們用,不用考慮我(我不配)。
是非常典型的低自我價值。
因為小的時候沒有被好好對待,自我價值很低,以別人的需求為先,也不覺得自己值得被愛,一直以來原生家庭就是我身上的一道隱形傷口,所以成年早期我想起父母都會鼻子酸酸。
和父母的依戀關系嚴重地影響到我成年早期和異性的關系。
從小到大,向我示好的男生起碼是兩位數,但是我的初戀愣是一直保留至今。總之就是很難很難,和另一個人確立關系。(和我一直以來想要和初戀白頭到老的念頭可能也有關系。)
簡而言之,我之前是很典型的低自尊,回避型,就算知道對方喜歡自己,同時自己也喜歡對方,也總覺得不行啊,他不會一直愛我的吧,不愛了怎么辦啊,啊啊啊不如不開始吧,多麻煩啊。
(嘆氣)
年輕不懂事。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有一年,我沒有因為原生家庭哭。
那年我遇到了一個男孩子,聊得來、可愛,我們一開始就談論未來,甚至讓我認定就是他了。
那年我每天都很開心,甚至有人跑來問我是不是談戀愛了。
我想說是,但是我沒有。
盡管當時他一直夸我,那段時間我整個人的狀態完全不一樣了,但是可能因為我當時的回避傾向很重,以及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沒有在一起。他和別人在一起了。
盡管如此,我的情況改善了很多。此后我再也沒有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哭過,我的內心變得異常強大。
再后來,我遇到了另一個人,他千方百計對我好,把我的每一句話都記在心上。我拒絕他,我說我無法回饋給你任何東西,我不能接受你的好。
他說:
我又不是做生意。
愛情本來,就不是一場交易。我愛你,不是因為你能給我什么,只是因為你是你。
后面這兩句他沒說,但是我聽懂了。
聽懂這句話,花了我一年多的時間。
我現在的自我價值感提高了很多。這句話到現在都還是我做很多事情的力量源泉。
但是我現在,也不是100%不回避。
遇到沒感覺的人,該拒絕還是拒絕。遇到有感覺但是不能好好對我的人,也不會委曲求全。
看到很多人在回答里陳述自己被回避傷害的經歷,我除了表示抱歉之外,還想說:
維持親密關系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戀愛后期遇到問題可能是因為對方是回避,可能因為雙方對于這段關系的認知變得不同,也有可能是因為雙方本來不合適。
回避只是一種依戀類型,不能解釋對方在關系中突然變得沉默、冷暴力、若即若離,不能解釋對方對你做的任何不道德的事情。依戀類型不能解釋一切。請不要因為被一個回避傷害,就認為所有回避都不配得到愛。
痛過。愛過。感謝。
以上。謝謝你看到這里。
祝各位都能擁有穩定健康的親密關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123说句心里话的题_如何与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流浪地球开机动画包zip_【文娱热点】流
- 下一篇: python关键词大全_Python 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