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疤放光
                            
                            
                            戒疤放光
按:是凡修學(xué)佛法的人,不管修那一種法門,若工夫真到爐火純青的時候,都有一種或大或小的感應(yīng)。如古昆大師,終日專心一意的念佛,積幾十年如一日,這即是“感”。待圓寂后火化,而佛光現(xiàn)于戒疤上,這即是“應(yīng)”。所以佛法但怕我人學(xué)而不行,若持有恒心,從信解發(fā)愿如法實踐,則佛無感不應(yīng),從而不失時機。如慧遠(yuǎn)大師,于定中三睹圣相,善導(dǎo)大師,念一聲佛,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諸如這些念佛感應(yīng)的事跡,在歷代凈土高僧選集里,比比皆是,于此不勝枚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yuǎn)?!薄栋阒廴两?jīng)》上也說:“修般舟三昧,而現(xiàn)見阿彌陀佛?!?br>
眼看現(xiàn)時念佛的人,到處皆是,多如牛毛,而于生前死后得有感應(yīng)者,實如麟角。其弊端何在?無非是缺乏恒與專,恒是念佛能持久,不可一暴十寒。專是精而不雜,切忌口是心非。將一句阿彌陀佛,要恒常專精的念下去,不求感應(yīng),則感應(yīng)自現(xiàn),臨終決定往生,如操左券。
                        
                        
                         守成法師著
 從前在抗州西湖旁邊,有一所古剎,名叫彌陀寺。寺內(nèi)有一位大德,法號古昆。大師一生,別無所愿,但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按:是凡修學(xué)佛法的人,不管修那一種法門,若工夫真到爐火純青的時候,都有一種或大或小的感應(yīng)。如古昆大師,終日專心一意的念佛,積幾十年如一日,這即是“感”。待圓寂后火化,而佛光現(xiàn)于戒疤上,這即是“應(yīng)”。所以佛法但怕我人學(xué)而不行,若持有恒心,從信解發(fā)愿如法實踐,則佛無感不應(yīng),從而不失時機。如慧遠(yuǎn)大師,于定中三睹圣相,善導(dǎo)大師,念一聲佛,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諸如這些念佛感應(yīng)的事跡,在歷代凈土高僧選集里,比比皆是,于此不勝枚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yuǎn)?!薄栋阒廴两?jīng)》上也說:“修般舟三昧,而現(xiàn)見阿彌陀佛?!?br>
眼看現(xiàn)時念佛的人,到處皆是,多如牛毛,而于生前死后得有感應(yīng)者,實如麟角。其弊端何在?無非是缺乏恒與專,恒是念佛能持久,不可一暴十寒。專是精而不雜,切忌口是心非。將一句阿彌陀佛,要恒常專精的念下去,不求感應(yīng),則感應(yīng)自現(xiàn),臨終決定往生,如操左券。
總結(jié)
 
                            
                        - 上一篇: 赛博猫咪游戏《Stray》宣布 12 月
- 下一篇: QEMU 再突破:成功模拟苹果第二代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