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装饰器(一)
要學習裝飾器,首先要知道閉包的東西。不過這里不再說閉包的東西了。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假如在公司有多個開發部門,A、B....。現在A部門開發出了一個功能,然后其他部門去調用A部門開發的功能。
比如: 如下f1、f2...,是由A部門來開發,然后其他部門使用。
def f1():print('f1')def f2():print("f2")...然后有一天根據業務需要,需要在每個方法添加驗證,也就是在執行功能前進行身份驗證。
這個時候想必大家心里也都有方法。
比如 在f1 函數里面直接修改該代碼加上驗證。或者把驗證方法提取出來,封裝成哥函數。在調用f1之前先調用驗證方法。如果用這兩方法來修改的話,那么在其他部門調用的時候也需要修改調用方法。
def f1():#驗證print('f1')上面的兩種方法中雖然能實現要求,但是寫代碼要遵循 開放封閉 原則,雖然在這個原則是?的?向對象開發,但是也適?于函數式編程,簡單來說,它規定已經實現的功能代碼不允許被修改,但可以被擴展。
我再說一種用閉包實現的方法。
def w1(fn):def inner():print("驗證中---")fn()return innerdef f1():print("f1")f1 = w1(f1) # 調用的時候也是使用 f1()說一下這個實現原理。
w1函數是要驗證的代碼,Python在解釋的時候從上到下掃描,然后開辟了兩個內存塊,并且有兩個變量 w1和f1分別指向對應的內存塊。(如上圖A所示)
在執行到 f1 = w1(f1) 的時候,w1函數里面還有個函數的定義,那么在 w1里面開辟一個內存(上圖右面w1里面藍色的框),并且里面有個變量f1。這個時候 w1(f1)?執行完后返回了inner函數的地址,也就是上圖右邊藍色框的地址,并且把f1函數的地址指向了藍色框。
所以根據上面的代碼在執行 f1() 的時候 首先執行f1新指向的藍色框,然后再執行藍色框里面指向的舊f1的代碼。
這樣就能達到在f1里面加上新的代碼了。其實這種方法就是閉包實現的,那么其實還有其他方法,也就是要說的裝飾器,首先開一下 用裝飾器怎么實現。
def w1(func):print("----------w1----------")def inner():print("inner")func()return inner@w1 def f1():print("f1")print("執行-------") f1()只需要在 f1函數定義前面加上 @w1 就行了。這就是裝飾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装饰器(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机器学习】图解机器学习中的 12 种交
- 下一篇: 【效率】推荐一款特别厉害的在线工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