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 8.7.3 黑暗模式_科技有意思 | 黑黑黑黑黑黑黑黑暗模式
不知從什么時候,手機上的黑暗模式成了系統的標配。
本來這只是系統中的一個功能,現在經過從iOS 13系統的終于支持、蘋果督促包括騰訊在內的開發者盡快適配,到一直不支持黑暗模式的微信也答應盡快開發相關功能,說得多了好像變成了一個必需品,不少用戶開始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一遍一遍刷著等待更新版本。
終于,微信更新了。
黑暗模式是什么?
我們這里所說的黑暗模式(或深色模式),并不是什么針對用戶的隱藏功能或是欺騙手段,而是在手機、電腦上以深色背景為主題的顏色UI搭配模式。這在早年間,也就是個QQ皮膚的概念,怎么就上升到了系統級的全民功能。
要說起這所謂的黑暗模式,在我們當下都在使用的圖形界面之前,是計算機顯示屏上的常態。看過《黑客帝國》吧?小時候見過DOS吧?那會兒的顯示器只支持單色顯示,就好像一塊方形霓虹燈,只能在黑屏上顯示單色字。直到后來彩色CRT顯示屏和圖形界面操作系統,蘋果率先使用了白色底色作為背景,慢慢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桌面。
現在人們為什么又反過頭想要回到黑色背景了呢?原因很多。
比如說以深色作為背景可以讓色彩顯得對比度更高,對于不同顏色的區分會更加明顯,比如股票交易圖中各種不同顏色的指標參數、程序員的代碼中用各種顏色標注的語法,都在暗色背景上可以更顯眼。
在色彩心理學中,黑色會向人們傳遞出高端、正式、名望等感覺,深色背景下的彩色點綴會讓人覺得設計效果更加優雅、高級,所以黑色以及黑白相間也一直是永久的流行色。
對于我們日常的手機、平板這些智能設備來說,黑底的應用自然可以讓我們這些夜貓子在晚上玩手機的時候不會刺瞎狗眼,像車云菌這種崽兒編,晚上寫稿的時候也能找到更多憋稿子的靈感。有人還說這對眼睛健康有幫助,這個咱車云菌就不知道了。
而另一個吸引我們的是黑暗模式下更省電。這主要是針對OLED屏幕來說,由于發光原理與LCD屏不同,OLED屏的自發光特性在越暗的地方就越省電,所以把整個背景換成黑的自然可以省不少電,有國外科技同行做實驗得出了30%的結果。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適配黑暗模式,幾乎涵蓋了大部分國內外主流應用。
從車云菌的個人經驗來看,看慣了白底的UI,再看經過重新設計后的黑色主題,自然是新鮮的。至少從iOS 13更新以來,車云菌一直在系統和支持黑暗模式的App中使用。而且雖然蘋果官方的“這是一種戲劇性的新外觀,可以幫助您專注于工作,以及營造一種無干擾的環境”說辭顯得有點扯,不過在黑底下重新設計的UI確實也讓人感到一定的獨特。
有了這么多的烘托,但驕傲的微信卻遲遲不適配黑暗模式,這猛然間從別的應用切過來感覺就像奧迪的大燈,這讓一心期待的用戶們急得想親自去找張小龍。原因眾說紛紜,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微信現在終于“改邪歸正”在iOS上的7.0.12版本推出了“深色模式”,可以跟隨手機系統變化。
黑暗模式適合車機嗎?
第一個支持黑暗模式的微信版本的體驗網上眾說紛紜,我們就不多說了。但由此,我們想到現在被稱作是“第四屏”的車機屏幕上,似乎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在車企們越來越重視車內智能化體驗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更大更多的屏幕、越來越有設計感的UI設計。黑暗模式顯然在手機上已經有了眾多的擁躉,那么車機屏幕呢?
我們捋了捋目前主流品牌的大部分產品,從自主品牌到豪華品牌,發現大部分車企在車機原生系統UI的設計上都是以深色為主的,包括理想、蔚來、廣汽、上汽、吉利、通用、馬自達、豐田、奧迪、寶馬、沃爾沃、林肯等等等等。
少數為白色底色背景,比如拜騰、特斯拉、小鵬,還有像路虎這樣有深有淺的,比如極光是白底UI、攬勝就是黑底UI。
從上面我們梳理的結果來看,很明顯,現在車企們在車機系統UI上已經不約而同選擇了黑色或深色作為背景色,包括現在兩大“投屏”系統——Carplay和Android Auto,也都是選擇了黑色背景。
所以相對來說,相當于車機本來顯示的就是黑暗模式。車機為啥就這么未卜先知地早就用上黑暗模式等著我們了呢?
最早的簡單原因是,因為大多數車輛內飾的顏色都是以黑色和深色為主,所以中控上的屏幕也用相近的顏色才不顯得突兀,而且搭配屏幕周圍黑色的玻璃面板,可以隱藏屏幕的邊緣,擴大視覺效果。
進一步說,車機屏幕和手機屏幕在使用場景上自然是不同的。手機主要以室內或室內外結合為主,而車機則基本上在室外的道路上,再加上出于駕駛安全的考慮,車機上的顯示內容需要有更明顯的辨識度,可以讓人一眼便知,黑色背景相對更合適。而且有調查顯示顏色太亮除了會讓我們眼睛發干之外也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讓人昏昏欲睡,這也是為什么即使有點low,現在許多液晶儀表盤還是會在背景里加上藍色來幫助我們保持注意力。
怎么才是舒適地“黑暗”?
那么已經是黑暗模式的車機到底好不好、合不合適呢?目前大多數品牌都這么干了的事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不過這還不夠。怎么才算一個好的黑暗模式。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深色背景的UI設計可以更加突出對比度、提高視覺辨識感,但最好是在正常光線下。如果在強光下或日照相對充足的地區,深色背景可能會受限于自身顏色和亮度反而會讓人看不清。同理,淺色背景同樣在夜晚也有類似光污染的問題。
所以,我們也就見到了目前許多車機界面都提供了主題、模式的自定義,或至少白天/夜晚模式的切換,通過手動、日出日落時間、大燈的開關或光感設備自動調節車機界面的背景色來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因此,好的車機UI最好可以支持自動或手動調節淺色/深色模式,尤其包括那些車機主界面就默認是地圖的系統。
當然, 好的黑暗模式自然不是簡單的顏色反轉或是替換背景而已,而是需要根據深色背景重新調整字體、重新設計圖標顏色搭配、利用深淺灰色打造有層次感的背景等等。比如無襯線字體在深色背景下就比有襯線字體要更有可讀性,字體和圖標之間要更注重留白和尺寸的講究,降低原本顏色的高飽和度或對顏色進行蒙版處理以降低視覺影響。
這一點,谷歌在材料設計的指導中給出了幾個示范性的原則:
- 不要使用 100% 黑色
- 使用不同層級的黑色和陰影來體現層次感
- 在黑暗模式下更換原先的顏色
- 創建一個新的,黑暗模式下的調色板
- 少量使用顏色避免花里胡哨
- 確保有足夠的對比度
另一種思路是不采用單一的背景顏色,比如福特現在最新的SYNC+系統,在背景色上采用上深下淺的漸變色,在視覺上采取一種折中的辦法,效果也還不錯。但顏色變化最好是單色的漸變,而不是一些背景圖案,過多的線條和色塊有時會更加干擾視線。
而面對越復雜的色彩區域,想要適配黑暗模式就越困難,尤其是面對路況實時變化、駕駛安全第一的車機來說。為了減輕工作量,我們也可以利用“語義化顏色”來改變UI。簡單來說就是根據用途來描述各個元素UI,而不是單一的具體顏色值,這樣可以有更高質量的效果,還可以大大減輕背后的代碼工作量。
不過無論是深色還是淺色、黑暗模式還是光明模式,其實都不重要,最終肯定還是要為用戶服務,只要做得滿足視覺要求、足夠好看,就肯定不是個差UI。隨著座艙內部智能化和人機交互的進一步發展,我們相信在視覺呈現上一定還會有更多更高級的玩法出現。
車云小結
其實微信的這個黑暗模式在內部很早就已經開始開發測試了,也并不就是因為蘋果的敦促加上用戶在微博上的各種喊話。所以,其實人家做軟件的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在,我們作為使用軟件的用戶也不必替別人操心。同樣的,我們在探討車機的時候,主機廠的研發人員也在按自己的節奏推陳出新,我們能看到的往往也只是待發布的眾多新功能的冰山一角。
人機交互是門學問,用戶和張小龍們少了誰都不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rt 8.7.3 黑暗模式_科技有意思 | 黑黑黑黑黑黑黑黑暗模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pan 里面的文字不显示_“无糖饮料”
- 下一篇: oracle获取登录名,oracle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