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入门篇
什么是ajax
AJAX即“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異步的JavaScript與XML技術),指的是一套綜合了多項技術的瀏覽器端網頁開發技術。Ajax的概念由杰西·詹姆士·賈瑞特所提出[1]。
傳統的Web應用允許用戶端填寫表單(form),當提交表單時就向網頁服務器發送一個請求。服務器接收并處理傳來的表單,然后送回一個新的網頁,但這個做法浪費了許多帶寬,因為在前后兩個頁面中的大部分HTML碼往往是相同的。由于每次應用的溝通都需要向服務器發送請求,應用的回應時間依賴于服務器的回應時間。這導致了用戶界面的回應比本機應用慢得多。
與此不同,AJAX應用可以僅向服務器發送并取回必須的數據,并在客戶端采用JavaScript處理來自服務器的回應。因為在服務器和瀏覽器之間交換的數據大量減少,服務器回應更快了。同時,很多的處理工作可以在發出請求的客戶端機器上完成,因此Web服務器的負荷也減少了。
類似于DHTML或LAMP,AJAX不是指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是有機地利用了一系列相關的技術。雖然其名稱包含XML,但實際上數據格式可以由JSON代替,進一步減少數據量,形成所謂的AJAJ。而客戶端與服務器也并不需要異步。一些基于AJAX的“派生/合成”式(derivative/composite)的技術也正在出現,如AFLAX
--------來自維基百科
XMLHttpRequest對象
創建XMLHttpRequest對象
var httpRequest=new XMLHttpRequest();XMLHttpResquest對象的一些方法
| open(method,url,async) | 規定請求的類型、URL 以及是否異步處理請求 |
| 請求的類型:GET或者POST | |
| url:請求的文件在文件在服務器上的位置 | |
| async:true或者false,代表著異步或者同步 | |
| send(String ) | 將請求發送到服務器 |
| String:僅用于 POST 請求 | |
| setRequestHeader(header,value) | 使用POST來提交信息要添加 HTTP 頭 |
| header:規定頭的名稱 | |
| value:規定頭的值 | |
| responseText | 獲得字符串形式的響應數據 |
| responseXML | 獲得 XML 形式的響應數據 |
|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 | 請求狀態改變的事件觸發器大概指的是 回調函數 |
| readyState | 存有 XMLHttpRequest 的狀態。從 0 到 4 發生變化。 |
| status | 200: “OK” ,404:未找到頁面 |
readyState
隨手案例
目錄
index.jsp代碼
text.txt文件
演示結果
局部交互數據,不刷新界面。總結
- 上一篇: Ubuntu16.04安装Hadoop+
- 下一篇: Kafka集群部署搭建完美标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