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之前是什么想法
基督教之前是什么想法
從宇宙的創造開始我們的討論似乎再合適不過。《圣經》有關世界創造的說法,清楚地呈現 了希伯萊人心目中人與動物的關系是怎么回事。神話反映現實,這是一個淋漓盡致的例子:
天主說:“地上要生出各種生物,即各種牲畜、爬蟲和野獸!”事就這樣成 了。天主于是造了各種野獸、各種牲畜和地上所有的各種爬蟲。天主看了認為好。天主說: “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叫他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牲畜、各種 野獸、在地上爬行的各種爬蟲。”天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 :造了一男一女。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 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
《圣經》告訴我們,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我們無妨說這是人按照自己 的形象造神。無論是哪個說法,都給人類在宇宙中賦予一個特殊的位置,是一切有生命的事 物中唯一像神的東西。不僅如此,《圣經》還明言神讓人主宰一切生物。不錯,在伊甸園里 ,這種支配關系并不及于殺死其它動物食用?!秳撌兰o》一章二十九節提到,起先人類靠菜 蔬與樹上的果實維生;伊甸園也往往被描述成一片和平景象,任何殺戮場面應該都是格格不 入的。人類統治一切,不過在這個地上樂園里,他的統治算是一種仁慈的專制。
到了人類墮落之后(《圣經》把人類墮落的責任歸諸一個女人與一只動物),屠殺動物顯然獲 得允許。神把亞當與夏娃趕出伊甸園時,親自給他們穿上了動物皮毛。他們的兒子亞伯是個 牧羊人,并且用羊向上帝獻祭。后來大洪水襲來,為了懲罰人的邪惡,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遭 消滅,洪水退了之后,諾亞用“各種潔凈的牲畜和各種潔凈的飛禽”做為全燔祭,感謝上帝 。神則祝福諾亞,給人的主宰地位做了定案的認可:
天主祝福諾亞和他的兒子:“你們要滋生繁殖,充滿大地。地上的各種野 獸,天空的各種飛鳥,地上的各種爬蟲和水中的各種游魚,都要對你們表示驚恐畏懼;這一 切都已交在你們手中。凡有生命的動物,都可作你們的食物;我將這一切賜給你們,有如以 前賜給你們蔬菜一樣。”
古希伯萊文獻對人類以外動物的基本態度盡見于此。耐人尋味的暗示再度出現:在最初的純 潔天真狀態里,人是素食者,只吃“菜蔬”,可是歷經墮落、隨之而來的邪惡以及洪水以 后,人類獲得允許開始將動物列為食物。這種許可顯然肯定人類居于主宰的地位無疑,不過 一路較為慈悲的想法,有時候仍然冒出來。先知以賽亞譴責用動物獻祭,《以賽亞書》更描 繪了一幅美好的景象,豺狼將與羔羊共處、獅子將與牛一樣吃草,“在我的整個圣山上,再 沒有誰作惡,也沒有誰害誰”(十一章)。不過這些話是烏托邦式的遠景,而不是必須當下遵 行的誡命?!妒ソ洝放f約里另外一些片段經文,也鼓勵對動物有某種程度的仁慈,若是根據這些說法,《圣經》似乎禁止恣意而無意義的殘虐行為,而所謂“支配主宰”,意思其實更 接近“管理照料”:人類須為交在他們統治下動物的照顧與福祉向上帝負責。不過,對于《 創世紀》里定下的大體觀點,認為人類乃是神造萬物的頂尖、從神得到了屠殺和食用其它動 物的權利,并沒有嚴重的挑戰存在。
西方思想的第二個古老傳統,就是希臘的傳統。原本,希臘思想有多種趨勢相互沖突。它并 非同質一體,而是區分為許多學派,各自從某位偉大祖師的思想里道出自己的基本學說。畢 達哥拉斯(Pythagoras,580——500 BC)便是這樣的一位祖師;他是素食主義者,并且鼓勵大 門 徒尊重動物,原因似乎是他相信人死之后靈魂會變為動物。不過古希臘最重要的學派,當推 柏拉圖和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學派。
大家都知道亞里士多德支持奴隸制度;他認為有些人天生性質便是奴隸,奴隸的地位對他們 來說既正當也有利。我指出這一點,目的不在于否定亞里士多德,而是因為這是了解他對 于動物之態度的關鍵所在。亞里士多德主張動物是為了成就人類的目的而存在,雖然他不同 于《創世紀》的作者,并不認為人類與其它動物之間必定有無可跨越的鴻溝。
亞里士多德從不否認人也是一種動物;事實上,他將人界定為“理性的動物”。不過,具有 共同的動物本性,不足以證明應該受到平等的考慮。對亞里士多德來說,天生本性為奴隸的 人無疑也是人,并且和人一樣會感受到愉悅與疼痛;可是因為根據假定,奴隸的推理能力遜 于 自由人,亞里士多德認為奴隸乃是“活的工具”。
他公開坦然地在同一句話里把這兩個因素 并陳:奴隸者,“雖然仍是人,卻也是一件財產。”如果人與人之間理知能力的差異便足以令某些人為主人、另一些人為奴隸,亞里士多德顯然 也會認定人類支配動物的權利理所當然,又豈需要費詞論證。他認為,大自然萬有基本上便 是一套階層結構,理知能力較低者存在,是為了理知能力較高者之用:
植物為著動物存在,動物又為著人類而存在——家畜類為著人的役用和食 用,野獸(至少其中多數)為了人的食用及其它生活用度,例如穿著和用具。
由于自然造物不會沒有目的或者徒勞,她創造一切動物乃是為了人類絕無 可疑。亞里士多德的看法,而不是畢達哥拉斯的看法,日后構成了西方傳統的一個部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基督教之前是什么想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把运河藏起来
- 下一篇: Ventana 携手 Imagin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