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9-2016.05.05这周工作时间和内容
這周的學習內容:這周我還和平常一樣,上了三個小時的課,下課用一個小時來鞏固自己的學習的知識,然后對自己學習的內容加以深化,其實我自己對于學習是懶的,懶的學,懶的動,每次上課雖然說不上特別的認真聽,但是老師讓學習的,讓做的我也沒有落下,估計是我自己對學習太過于懶惰了,很多東西就是不知道,也不明白,從第一節開始,自己的落下了,一直到現在,總有些東西是不明白,就像這周吧,這周課學習了ER圖和狀態圖,我對于這個ER圖就不是那么的熟悉了,之前的學期,學習過數據庫等等,在交課程報告的時候也有做過ER圖,可是每次做的都不好,也不對,每次都是看別的同學的,自己改,到現在也沒有理解了ER圖的真正的畫法,自己對題目中的條件,關系都屢不清,怎么能畫對ER圖呢?所以我也正在努力中,希望自己可以慢慢的改掉在學習方面的懶惰,希望自己可以認認真真的學習每一個不懂的問題。
這周的閱讀內容:等價類的劃分:有兩種不同的情況,1.有效等價類:對于程序規格說明來說,有效等價類是合理的,是有意義的輸入數據構成的集合。利用它,可以檢驗程序是否實現了規格說明預先的功能和性能。2.無效等價類:對于程序規格說明來說,無效等價類的不合理的,是無意義的輸入數據構成的集合。利用它,可以檢查程序的功能和性能的實現是否有不符合規格說明要求的地方。在測試用例時,要同時考慮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的設計。。軟件不能只接收合理的數據,還要能經受意外的考驗,接收無效的或不合理的數據,這樣獲得的軟件才能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劃分等價類的原則:1.按區間劃分:如果可能的輸入數據屬于一個取值范圍或值的個數限制范圍,則可以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和倆個無效等價類。2.按數值劃分:如果規定了輸入數據的一組值,并且程序要對每個輸入值進行處理,則可為每一個輸入值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此外,針對這組值確立一個無效等價類,它是所有不允許的輸入值的集合。3.按數值集劃分:如果可能的輸入數據屬于一個值的集合,或者必須滿足“必須如何”條件,則可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4.按限制條件或規則劃分:如果規定了輸入數據必須遵守的規則或限制條件,則可以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符合規則)和若干個無效等價類。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GL950225/p/546273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6.04.29-2016.05.05这周工作时间和内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aven学习笔记(二)】Maven的
- 下一篇: 过滤器,绑定事件,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