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图标的意思_冬奥体育图标设计团队负责人林存真:每一个图标要画100稿以上...
林存真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北京冬奧會體育圖標設計團隊負責人。
12月31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圖標正式發布。在體育圖標發布前夕,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冬奧會體育圖標設計團隊的負責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林存真。
她向記者表示,體育圖標與會徽的設計思路都以“文字”為創意來源,體現了創意上的一脈相承。同時,篆刻的刀法比起筆法更具力量感。
新京報:體育圖標的最終方案是如何確定的?
林存真:最開始出的最初的創意方案將近有20個方向。無論從冰雪運動,還是從圖形創意,還是從文化淵源。我們找了很多跟過年相關的,甚至還有剪紙、皮影方向的嘗試,也出了一些成套的方案,將近20套。
我們拿來對比、跟專家討論,也跟組委會領導做了深入的溝通。最后把方向鎖定在文字上。有兩個重要的原因支撐我們選擇文字。一方面,冬奧會體育圖標是冬奧會形象景觀非常重要的核心元素。它在整個冬奧會形象景觀體系里,應該保持思想脈胳上的一致。比如說,會徽就是以文字為創意來源的。所以我們要根據文化背景的統一性,來做體育圖標。
另一個原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體育圖標的創意也來自文字。我們想能不能在體育圖標的創意上和夏奧會有一個呼應,體現北京雙奧之城。也通過冬奧、夏奧的平臺,來展現源遠流長的文化。
新京報:你個人喜歡篆刻這種創意嗎?是如何想到用篆刻來呈現體育圖標的?
林存真:我還是很喜歡的。
最開始的創意沒有落在篆刻上,最開始是書法。這也和整個形象景觀體系有關。會徽就是文字,是書法類的圖形。到體育圖標,我們就想著用一個理念來做。最開始我們就嘗試書法方向。但是大家都知道,冰雪運動是速度和力量的體現。我們在做書法的嘗試的時候,有的圖標還可以,但有的會覺得力量不夠。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就發現能不能用篆刻來體現。
比如冰球這個項目的體育圖標,開始畫這個圖形的時候就特別像文字。當時組委會里有一個匈牙利的競賽顧問,它是冰球項目的顧問。我們做體育圖標,做出來一幅就會跟體育專家去探討,到底是不是完美地、正確地表達了這個體育項目。我們設計過程中也跟體育部的專家有特別密切的溝通。
當時我們畫出冰球這個圖標的時候,這位競賽顧問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不是文字啊。但是冰球這個項目非常有力量感,它在比賽中有激烈的沖撞,用毛筆很難把比賽中的激烈的力量表達表現出來。我們就想到篆刻,筆法和刀法比較的話,刀法的力量感更強。同時,由于刀和石頭的關系,會出現有很意思的邊緣結構。所以,當時我們就決定嘗試篆刻這個思路。
新京報:這套體育圖標最想表達什么?
林存真:我們做這個圖標,最想體現的還是圖標背后的文化體系。我們通過奧運會這樣的平臺向全世界展現中國的形象。通過體育圖標怎么把中國的文化,包括我們的現代感、傳統和時尚,傳遞給世界。
比如我們的圖標,大家會想象它會很強地再現運動。但是圖標總是要有一個風格。往屆的圖標更多地就是再現運動本身。2008年,我們開啟了文化和運動結合的再現思路。我們現在依然延續2008年的文化和體育的結合。
中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有象形文字的基礎,就有了再現人物形態的基礎。我們確定了文字這個圖標形態后,第一時間去了中國歷史研究院。我們從甲骨文,以及更早期的符號來研究我國的文字。我們就研究怎樣使用文字最準確,包括用怎樣的結構,怎樣的筆法,怎樣的章法,怎樣的筆型,來讓大家看起來這就有中國文字的感覺,又讀不出它是什么字。如果你用一個字來表現一個體育項目這很復雜,用一個字來表達一個體育運動會比復雜。我們通過一種有文字感覺的形象,用文字的結構、篆刻的藝術來表現中國文化。
體育圖標就是一個窗口。大家看到了、喜歡它了就會去了解它,在了解的過程中就會去了解中國文化。
新京報:圖標設計完成經歷了多久?過程是怎樣的?
林存真:最開始畫這個圖標對設計師有一個要求。做這個圖標前,每一個圖標必須要在100稿以上。手上有這個感覺,你才能畫出來。圖形是高度抽象、概括的。概括的每一個轉折,都要跟運動員的動作有很強的關聯的。比如一條線,它的角度是什么,它的粗細、長短,其實都是高度提煉概括運動的。如果不了解這項運動,沒有很強的圖形能力就很難畫出來。
有的圖形出來比較快,可能一兩百稿就能出來一個。有的圖形,幾個人畫了上千稿,分頭畫,每個人好幾百稿,都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比如大道速滑。我們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一個側面形態。我們想,大家很難區分大道速滑和短道速滑。我們就想最大程度地區分它們。最開始短道速滑的圖標也是側面的。我們就跟體育部的專家研究,更好地把兩個項目區分開。我們就把短道放成2個人,大道畫成正面。
用正面表達就要要有頭、手、肘、腿,它是有透視的。怎么在抽象的小圖形里把人的狀態,把人的發力、胳膊和胸用空間的狀態表達出來,這個特別難。還有畫在前面的腿和畫在后面的腿的關系。大家看圖形的時候看不到腿彎了一個膝蓋,因為這個彎了的膝蓋是正對著你的。所以怎么讓人意識到它是一個彎的圖形,在腦子里去還原它,這就花了我們很多時間去調整。
新京報:從會徽到體育圖標,從書法到篆刻,你如何理解其中的一致性和發展性?
林存真:會徽和體育圖標的淵源都是文字。會徽是兩個,體育圖標是30個。怎么把30個圖形系統化,我們借了很多文字的設計方法。比如怎么建構它的筆法、章法,怎么調整它的筆型。我們都會有一套從文字來做設計的結構邏輯。
做會徽設計,它只有2個圖形,它特別容易協調起來。會徽是行書的狀態,有非常靈動的感覺,非常飄逸。但篆刻不會有飄逸的感覺,畢竟是刀出來的,圖形整個的感覺就會不一樣。
在體育圖標的設計過程中,我們也在思考篆刻和設計的關系。篆刻是個很古老的藝術,現在除了藝術創作,我們生活中都不太常用印章。很多年輕人不是特別了解,也不會用到章。我們在想,怎么讓篆刻在年輕人心里激起一些小的浪花,讓他們覺得篆刻依然可以時尚起來。
我們也特意選擇了一位年輕的篆刻家。這位篆刻家既了解設計,也了解篆刻。這個體育圖標可以說是我們倆配合做的,他篆刻,我調整圖形。漢印是白圖形很大的,它是線條很粗、很古樸的一種藝術。我們在追求漢印風格去做這個設計,但線條粗了后又發現冰雪運動的力量感又比較弱。所以我們當時做這個設計做了非常多的調整,線條從粗到細就做了一串等級變化,看哪個更好。刻出來,再修改,不滿意,再修改。
這樣我們最終成形的這組圖標既有古代篆刻的風格,又滿足現代圖形設計的要求。這也是我們的一種嘗試,讓古老的藝術和設計完美結合。也通過這一個方式,讓更多更時尚的東西去再現傳統。
同時我們也在做動態的體育圖標,讓篆刻動起來,讓年輕人喜歡上這種時尚的篆刻。把動感的動作放到圖形里來。動態的體育圖標我們會用在移動終端的小視頻上,在我們體育圖標發布的現場,也會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彩蛋。東京就出現了動態的體育圖標。
新京報:談談體育圖標的使用、及其色彩選用。
林存真:歷屆奧運會都會有體育圖標,體育圖標是奧運會的標配。每一個體育運動都會對應一個標識符號,用此來表達這一體育圖標。所以每一屆體育圖標都受全球的運動愛好者和國際運動組織的關注。我們在跟IOC聯系的時候,他們特別強調國際體聯的關注度,因為圖標跟運動緊密相聯。大家看電視轉播的時候,每一個運動出成績,小成績的旁邊都會有這個體育圖標。在場館里也會有體育圖標的呈現,還有宣傳、教育都有很強的聯系。它就是在各個媒介上表達體育運動。
圖標的主色是用了我們色彩系統中五個主色之一——霞光紅。這個色彩的淵源是朱砂色,朱砂色也是印泥的主要原料,它呼應了整個色彩系統,也契合篆刻文化。到我們后期,圖標是可以有非常豐富的色彩體現的。在場館里,在特許商品,在多媒體交互,它可以是多彩的,我們現在也嘗試用冰雕在做。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陳思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各个图标的意思_冬奥体育图标设计团队负责人林存真:每一个图标要画100稿以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8怎么拆分硬盘 拆分硬盘:Win8
- 下一篇: 计算机在岗位上的应用,计算机岗位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