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生意不好与电商无关 和这3个原因有关
對于每一個實體店商家來說,都會把倒閉的原因指向馬云,大家都會認為是電商對實體的沖擊,才導致實體店大量倒閉。其實這種看法是比較片面的,因為在流量紅利消失以后,電商同樣也遭遇倒閉的危機,真正靠電商能夠賺錢的不足5%。
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實體店想要提升業績,靠的是增量。比如可以通過發宣傳單,做促銷活動,利用喇叭吆喝叫賣,就是利用一切的資源和方法,把附近的客戶吸引進店消費。
隨著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加劇,單純靠吸引客流量來產生交易,已經無法達到業績增長的目的。
首先是在今天發布宣傳單,已經沒有什么效果了,即便全員出動,每天都發宣傳單,1000份有一個成交就不錯了。但問題是即便是成交了,付出的成本和獲取的回報也是不成正比的。
這是因為我們的思維還停留在賣貨階段,大家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去獲客,賣貨賺錢的時候,消費者并不會買賬。
雖然互聯網的確對實體行業造成了沖擊,但是也同樣有很多傳統品牌結合電商將生意規模做得更大了,而那些不懂得變通、一味排斥電商的品牌才會走向衰敗。造成實體店倒閉的原因其實還有如下幾點:
首先就是日益增長的租金,相較于10年前,現在的房租成本翻了10幾倍,黃金地段的租金更高,有些店雖然生意很好,但是刨除租金之后就所剩無幾了,很多人覺得自己在“房東打工”。
其次人工成本也在增加。現在雇店員工資起步都非常高,太低了沒人愿意來,太高了又不劃算,而且人工成本每年都在增長,規模不大的實體店主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另外,老百姓們的消費力也在減少,因為大家的精力都放在買房上了,一個家庭70%的資產都堆在房產上,自然是沒多余的資金消費了。
反過來說,要是電商真的沒了,實體生意就能好起來?當然不會,如果電商沒了那也是有更好的消費模式替代了它,絕對不會出現電商沒了實體店鋪就好起來的情況,因為消費者會有更好的選擇。
實體店的倒閉潮與其說是電商影響到不如說是消費者的本能選擇。
拋開疫情影響,如果實體店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相信就是價格高些,還是有消費者能夠認同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实体店生意不好与电商无关 和这3个原因有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股票5线之上买,3线之下卖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 C语言小游戏 ——推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