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他即是自护
釋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薩羅國游化時,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邊的身恕林中對比丘們開示:
;過去,有一位表演特技的爬竿技師,他在肩上豎起一根幢竿,對他的徒弟們說:‘你們爬至我肩上的幢時,要善護念幢下豎竿的我,我也會在底下保護你們,師徒彼此相互扶持,以此特技巡回表演、游戲,令觀眾歡喜,就能獲得財利。’
幢技師的徒弟回答:‘老師,不是像您所說的,應該是各自保護好自己,安全地在幢旗上表演、游戲,讓觀眾看了歡喜,便能多得財利,自身得以安隱而下。’
幢技師回答:‘沒錯,正如你所說,我們應各自保護好自己。不過,這與我所說的意思是一樣的,保護自己的同時就保護了他人;護念他人的同時也護念了自己。各自關照注意自己的心念,在修正、學習、體證中,也是在護念他人,所以說自護即是護他。什么是護他即是自護呢?不令眾生心生恐怖、不違逆、惹惱眾生、不傷害眾生,慈心悲憫眾生,因此護他即是自護。’
是故,比丘們!應當如是學習。善護念自己的人要修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不凈,如此修習斷除執(zhí)著常、樂、我、凈的煩惱,即是善護念自己。善護念他人者也要修四念處,煩惱斷除便不會再觸惱他人,如此即是善護念他人。比丘們!應當如是學習。護念自己者應當修習四念處,護他者亦應以修四念處為基礎。
諸比丘們聽佛開示后,皆發(fā)歡喜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四(六一九)》
省思:
;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擾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能度世。這是提醒修行人二六時中都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守口攝意身莫犯是自護,莫擾一切諸有情是護他。在規(guī)范自己身口意的當下,也是護念眾生的慈悲行。
佛說:;有眾生才有菩薩,菩薩行利益眾生之事,才能圓滿六度萬行。
因此,能以自覺、覺他、慈悲、圓融的智慧成就眾生,令眾生調(diào)伏煩惱,同時也是對自我善加護念的自利之行。總結
                            
                        - 上一篇: 揭秘泰国虎庙丑闻背后:僧人拜金的恶果
 - 下一篇: 把面条卖到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