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生成树(RSTP)和传统生成树(STP)的区别(华为数通HCIE认证面试真题)...
快速生成樹(RSTP,802.1w)和生成樹(STP,802.1D)的區別總結
1、最重要的區別即快速收斂(最本質在于BPDU結構的變化)
A、RSTP的proposal和aggrement機制(發生在點到點鏈路)
B、根端口快速切換機制
如果網絡中一個根端口失效,那么網絡中最優的Alternate端口將成為根端口,進入Forwarding狀態。因為通過這個Alternate端口連接的網段上必然有個指定端口可以通往根橋。
這種產生新的根端口的過程會引發拓撲變化,詳細描述請見RSTP技術細節中的RSTP拓撲變化處理
C、邊緣端口定義(見第三點)
2、端口角色的增加(RP、DP、AP,現在增加一個backup端口-也可以把AP說成是端口角色的增加)
3、端口狀態的變遷(五種變為3種,disable和LIS被去掉-->discarding)
邊緣端口的定義。edge port,連接主機或者路由器的接入接口,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trunk鏈路(在802.1D是補丁,在802.1w是定義的邊緣端口。命令是相同的);如果在一個邊緣端口收到了BPDU,那么將失去快速轉換的能力,會過度到一個標準的STP的轉換(LIS---LRN---FWD)
4、配置(configure)BPDU的處理變化
拓撲穩定后,配置BPDU報文的發送方式
STP中拓撲穩定后,根橋按照Hello Timer規定的時間間隔發送最優的配置BPDU。其他非根橋設備在收到上游設備發送過來的配置BPDU后,才會觸發發出配置BPDU,此方式使得STP協議計算復雜且緩慢。
RSTP對此進行了改進,即在拓撲穩定后,無論非根橋設備是否接收到根橋傳來的配置BPDU報文,非根橋設備仍然按照Hello Timer規定的時間間隔發送配置BPDU,該行為完全由每臺設備自主進行。
更短的BPDU超時計時
如果一個端口連續3個Hello Time時間內沒有收到上游設備發送過來的配置BPDU,那么該設備認為與此鄰居之間的協商失敗。而不像STP那樣需要先等待一個Max Age(20S)
處理次等BPDU
當一個端口收到上游的指定橋發來的RST BPDU報文時,該端口會將自身存儲的RST BPDU與收到的RST BPDU進行比較。
如果該端口存儲的RST BPDU的優先級高于收到的RST BPDU,那么該端口會直接丟棄收到的RST BPDU,立即回應自身存儲的RST BPDU。當上游設備收到下游設備回應的RST BPDU后,上游設備會根據收到的RST BPDU報文中相應的字段立即更新自己存儲的RST BPDU。
由此,RSTP處理次等BPDU報文不再依賴于任何定時器通過超時解決拓撲收斂,從而加快了拓撲收斂。
5、拓撲改變的處理
RSTP拓撲變化處理
在RSTP中檢測拓撲是否發生變化只有一個標準:一個非邊緣端口遷移到Forwarding狀態。
一旦檢測到拓撲發生變化,將進行如下處理:
A.首先清空狀態發生變化的端口上學習到的MAC地址。
B.同時在2倍的hello time時間內不斷向非邊緣端口發送TC置位的RST BPDU。
C.其他設備收到TC置位的RST BPDU后,清空其他所有端口學習到的MAC地址(除了收到RST BPDU的端口)。同時也會從自己的非邊緣端口和根端口向外泛洪TC置位的RST BPDU。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enderjoe/204739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快速生成树(RSTP)和传统生成树(STP)的区别(华为数通HCIE认证面试真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rontab使用详解
- 下一篇: 将不确定变为确定~trans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