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JMeter初次使用总结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原创]JMeter初次使用总结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引言
最近開發 java 后端項目,對外提供Restful API接口,完整功能開發現已完成。 目前通過單測(68%行覆蓋率)已保證業務邏輯正確性,同時也嘗試使用JMeter進行壓力測試以保證并發性能,現做一些梳理與總結構建Http接口測試步驟
1、創建一個線程組A 2、在線程組A中創建一個Sampler/Http請求 3、選擇新建的http請求,設置服務地址、端口、請求uri、請求參數等 4、線程組配置 如希望測試上述接口并發調用性能,考慮創建100個線程,每個線程調用接口10次,則對線程組做如下配置 5、此時點擊工具欄中的“啟動”,即可實際發送http請求 一般情況我們需要對驗證返回結果,因此增加 “響應斷言”:驗證返回數據是否符合預期 “查看結果樹”:展示API請求結果及響應斷言驗證結果 “用表格查看結果” :表格形式呈現API請求耗時、狀態碼、數據大小等(可批量調用接口查看平均耗時) (這幾項元素可以直接放在測試計劃中,若針對接口調用需要在“響應斷言”中做特殊值驗證,則應將該響應斷言置于線程組中) 6、添加“響應斷言”,驗證返回的json數據中包含xxx 7、添加“查看結果樹”,查看API調用是否成功 8、添加“用表格查看結果”,查看API請求耗時 工具欄“清理”清除結果 9、現已完成一個測試用例 當有多個線程組后(對應多個壓測用例),可以使用ctrl+t快速切換線程組狀態(禁用/啟用),每次執行測試時可以僅開啟一個測試用例實際操作需注意的細節列舉如下
1、服務接口僅接受json格式數據,需要設定header信息 在線程組中添加Http信息頭管理器 添加Content-Type參數,值為application/json,如下 2、構建隨機值參數 某接口接受的一個請求參數,不允許重復 添加隨機變量 訂單id,使用隨機數 編輯HTTP請求,Body Data中描述的json數據中引用隨機變量初次使用總結
1、可以線程組為粒度定制測試用例 2、構建并發請求極其方便,可以表格形式直觀查看請求耗時 3、測試計劃為xml格式文本,可入版本庫進行維護 其他功能等待以后有機會再來發掘~~ 其他Jmeter相關資料 Jmeter基礎之---jmeter基礎概念? http://www.cnblogs.com/fnng/archive/2012/12/21/2828440.html?JMeter基礎之一 一個簡單的性能測試?
http://www.cnblogs.com/fnng/archive/2012/12/22/2829479.html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gods/p/4211914.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JMeter初次使用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 下一篇: sigaction函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