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do 自定义VHDL的IP核
自定義VHDL的IP核
本文介紹基于VHDL語言的IP核的創建。
說明:使用軟件版本為Vivado 2019.2
文章目錄
- 自定義VHDL的IP核
- 一、創建IP核
- 1.1 創建IP核管理工程
- 1.2 設置IP核管理工程
- 1.3 設置IP核
- 二、編輯IP核
- 2.1 打開IP核工程
- 2.2 編輯IP核頂層文件
- 2.3 自定義IP核inst文件
- 三、完成IP核封裝配置
- 說明
一、創建IP核
1.1 創建IP核管理工程
打開 Vivado ,在 Tasks 下點擊 Manage IP ,選擇 New IP Location:
1.2 設置IP核管理工程
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 Next ,
選擇你需要的目標芯片,目標語言選擇 VHDL ,選擇保存IP核工程的地址。
點擊 Finish, 完成設置。軟件會自動在你選擇的目錄下創建以下文件夾:
1.3 設置IP核
點擊菜單欄中的 Tools ,在下拉菜單中選擇 Create and Package New IP。
彈出的窗口選擇 Next,
選擇 Create AXI4 Peripheral,點擊 Next。
設置你自己的IP核名稱、版本號、顯示名稱和描述等,一般地址(IP location)選擇默認即可。接下來點擊 Next,
根據自己的需要,修改接口名稱、類型、數據寬度和寄存器數量。建議數據寬度采用32位。設置完畢后點擊 Next。
選擇 Add IP to the repository,點擊Finish。
此時IP核管理工程中,IP Catalog 中就會增加你剛創建的IP核。
二、編輯IP核
2.1 打開IP核工程
右擊自定義的IP核,在下拉菜單中選擇 Edit in IP Packager。
此時彈出提示窗口,可以選擇IP核工程的名稱和位置,此處選擇默認。
點擊 OK,軟件自動打開 IP核編輯工程。
2.2 編輯IP核頂層文件
雙擊藍色框中的文件“****_v1_0.vhd”,打開IP核頂層文件,
在頂層文件的第8行可以輸入用戶自定義的常量,在第19行可以輸入用戶自定義的輸入輸出接口。
用戶自定義內容示例,(常量N、接口user_pin0和user_pin2示例)
在頂層文件的59行,根據需要添加端口。
在頂層文件的96行,用戶添加自己的邏輯接口的映射。
在頂層文件的116行,用戶可以添加自己的邏輯。
2.3 自定義IP核inst文件
在 Sources 窗口中點擊頂層文件,此時展開出現了***_v1_0_S0_AXI_Lite_inst,雙擊打開,
與頂層文件一樣,在inst文件第8行和第19行,用戶可以根據自定義的邏輯輸入相關內容。
在inst文件的124行、signal和begin之間,輸入用戶自定義的邏輯器件,
在inst文件的倒數第5行,添加用戶自定義邏輯,并把信號對應的映射配置好。
最后將用戶測試號的自定義的邏輯文件添加到工程中。
三、完成IP核封裝配置
該部分配置可以參考網絡資料,此處不再贅述。
說明
對VHDL語言有一定了解之后,可以很方便地理解和編輯自定義IP核。
IP核的使用此處不做說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Vivado 自定义VHDL的IP核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R# 58294 Zynq-7000
- 下一篇: 17章 SPI控制器(XIlinx 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