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即将大三的小伙子在疫情期间的思考与总结
文章目錄
- 1. 前言
- 2. 為什么寫博客?
- 3. 聊聊我對學習方法的感悟
- 4. 看書還是看視頻學習?
- 5. 對于日益繁雜的公眾號與博客文章
- 6. 修煉九陽神功,打通任督二脈
- 7. 關于愛情,只字不提?
- 8. 聊聊班級工作與學生會工作
- 9. 尾聲
1. 前言
現在是2020年8月27日晚20:13分,從未想過有一天我會對我最不喜歡的文字相關的東西會上心。
在我的記憶中,我是非常不喜歡與文字相關的東西,更別提寫文章或是寫心得了。也不知從何時起走上了這條路,我相信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將此博客至少寫十年,將這十年的技術積累與程序人生記錄下來,目前已申請十年之約。一來作為自己的業余愛好,二來開源分享,希望所寫文章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這是我第一次寫總結。本來我是想在年末寫一篇總結的,但因為這一次由于疫情原因在家呆了這大半年,學到很多,收獲很多,感觸很多,所以想記錄下來,作為我這大半年在家的總結,讓短暫存在的思維靈感得以保存下來,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經歷和分享對有需要的人有所幫助叭。
這篇文章可能比較雜,會分為幾個標題來寫,內容包含學習收獲以及人生的思考。
2. 為什么寫博客?
其實原因很簡單,經常有時候會碰見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我曾經解決過,但是再次碰到時我卻不記得怎么解決了。再次搜博客叭,花費很多時間,有時候大多數的解決方案又是錯的,而且很多文章復制來復制去連錯誤都一模一樣。再就是有時候對一個知識點理解的比較深刻,但是當時沒有記錄下來,導致下一次去使用這個知識點去寫東西的時候一臉懵逼,沒有頭緒,感覺忘光了,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寫,為什么會報錯。
因為上述問題,寫筆記寫博客就變得無比重要了,其實單純的寫筆記就可以了,但是為什么要寫博客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筆記是私人的,博客是開源的。我們在享受他人分享知識成果、解決方案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可以為這個開源的世界貢獻一點,去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感,讓更多的人受益。
因為博客是寫給別人看的,所以寫博客會比較費時,要組織語言和行文結構,要搜索查詢各種資料,有時候甚至要花掉好幾個小時或者幾天時間去寫一篇文章。但是就是在這樣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也便于日后回顧,對他人對自己都是有好處的。同時寫的博客有人看,有人點贊,有粉絲,也會正向的激勵自己去寫博客,去記錄,去分享。而私人筆記則沒有這樣的正向激勵,也就自己寫寫看看,比較隨意。
我在疫情期間,跟著學校課程就寫了很多的博客筆記,雖然只是簡單的把知識點總結歸納了一下,剛開始寫一般都入門級,等慢慢積累沉淀多了,再寫更加高級的深入原理部分,比如手撕源碼,徒手寫框架,哈哈,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了。雖然剛開始寫的簡單點,但是對我日后看相關的書籍和提高奠定了基礎,有時候想到某個知識點時我也可以快速回顧復習。這段時間也收獲了不少的粉絲,幫助了一些正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學們,這也正向激勵著我不斷將博客持續寫下去,感謝各位老鐵的支持。
3. 聊聊我對學習方法的感悟
我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很會學習的人,畢竟我沒考上一本、985或211,這是事實。我在這段時間對自己的學習方法也進行過思考,我對此還特地看了一本書,名為《學習之道》,也看過一些講學習方法的文章和視頻。
這里我先說一下我看《學習之道》的收獲和感受叭。這本書是美國一位女性作家寫的,她起初對數理化是無比厭惡的,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后來經過她在軍隊等一些經歷之后她漸漸的學習了數理化相關的知識,而且最后還成為了工程學教授。
這本書從心理學和腦科學講解了人的大腦在面對一些場景時做出的反應,以及如何去應對,還講解了一些學習理論、學習工具、學習方法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提到的發散/專注模式,當我們在某一事情上專注很長時間而沒有成效時,不妨休息一下轉為發散模式,讓大腦休息一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靈感迸發,其實這里總結就是簡單的四個字:勞逸結合 。當我們專注在某一事情太長時間而沒有頭緒,很可能陷入了思維定式,這時候就難以跳躍思維定式,去大腦的其它區域尋找答案了。而適當休息一下,進入發散模式,則可以讓大腦跳出思維定式,從大腦其它相關跨度大的知識區域尋找答案。
這里談到了勞逸結合,書中也提到了幫助學習的工具和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我現在正在使用的方法,感覺還不錯。番茄工作法其實就是利用了勞逸結合的思想,在專注/發散模式之間相互轉換,更加高效的學習。使用番茄工作法,需要計時工具,我使用的是"番茄to do",可以倒計時番茄鐘,而且可以記錄自己的學習時間,統計學習數據信息等。值得一用哦!下面放幾張在這段時間學習的一個大致情況叭,截圖來自“番茄to do”,讓你愛上這個軟件,幫助你學習。時長并不代表一切,專注時學習到的東西才是屬于自己的。
接下來還有一種方法,叫做費曼學習法,這個方法與上面提到的番茄工作法方法是相輔相成的,其主要思想就是將自己所學進行實踐總結,簡單易懂的教授給他人,比如寫博客,錄視頻,口授等方式。這里不得不放上一張學習金字塔來感受費曼學習法的魅力。
4. 看書還是看視頻學習?
對于這個問題我之前也糾結過,在這段實踐我也進行過思考和實踐。
我的感受是對于一門陌生的技術知識,最好是看視頻先入門,如果一來就看書,可能掌握不住重點,容易跑偏,而且看書很枯燥,很可能堅持不下去。一般好的學習視頻,里面的講師都是行業有一定經驗的人,他們會對重要知識進行總結,他們會告訴你哪些知識點重要,哪些知識點不重要,哪些可以以后再學,哪些現階段不用太死扣,以免陷入自閉進而放棄。
入門看視頻可以,但是要想提高技術,成為大牛,最終都要回歸于書本,書本雖然枯燥,但是它成體系,系統全面,再難啃也得啃。
我現在就挺喜歡看書的,特別是已經學習了操作系統、數據庫、計算機網絡之后,看相關的書籍,能看懂,而且有時候會感到興奮,恨怎么這么晚才發現這本書,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這里放一下我現在正在看的書叭,這張圖是我在這段時間在閑魚買書時截的圖。足足用了我380RMB,這還算便宜的,在正規店買估計翻倍。
5. 對于日益繁雜的公眾號與博客文章
這段時間也看了很多博客文章,有技術的,有程序人生相關的,但是總感覺如曇花一現般看完就沒了,腦子也記不住多少。
有些文章或零散視頻平常沒事看看就好,感覺沒必要專門去看公眾號和博客文章去零散的學習,看了也記不住多少,最好還是看完整視頻或者書籍系統的進行入門學習和提高。
面對一些正在學習不懂的知識點或遇到的難題,看一下別人的博客借鑒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沒必要完全靠這個去零散的學習,如果博客文章或視頻作者的水平參差不齊,搞不好很容易帶偏,導致你對某一知識點產生誤解,陷入死循環。
這里推薦幾個我偶爾沒事看看的公眾號和關注的大牛:
- 公眾號:CodeSheep、三太子敖丙、碼農翻身、GitHub社區、Java社區、JavaGuide、技術胖、馬士兵
- 大牛網站:左耳朵耗子、廖雪峰
其實我之前也考慮過把文章發布在公眾號里面,但是看了左耳朵耗子寫的文章:為什么我不在微信公眾號上寫文章,我覺得還是寫博客好,我希望我的文章可以被搜索引擎所檢索到,能被修改,因為文章會有錯誤,也會需要時常更新等。
耗子叔和《碼農翻身》作者劉欣真的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改變了我很多,特別是讓我意識到計算機專業理論基礎的重要性,雖然枯燥,但是無比重要,就如同九陽神功,以不變應萬變。這里非常感謝師兄告訴我關注這兩位大佬,讓我受益無窮。
6. 修煉九陽神功,打通任督二脈
所謂的九陽神功指的就是計算機專業理論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在我大一大二上學期時,說實話學的都沒啥體會,就感覺學了沒啥用,后來看的大牛的博客文章多了,都提到了專業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我才開始關注這些知識在應用層技術語言、框架等的重要性。
這里必須得推薦一個視頻,是左耳朵耗子在極客時間的直播錄屏,視頻內容格局很高,內涵豐富,具有深度。非常推薦大家看看,里面就提到了理論基礎的重要性:直面問題,咱談焦慮,談煩惱,談怎么成長,耗子叔還在自己的博客對視頻內容簡述寫成了一篇文章:程序員如何把控自己的職業
我通過自己的學習,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做了一個比喻。
我們可以把計算機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比如樹干,語言、框架、工具比作枝葉,我們知道枝葉是很快就會凋謝更新換代的,而樹干不會,只要有樹干存在,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枝葉生長出來。怎么樣?看到這里有沒有感受到理論知識的魅力。我也忘記這個比喻是不是來自于院長的啟發了,有點忘了,嘿嘿😁。
我最近在學習Java多線程和網絡編程時是真的再一次感受到了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的魅力,比如我看了一個100行左右的死鎖示例代碼,其實從操作系統的知識來說,就是一個P,V操作順序不一致,導致雙方都拿到了對方下一步需要的鎖(臨界資源),導致互相等待產生死鎖。
在網絡編程中比如套接字、TCP/IP協議棧、HTTP、UDP等知識點,都是網絡原理里面的知識,如果不懂的話,應用層編程將舉步維艱,學習起來就慢,但若是掌握了理論基礎知識,那么學習周期就可以縮短,更快的掌握知識,并且比別人理解的更深刻,在面對同樣類似的技術時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一眼看到本質。
還有之前在學習PHP和ThinkPHP5寫一個校demo時,用到的MVC設計模式,也讓我感受到了設計模式這門理論學科的魅力,一定要好好學一學。
還有學習Java時,不明白一點JVM內存分配,比如堆、棧、方法區等,很難理解一些引用賦值操作到底是咋回事。
還有一次測試工作室開發的后臺API,當時也沒學計算機網絡,我當時把項目代碼弄到了本地,本地測試訪問域名和實際測試上線的域名搞得一樣的,我把本地開發環境打開后測試沒問題,但是不打開本地開發環境就無法正確測試,原因是因為本地hosts里面域名對應的IP地址寫的是本地主機127.0.0.1,不打開開發環境是無法測試本地代碼接口的,因為域名解析指向本機,同樣肯定是不可以測試上線的代碼接口的。
其實這里面就涉及到計算機網絡里面的DNS解析,域名解析首先是在本地hosts文件里面找,看找不找得到對應域名的IP,如果找不到就找離本機最近的DNS服務器,然后先在DNS服務器高速緩存里面找,找不到再去找根服務器,后面步驟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如果當時學了計算機網絡也就不用浪費兩三個小時去解決這個問題了,而且當時解決了還不明所以。現在回想起來,真是越來越感受到理論學科的魅力了。
雖然學校教的理論課程知識很枯燥,學起來感覺沒什么用,也沒有直接敲代碼所見即所得那么有意思,但是仔細想想,為什么考研要考408(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組成原理,數據結構與算法),而且多年來亙古不變,我想一定是有原因的。這些理論課程是許多專家學者,教育部經過多次研究討論共同制定的學習課程,為什么學習這些課程,肯定是非常重要才要去學習。
7. 關于愛情,只字不提?
這是一個比較硬核的話題了。
目前單身,寧缺毋濫,潔身自好。
前幾天不是七夕節嘛,如果不是朋友圈我還真沒把這節日記心里。害。
我還隨手想了一個段子,估計也只有面向對象編程的程序員聽得懂了。
聽我娓娓道來,如果有一個人問我有沒有對象,我會告訴他/她:有,而且后宮佳麗三千。海王已經不能形容我的身份,應該叫海皇!。不過啊,對象多了也不好,因為很容易身心俱疲。雖然對象都不一樣,有不同的的狀態和行為,每個對象都挺有意思的,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有時候對象多了,老是給我報錯,說我錯了,唉,這可把我累的,不斷在想我哪錯了,怎么改。導致我經常熬夜通宵啊,頭發都掉了不少了,可把我累壞了。所以啊,對象還是一個的好,一個好維護。估計要是渣男海王看到這里,估計要把我打死。
說實在的,大一下學期還真追過一女孩,不過以失敗而告終,為此近一年都不在狀態,很多工作都不是很上心,自我感覺一團糟,沒有好好上課,沒有好好規劃,雖然也拿過一些或大或小的獎項等一些還可以的成績,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沒有為此付出全力,沒有開滿狀態,總是感覺畏手畏腳的,小心翼翼,沒有以前那種自信了。所幸自己沒有掛科,期末考試平均分86分,估計是卷子太簡單了,然后老師還畫了重點,所以啊,掛科其實也挺難的。也許有人會說為個女人至于嗎?我想說的是沒什么值不值得的,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世界這么大:宇宙->已知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亞洲->中國->湖北->某市->某校->某院,總言之能遇見不容易,好聚好散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現在想想,當時還真的是勇敢,無所畏懼,一往無前,只因單純的喜歡去追別人女生,現在想想,其實自己對待愛情還沒有準備好,不知道咋個談戀愛,回想起來細思極恐,好在對方沒答應,不然我還真不知道咋辦勒,手足無措……。
8. 聊聊班級工作與學生會工作
先說說班級工作吧!和許多懷揣理想,想著在大學好好磨練自己的大一新生們一樣,在大一的時候我也積極去競選了班干部,我競選的職位是班級團支書,那時候大家都不太熟,很意外,竟然有半數的同學投票給了我,也不知道那時候咋那會忽悠勒!開個玩笑哈!
既然大家那么多人相信我,我自然也不能閑著,在做好學院下達的團支部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團建活動。很多次團支部主題講解和團建活動都是生平第一次,每一次都生怕捅了簍子,開始前都會好好想想準備要說些什么。
其實很多同學都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有的要學習,有的要打游戲,有的要談戀愛,還有的只想躺著休息,每次開會或搞活動,最怕的就是沒人來參加會議,沒人來參加活動。我有時候都在想如果沒有PU校園實踐要求,沒有PU分,或許參加的人會很少叭,或是沒有,因為從我自己來說叭。我就比較少參加活動,身邊人參加活動的也不多,大多數的人都是各自在忙著自己的事,有著自己的節奏,如上面列舉的那些事等等。
做為團支書工作已經兩年了,現在想想有時候一些工作和活動都感覺非常形式主義,好像沒什么太大的意義,但不得不做,對此也是很無奈啊!
聊完了班級工作再聊聊學生會工作叭。其實剛來大一的我感覺自己好像做班干部應該會挺忙的,所以就沒有去競選學院的學生會,參加學生會也純屬于偶然,或許是特別的緣分與機遇讓我加入了學生會大家庭。說到這里,我就聊聊我是咋個加入學生會的叭,這還得從秋季運動會說起,那時候我們班級有很多同學參加了運動會項目,我那時是沒有參加(自我認知->運動非我強項),所以勒,我就全操場滿地跑,給我們班的同學和學院的同學加油助威,也拿出手機記錄一些精彩時刻,其實那時也是隨便拍拍,沒認真去拍照。
說來也巧了,當時學院負責學院學生工作的團總支書記是我們班的職業規劃老師,因為當時上職業規劃這門課程是要求分組然后進行一些課堂互動等等的,具體的忘記了,我吧,就應小組成員的要求與信任做了這組長,然后組長必須得跟老師發一些信息溝通交流,就加了老師,然后剛好運動會的某天我把拍的照片全部發到了空間,老師剛好看見了我拍的照片,感覺可能拍的還不錯叭,就評論了一句:小伙子,來新宣部。于是我就這樣加入了新宣部,再后來參加競選晉升新宣部副部。這里非常感謝我的老師給予我這個機會讓我有了一段不一樣的經歷與體驗,從中學到很多,收獲很多。
說實在的,團支書工作與新宣部工作,兩個一起搞有時候真的累的夠嗆,特別是有時候工作與學習在同一段時間內,經常熬夜,壓榨自己想自由學習和休息的時間,熬夜搞學習補作業。有時候真想不干了,但是我的內心告訴我:我不可以臨陣退縮,既然干就干到底。于是很多時候我都堅持了下來,既把工作做好了,學習也沒落下。
我發現在學習與工作之間來回奔波,對我產生了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漸漸學會了一些辦公軟件,視頻剪輯,圖片編輯,公眾號排版發布,攝影,與人交流,收獲友誼,增長見識,合理安排學習與工作的時間,抗壓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或多或少總會對你的身心產生一些影響,不論好的壞的,都會有所收獲與感悟。
最近學生會換屆,我沒有選擇繼續留任在學生會工作了。我想兩年多來為學生會奉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也該退休了,讓新鮮血液涌入學生會大家庭,雖然人不在學生會,但部門遇到一些問題時,我還會給予指導和幫助,畢竟這是我曾待過的部門,怎么說都會有一些感情存在吧,也希望我們新宣部能越來越好!
選擇退休不再競選更多的可能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目標了。現在馬上大三了,雖然之前也學了不少知識,也做過一些小的demo,但是沒有知識歸檔記錄,學的比較分散,有很多已記不清了,或是完全忘記了,最主要的還是對計算機領域不了解,對基礎理論學科,一些專業思想不了解,導致學的東西理解不深刻,記不牢。感覺是時候要系統認真,全力以赴的學一些技能為就業做準備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寫寫博客,分享知識等等。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小白向架構師一步一步進軍。
雖然離開了學生會,但是班級團支書的工作還是會去做。說實在的我個人其實不是蠻喜歡與人交流,經常出去聚會啥的。如果全都去搞學習搞技術的話,估計都會很少與人交流了。
繼續選擇團支書這份工作:一是真的想為大家服務,希望能夠幫到大家。二是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同學們交流,不然光去搞學習,可能與同學們的交流就少了,那個感情就淡了啊。三是拿了一些獎學金,助學金,咱錢不能白拿哈,作為一個有擔當的有志青年,我們應該去回報這個社會,也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知恩圖報。
9. 尾聲
不知不覺已經碼了七千多字了,這里小小總結一下叭!
-
寫博客很重要,不要覺得寫博客耗費時間,寫博客的過程中就是重新深度思考知識點的過程,通過記錄回想能夠學得更扎實,而且有正向的激勵,會忍不住去學習去積累。
-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很重要,它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學習知識更有效率,學的更好,不妨試試番茄工作法和費曼學習法,還有相應的學習工具番茄to do 。
-
對于一項陌生的技術剛開始還是以視頻為主,以書為輔,先入門之后再說提高,要想提高的話后期必須得看書,看大牛寫的書,經典的書,再難啃也得啃。
-
對于日益繁雜的公眾號和博客文章,偶爾看看就好,真的不要指望能拿這些去系統的學習一門技術,因為作者的水平參差不齊,搞不好被帶偏,還是看真大牛錄制的系統性的技術學習視頻或者書籍為上,對于一些不太懂的知識點或BUG不能解決的可以用搜索引擎搜一下。
-
專業理論基礎真的很重要,如同枝干與樹葉,樹葉總是更新換代,不斷萌生新的枝丫,但是樹干與樹根總是存在的,學習好專業理論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學習新技術時,一眼望穿本質,更快更好更有深度的掌握一門新技術。
-
關于愛情,俺雖然也不懂,不過我還是相信愛情,我相信某個偶然的那瞬間,我與未知的她終會相遇。
-
雖然學生工作挺累的,但請一定要堅持下去。請相信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或多或少總會對你的身心產生一些影響,不論好的壞的,都會有所收獲與感悟。
希望上面所寫的一些想法與經歷能夠給一些大一的科班小白些許幫助叭。
大三的鐘聲已經敲響,我已整裝待發,明日即將開赴學校而去,這一次火力全開,狀態打滿,奧利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名即将大三的小伙子在疫情期间的思考与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枚举Enum与注解Aunotation大
- 下一篇: 前后台json交互,以及数据库json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