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互联网:蚂蚁金服原副总裁离职,重返学术界
逃離互聯網的人群,逐漸從普通打工人波及到了企業高管層。
企業高管也開始“逃離”互聯網
年初的時候,GitHub 上一個名為“程序員考公指南”的開源項目上線不久 Star 數就已經破萬。該項目介紹稱,這是互聯網首份程序員考公指南,三位來自同一家大廠的程序員在職備考一年,最終全部成功上岸,一位考上了一線城市公務員,一位進了離家車程 10 分鐘的事業單位,作者則考到高校擔任教師。
幾個月前,浙江理工大學一名碩士因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發文而震動學術界。之后,這位年輕人選擇了放棄大廠高薪 offer 回鄉當公務員。
然而現在,逃離“互聯網”的人們,不再都是普通打工人了。
近日,據媒體報道,前阿里巴巴副總裁、螞蟻 AI 首席科學家漆遠重返學界,加盟復旦大學。
據百度百科顯示,漆遠本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曾任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和統計系終身教授。2014 年回國擔任阿里巴巴副總裁,2015 年加入螞蟻金服公司,創建并統領螞蟻金服人工智能團隊,擔任螞蟻金服公司首席數據科學家。
目前復旦大學已經官宣漆遠加入的消息,對于他離職的原因,有消息透露稱是因為個人和家庭的原因。
對于漆遠放棄高薪、高位回歸學術界的消息或許外界已經不再感到震驚了。最早從吳恩達開始,后面李飛飛、張潼、賈佳亞等科學家不斷離職,陸續離開工業界回歸學術界。特別是近兩年,和漆遠做出同樣決定的人更是多了起來。
2019 年 1 月,騰訊 AI Lab 主任張潼宣布離職, 隨后加盟創新工場,兼任科研合伙人,并出任港科大和創新工場聯合實驗室主任;
2019 年 11 月,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宣布離開微軟,加入清華大學;
2020 年 7 月,前曠視南京負責人魏秀參出任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不久后,2020 年 7 月下旬,字節跳動副總裁、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馬維英離職,赴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任職;
2021 年 8 月,字節跳動 AI Lab 總監李磊離職,加入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UCSB),在 Computer Science 擔任副教授;
……
逃離互聯網的群體,逐漸從普通打工人波及到了企業高管層。
回歸學術界,有利于培養更多技術人才
進入信息化時代,各個行政單位的辦公越來越趨向于信息化,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大幅激增,尤其是對高端 AI 人才的需求更是供大于求。
我國 AI 發展的優勢在于技術層和應用層,尤其是終端產品多且豐富,優勢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語言識別、計算機圖形、多媒體等,例如人臉識別方面的做得不錯的企業有曠視科技、商湯科技和云從科技等。
短板在于基礎層,中國 AI 發展的底層技術和基礎理論缺乏突破性、標志性的研究成果,在高層次人才儲備、高質量專利申請上也存在明顯的短板。
此外,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規模應該來說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但是質量較低,甚至出現了由于競爭激烈,龐大的規模影響高質量人才獲得培養資源的現象。
我們應該意識到,大部分情況下“人才”越多越好,但也需要有足夠的資源將人培養成“人才”,所以由此來看,越來越多技術大佬回歸學術,對于技術人才的培養是利好消息。另一方面,對于我國 AI 底層技術研究也將是利好。
整理 | 冬梅
公眾號 | AI前線
點擊進入獲得更多技術信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逃离”互联网:蚂蚁金服原副总裁离职,重返学术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I呀,我去】科技圈顶流——元宇宙上线
- 下一篇: 9年当上架构师,我的很多想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