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模型_解读冰山模型:强烈的动机是成功的开始
在職業規劃咨詢、職業規劃培訓、職業規劃教育中我們使用到"冰山模型",會著重強調"冰山以下",今天來講一下"冰山以下"的內驅力---動機。
動機是激發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并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簡而言之動機驅動行為的愿望和動力。動機喚醒和指導行為朝向特定事物或目標的一種內部狀態, 從解釋中可以看出動機與目標息息相關,同時動機是如何產生的?在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的產生和需要相關,產生在需要的基礎之上,故動機、需要、目標三者有緊密的聯系。
在職業規劃咨詢中我們常常使用到一個理論:馬斯洛需求理論。馬斯洛需求理論在人才管理以及自我管理中被廣泛應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同時也是動機理論。人工作、生活的本質是什么?正是內心潛在的需求在驅使著。
從普普通通到推特董事,回顧李飛飛的成長的道路,發現她是一個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擁有強烈需求動機的人。面臨人生的各種選擇,始終忠于內心。李飛飛在高中畢業時報了麻省理工學院、羅格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被錄取了。這幾所大學都非常好,很難去做出抉擇。但李飛飛做決定似乎并沒有那么難,她選擇了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因為她喜歡人文科目綜合的大學。
在1999年畢業后,她的前景可謂一片大好,名校加身,完全不愁工作,很多工作都找上了她,麥肯錫、高盛等幾十家知名企業向她發出邀請,但都被她拒絕了。她認為自己想要的工作,不是一份能夠令她功成名就的工作,也不是為了博士學位讓她進入知名實驗室。她一直想去探索東西方哲學和科學之中的奧妙。她認為中醫和藏藥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切入點,于是她在拒絕幾十家知名企業后決定前往西藏。
李飛飛做出這樣的決定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她曾說"對我來說,真正的挑戰是你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同時兼顧自己所身負的責任,然后又必須忠于自己的內心。"我們常常說成功人士常常劍走偏鋒,其實并不是偏鋒,而是她們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知道自己做事的動機,從而產生了行為,這些行為或許對我們來講或許是不可思議。后來李飛飛
的"藏醫藥學和西醫學上的醫理比較"的研究課題成為所有參與學生中唯一拿到獎學金的人。
后來的李飛飛也一直貫徹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2007年的在人工智能極其冷門,甚至被批判的時候,堅持研究人工智能,舉步維艱,經過幾年的埋頭骨干,才在2015迎來了人工智能的"高光時刻",收獲成功,這其中的辛苦是無法體會的。
動機在你想要什么中產生,同步中動機也產生了目標,李飛飛的需要是她認為的重要事和喜歡的事,在逐步做著自己喜歡事的同時產生了目標:研究某種課題、研究人工智能。
張一鳴在說到選拔高級人才時說道,選擇越高級、影響越大的人才,越要看五個基本素質,在五個基本素質中有一個就是"企圖心"。他說"謀事不求易成,具有強烈的動機和韌性才能成功。企業的發展中目標是關鍵性,無時無刻我們不再制定目標,目標制定中的激勵政策以及目標最后得以成功都離不開"動機",這里所說的"企圖心"。一個具備高"企圖心"的人他會不達目的不罷休,雄心和斗志驅使他們更容易去實現目標、完成目標。
成功=意愿*方法*行動。而在成功公式三要素之間,放在第一位的要素是"意愿",意愿是一個人目標的初步模型,從上述的成功人士的經歷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強烈的成功意愿即強烈的成功動機促使了我們的韌性和堅持,無限的趨近于成功。
在職業規劃咨詢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咨詢者非常糾結于選擇什么樣的工作?不知如何去選擇;同時對自己認知不明,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什么對她來說尤其重要?目標感模糊,覺得自己工作本質追求金錢,但實質是追求認同.......在這些問題的背后大部分是動機不明,動機模糊導致的迷茫與不安。
在職業規劃咨詢中我們通過"冰山模型"以及其他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模型以及職業測評等幫助分析,找到職業發展的意愿動機。強烈的動機是成功的開始,你清楚自己內心的真實動機與意愿嗎?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關于我們:豪庭生涯規劃簡介:致力于個人、企業的職業規劃咨詢、培訓以及教育,通過傳授“自我認知”、“自我決策”、“自我管理”的理論、方法,讓人們擁有“自我規劃”的能力。為當代社會青年在就業、擇業方面的困惑和迷茫打開突破口,實現內驅力下的自我良性職業發展,描繪自己的生涯發展藍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动机模型_解读冰山模型:强烈的动机是成功的开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俄罗斯机器人雄鹿_在雄鹿无球可打,在火箭
- 下一篇: 广播变量kyro_Spark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