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群晖硬盘_更新教程:群晖下直接挂载WINDOWS的NTFS格式硬盘,试验通过......
本帖最后由 Ly320 于 2017-1-17 00:06 編輯
經過這兩天不停的折騰,系統還特意重裝了一遍,升級了一次,得到了以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的實踐經驗供參考:
1、關于硬盤休眠:
只要主板BIOS中打開Aggressive Link Power Management ( 積極鏈路電源管理 )選項,積極鏈路電源管理允許SATA 設備在不活動期間進入低能耗以達到節能目的,僅 AHCI 模式支持。這個選頂位置在 高級--->存儲配置。
這個硬盤休眠群暉不會記錄在日志里,所以日志里看不到。但確確實實硬盤是休眠了,空置運行了一晚上的NAS,早上特意關機抽取出四塊硬盤,手摸硬盤是冰涼的,現在的天氣雖然寒冷,但只要運行個把小時,硬盤盤體一定是溫熱的。? ? 1月16日補充,在運行了半個多月后,系統一直穩定運行,但硬盤休眠有時又不行,可能是我裝了遠程迅雷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2、關于SMART的信息,在控制面板--->系統--->外接設備,確實能看查到:
360截圖20161226082002148.jpg (73.41 KB, 下載次數: 61)
2016-12-26 09:31 上傳
3、關于硬盤溫度:
目前象內置SATA硬盤這樣直觀是看不到,但SMART信息里temperature項應該可以間接看到硬盤的溫度。
360截圖20161226093701472.jpg (51.14 KB, 下載次數: 74)
2016-12-26 09:37 上傳
4、關于共享:
可以先在唯一裝系統的固態硬盤上建立一個空的共享文件夾,設置好共享參數,然后所有的eSATA硬盤就都可以以該盤根目錄為共享文件自動加載,共享參數和你設置的那個共享文件的共享參數一致!
熱插拔硬盤時,請一定要按以下步驟來:
熱抽取,先在控制界面右上角外接設備點擊打開,在某個eSATA硬盤盤符后都有一定彈出按鈕,點擊彈出后,等待系統把該硬盤掛起,該盤盤符消失,就可抽取硬盤。
360截圖20161226085152104.jpg (28.63 KB, 下載次數: 76)
2016-12-26 08:53 上傳
熱加載:直接把硬盤插入抽取槽,系統會自動加載該硬盤,并自動設置共享,不用人為操作。
5、關于數據安全:
變成eSATA硬盤后,只要你自己和你加入的軟件不去刪除或寫入操作,群暉系統不會自行去寫或刪除一個字的信息,這個應該是安全的,我把WINDOWS系統盤放入,插拔試驗了好多次,運行也有兩天了,前后通過硬盤屬性對照了下,已寫入的數據值一點沒變,拔出系統盤,裝入原先的電腦,啟動運行也一切正常。
6、關于重裝和升級系統:
一旦系統崩潰,需重裝時,由于系統只裝在內置的固態硬盤上,外置的四個硬盤里的數據完全沒有影響,重裝的心理壓力會大減,在取出四個內置硬盤再重裝系統時,完全可以放心操作而不用擔心數據受損。
為了實驗,我人為自動升級破壞了系統,然后斷電取出硬盤后,直接把U盤重寫一次原先就改好的IMG鏡像文件,然后手動重裝一次,記得重裝系統時選保留數據和配置,這樣重裝系統后,不用重新設置參數配置,一切都不用動,完全和原來的一模一樣。當然為了使用eSATA硬盤當然還是得改寫下 synoinfo.conf 文件里的兩個數值,這兩步熟練操作后,重裝系統不到10分鐘就可恢復。
升級系統也簡單,斷電取出硬盤,然后把要升級的IMG鏡像文件(已改好數值)重寫入U盤,如果出現寫入錯誤,這是由于兩個版本引導程序容量不同造成的,可以用USBBOOT軟件重置一下U盤,然后再次寫入就正常了,插入NAS,啟動。然后在連入局域網的電腦上運行群暉助手,找到NAS后,會提示有一臺需轉移數據的群暉服務器,選重裝系統并保留原數據和配置,然后選手動安裝,找到升級的同版本群暉系統PAT文件,選中后就開始安裝,幾分鐘后,NAS正常自動重啟,系統安裝成功。系統里面所有的參數都不用重新設置,你原先怎么設定就是怎么設定的,完全沒變化。當然synoinfo.conf 文件里的兩個數值還得改一下,再把硬盤全插上,重啟下系統,一切安啦!
我現在已經把系統從原先的5.2-5592安全升級到5.2-5967穩定版。
大家如果需要試驗其他項目,也請跟貼提出,反正現在是怎么折騰都不用去擔心數據受損,哈哈。
再補充個缺點:只要同時熱插拔硬盤兩只以上,盤符就有可能變化,不能一直固定,但如果只插拔一個,就不會改變,這個在掛PT,下載時,就盡量不要去插拔硬盤了,免得盤符搞亂,軟件出錯。反正就一句話,能不插拔,就不要去插拔硬盤,這個不是插插拔拔更健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读群晖硬盘_更新教程:群晖下直接挂载WINDOWS的NTFS格式硬盘,试验通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选购合适的家庭装饰品?
- 下一篇: 怎样选购适合自己的床品?